第35章 道衍之野望
- 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業革命
- 狂飆的大鵝
- 2190字
- 2024-05-13 07:32:00
此言一出,朱棣和姚廣孝都被震驚到了,就連一向風輕云淡的靳長青也不禁挑了挑眉毛。
朱雄英對他們的反應十分滿意,不能讓人震驚的話,那說了和沒說有什么區別。
“你們可知道東瀛如今的局勢?”
朱棣搖頭,姚廣孝略一沉吟,答道:“貧僧曾聽聞東瀛國正在內戰,具體情況不知。”
“沒錯,東瀛此時正在兩方內戰,他們現在分成了兩個朝廷,兩個所謂的天皇,混在一起已經打了幾十年了。”
“只是最近兩方之一的北朝有個強人,叫足利義滿,此人有點像咱們三國的曹操,雖是北朝臣子,但是實際卻是他在掌權,此人目前已有統一東瀛之勢。”
朱雄英慢慢的介紹著東瀛的情況,力求把自己能回憶到的相關的歷史都說出來。
“呃,這和咱們有啥關系,他統一就讓他統一,回頭咱派使臣去讓他們向大明稱臣就是了。”朱棣還沒明白問題的關鍵,不禁出言詢問。
“洪武二年,皇爺爺就給東瀛發過國書,要求他們稱臣,結果東瀛的懷良親王不但不給皇爺爺面子,還殺了咱們五位使者,這事四叔不知道嗎?”
朱棣聞言,既詫異又生氣:“還有此事?番邦小國竟敢如此大膽,這倭人已有取死之道!”。
此時姚廣孝卻問道:“殿下是想讓貧僧去東瀛做王玄策?可是王玄策可向吐蕃借兵,貧僧又能向誰借兵呢?”
“東瀛雖國小卻是連年征戰,想像滅掉天竺一樣滅掉東瀛幾乎不可能,但是此時東瀛南北混戰,卻一定不能讓他們輕易統一!”
一口喝掉杯中上好的西湖龍井,朱雄英語氣越發嚴肅認真,“東瀛雖然地小,卻盛產黃金白銀,是我大明未來發展必須要拿下的重鎮,只是我大明建國未久,像那些能造海軍水師的船廠不少都被停用了,沒有足夠的海船,再加上忌憚前元兩次東征日本都鎩羽而歸的事,所以皇爺爺即使很生氣,也不得不先忍著。”
“砰!”朱棣一拳砸在桌子上,發出巨響。
“真是豈有此理!這倭寇欺人太甚,我要提兵去平了他們!”朱棣怒發沖冠。
“四叔息怒,平肯定是要平的,但是不是現在,我們沒有足夠的海船,也沒有足夠的水師,現在倉皇出征,很可能還是步蒙元東征的后塵,但是東瀛若是統一,就算我們建了足夠的海船,面對常年生活在海島上的倭人,水戰也并不占優,所以要徐徐圖之。”
“欲征東瀛,其因有三,一是不尊我大明,竟敢斬殺皇爺爺派去的使臣,不可原諒;二是有利可圖,東瀛島上有數座金礦銀礦,若是能拿下,可以緩解大明缺銀的情況;三是可以徹底解決倭寇問題,東瀛南北朝混戰,許多無主的流浪武士便當了倭寇,時常襲擾我大明東南沿海。”
姚廣孝慢慢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后又放下,“殿下是打算讓貧僧去東瀛,幫助南朝對抗北朝,阻止那位足利義滿統一東瀛,然后抓緊時間建造海船,待到時機成熟便大舉東征,征服東瀛?”
不得不說這姚廣孝果然是多智近妖,只從朱雄英的寬泛的話語中,就猜到了他具體的計劃。
“大師不愧是得道高人,我正是如此打算的,不過若是道衍大師能獨力拿下東瀛,就更好了。”朱雄英笑著肯定了姚廣孝的推論。
“殿下不怕貧僧獨力拿下東瀛后自己做東瀛的皇帝嗎?”
“怕,但是這事不是你自己去做,這是皇爺爺給四叔的任務,你只是執行者,至于你真的在東瀛做大而背主,那也是四叔要考慮的問題,而且,你就這么自信自己一定比足利義滿強嗎?”朱雄英在最終做出決定的時候,就想好了各種可能性。
不過他說這是朱元璋給朱棣的任務,這是撒謊了,朱元璋壓根不知道這個事,但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自己趕在朱棣去向老朱求證之前把這個事跟老朱敲定就行。
而且這樣做,也使得朱棣與姚廣孝的關系變得微妙,朱棣需要為姚廣孝擔保,如果姚廣孝真的在東瀛獨立,那么朱棣就有責任去對付這位原歷史中自己最重要的謀士,如果姚廣孝無意自立,那么對于大明就還是忠誠良將。
朱棣聞言則是略微思考便答應了下來,他不怕有困難,就怕沒事干,尤其是關于打仗的事。
而且如果姚廣孝真的代表自己在海外打下一番天地,那作為姚廣孝領導的自己,也很有面子。
“殿下,此事我能拒絕嗎?”姚廣孝詢問道。
“可以,只要四叔同意就行,不過我覺得這事你最合適的人選,四叔應該也找不到比你更合適的人了。”
“道衍大師,你就不要推辭了,這是件大事啊,你不是還經常感嘆,恨沒能隨父皇平定天下,自己一身本領無處施展。現在給你機會去東瀛翻天覆地,還是為我大明建功立業,何樂而不為啊!”
此時的朱棣還是太年輕,沒意識到姚廣孝對他的重要性,不過這也和他當下沒有造反之心有關。
姚廣孝眼看自己的主子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去東瀛干無間道,心里清楚這趟東瀛之旅怕是躲不掉了。
“敢問殿下,貧僧以何種身份前往東瀛南朝?而且若無安排,想要得到南朝朝廷的重用也不容易。”
既然反抗不了命運的安排,那就只能盡量給自己多要一些保障了。
“而且到了東瀛,如何聯系您與燕王殿下,你們又能為我提供什么樣的支持。”
“大師放心,皇爺爺早已派錦衣衛在東瀛活動,到時自會有人為大師引薦與傳話,至于支持,現在只能做到與他們小規模海貿交易,或者極少數的軍事支持,不過最多也就是保護一下你,難以左右他們的戰爭勝負,此事也沒有那么的急迫,至少得讓你先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東瀛的情況,今明兩年內,你覺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出發。”
朱雄英正視姚廣孝,認真的說到:“大師,這局棋,主要還得靠你自己和足利義滿下!”
此時姚廣孝的眼中也燃起了洶涌的戰意,他本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注定屬于亂世,屬于戰場!
“既然殿下信任,貧僧不敢推辭,只是如果只拖延時間,顯得貧僧過于無能了些。”姚廣孝整了整自己的衣襟,黑衣宰相的氣場全開,“貧僧將以一己之力,為大明拿下東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