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地121章 捕魚生計
- 我在大明翻云覆雨
- 絕世西雅圖
- 2224字
- 2024-06-30 07:00:00
他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在地上寫字,讓周圍的人明白自己在說什么。
但無奈的是,這個小漁村一個識字的人都沒有,他支支吾吾地寫了很長時間,在別人看來也只是在耍猴。
“都說了你不要著急,我爹已經去周圍找能識字的先生了。
你在這里跟我支支吾吾,我也聽不懂你的意思?!?
一個小姑娘端著一碗熱粥走了進來,掀開被子看到胡軻沒有再尿床后,她這才放心地坐在了一旁。
胡軻雖然逃過了一死,但身體上的傷勢依然十分嚴重。
那頭被朱汜硬生生砍下一塊肉的老牛,奔騰的速度原本就極快,落水的一瞬間,胡軻覺得自己的整個身體都快被砸碎了。
再加上后來昏迷過去后,他整個人又在水里泡了那么久,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胡軻是孫猴子再生,身上也難免青一塊紫一塊的。
聽到女孩的話后,胡軻索性直接躺平,不再掙扎了,反正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自己也沒有什么不能再失去的了。
橫豎這會算是暫時撿回了一條命,沒有了詔獄那種陰暗閉塞的環境,換成了現在這樣農家草屋的溫馨,這日子倒也讓人欣慰。
是在深夜的時候,當他在腦海深處想起自己還在詔獄里受罪的父親時,心里依然會有一種劇烈的痛楚。
自己的任務現在還遠沒有完成,暫時脫離詔獄只是行動的第一部分。
他胡軻既然被上蒼排著,來大明走上這么一遭,就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選擇以平庸的方式度過一生。
喝過粥后,見遲遲等不來找來的識字的人,胡軻干脆閉上眼睛昏昏地睡去了。
他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即使不算肢體破碎的那些傷。單就現在他的精神,也尚處于大病的狀態中。
反正也沒法幫人家干活,與其出去做一個累贅,還不如躺在這里老老實實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并且在此刻胡軻的內心還有一種深深的擔心,那就是他十分憂心,自己的身份萬一暴露,很可能將這一村子的人都給連累進去。
也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盡管臉上的傷痕已經好了許多,但每當胡軻需要出門去的時候,總是拿著布匹,將自己的臉繃得緊緊的。
盡管胡軻的生活時常需要警惕,但與之前在詔獄中那種非人非鬼的日子相比,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
甚至當他筋疲力盡時,也會想要就這樣度過余生。
然而,每當這種想法即將占據他的腦海,即將說服所有反對的聲音時,
內心深處總會涌出一股特殊的力量,支撐著他不要徹底倒下。
與此同時,朱棣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
清理詔獄中因自己放火而引發的一系列災難場景還算容易,
但要抓到毛驤,對朱棣來說,卻如同撈針一般困難。
偏偏徐允恭出于某種目的,將這個棘手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姐夫。
從權力交接的那天起,朱棣就陷入了這個幾乎看不到希望的案件中。
毛驤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曾是大明的特務頭子,大明秘密機構多年的實際掌控者。
這樣一個人在京城有多少眼線?有多少后手?朱棣甚至不愿去想。
雖然他明白徐允恭將重任交給自己,是為了讓自己在這件事上戴罪立功,
但面對這個巨大的麻煩,朱棣還是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他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
但在這種明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情上,他心里還是有些不適應。
另一方面,皇宮里的朱元璋也沒有閑著。這些天,他和徐達以及六部的各位堂官在武英殿里不停地商議。
商議的主題是即將展開的藩王就藩事宜。
盡管身邊的智者眾多,但對于胡軻提出的方案,反對的聲音仍然大于支持的聲音。
而在那些支持的聲音中,他們對于這些計劃究竟該如何實施,大多數時候也提不出什么有價值的建議。
甚至最后,朱元璋覺得無奈,將不閑在家的李善長重新請了回來。
但這位昔日協助朱元璋打下天下的大功臣,如今卻像一個失智的老者。
皇帝說什么他都說好,皇帝一板臉他就說臣有罪。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連與李善長共事多年的朱元璋,也分不清這位老伙計是真的瘋了還是裝瘋。
最終無奈之下,只得派人將李善長安全送回他的府邸。
經過幾天的車輪戰,朱元璋和徐達無奈地承認了一個事實:
如果想要按照胡軻的本意執行這個政策,那么只有找到他并與他當面奏對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于是,在改制任務尚未完成的錦衣衛又多了一個任務:撒開大網,在秦淮河所能到達的任何區域進行搜查,一定要找到胡軻的下落。
一時間,錦衣衛就像一輛飛速旋轉的戰車,在應天的土地上瘋狂地執行著復雜的任務。
日子一天天過去,城中的局勢也有所緩和。
胡軻雖然身份特殊,但在大明朝廷中,他根本算不上什么重要人物。
因此,對他的追捕最終還是慢慢停了下來。
畢竟,大明現在需要用人的地方很多,把注意力浪費在一個沒有價值
于是,這家人不得不重新拾起他們原本的捕魚生計。
然而,這里的河流只是長江的一個分支,水流湍急,捕魚的收獲顯然無法與長江干流相媲美。
幸運的是,他們生活的環境相對穩定,官府除了在夏秋兩季派人來收取人頭稅外,很少再來干擾他們的生活。
畢竟,縣太爺心里有數,如果只收取人頭稅,這些人不過是一群居住在此的流民。
朝廷對他們沒有太大的義務,只要這些人不遭遇匪災突然集體死亡,就不會影響縣太爺的政績。
然而,一旦對這片貧瘠的土地征收土地稅,情況就會大不相同。
不僅這片貧瘠土地的糧食產量將被納入自己治理范圍內的平均糧食產量中,更重要的是,這些人一旦繳納了土地稅,就會成為自己真正的子民。
屆時,不僅要關心他們的生死,還要按照朝廷的規定為他們提供教育和醫療服務。
雖然這個時候的教育不過是派一個秀才,教村里幾個能負擔得起學費的家庭一些基礎教育。
但對于縣太爺來說,任何增加自己府里開支的行為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重要事項。
同時,一旦派遣了官府的教育機構,這個地方孩子的升學率也會自然地納入縣太爺的政績考核范圍。
對于一直以文學著稱的縣太爺來說,怎么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因此,在種種因素的制約下,所有人都默契地選擇了對這些沒有油水可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