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渴望跟她有肌膚之親。但是,她眼神木然的樣子讓他望而生畏。他想:“還是下次再達到這個目的吧!”她眼睜睜看著時間流逝,心底有過短暫的念頭——跟他告白。但是,也許她的記憶只有7秒鐘。因為她沒有反應,沒有展開行動,沒有循著自己的情愫去完成每天的生活。也許,她的感情還只是逗留在萌芽的狀態,沒有生根、開花。他看著她,對身邊的朋友說話:“好像她挺漂亮的!你們說,她覺不覺得我很帥呢?”他的朋友說:“當然帥的!我們幫你追她。”她看見他在他的朋友群里脫穎而出。那么高大,那么帥氣。她覺得自己似乎夠不著。她覺得自己很自卑,而他很英俊。所以,她抬頭又經過他的愛慕,低頭又忽視他的垂青。他差不多懵了:“我們這樣是不是很精神病?搞來搞去還沒走到一起。”她想:“自己還是他心目中的她吧?”
她看見他的眼底涌動著愛戀的意味。她頷首而卑微的樣子教他憤怒:“你別在這里上學了!或者是我別在這里上學。”他去他的朋友堆里揮灑一番話:“我們真沒用。我這么英俊了,她還沒有走到我面前來。她還在找誰呢?她適合怎樣的男人呢?”她看了看他。他們倆的眼神交匯了幾秒鐘。她永遠是沉默的羔羊,而他除了說著話,便是目光流轉的姿態。她不明白他為什么可以那么優秀。她被他們安頓得很好。只是,好像少了點什么。那么優秀的她,少了個朝夕相處的男朋友。也許,她的愛情還沒有到站,還沒跟他的學習和生活交集。
肌膚之親是一種欲望,它促使兩個異性去短距離地接觸、了解、體諒。如果之間有阻隔,那是緣分只有一淺層而到達不了愛情那里。愛情是四目交匯,是心有靈犀,是肌膚之親。
那年是初三。班里舉辦一次野炊。我沒有參加。那是一次福山之行。那是一次為中考而祈禱之行。我回了老家。因為我覺得似乎沒有必要去。聽說有人為我祈禱了美好的明天。我卻沒有去打聽清楚這個人是誰。反正,我的心里暖暖。因為有人為我付出了,而又還包涵了我的無知。這是一次我沒有參加的課外活動。我覺得我疏離了我的班集體,乃至于我的靈魂。我在后來覺得我的前途渺茫,對生活的真理撲朔迷離。我想:“如果我參加了這一次活動,在這一次活動里花了錢,那么,我的高中生活不會是那樣模糊,高三不會是以進入了精神病院而了結。或者,我在那高中就已與他有了戀情,甚至是肌膚之親。”
暗戀也是在渴望與對方肌膚之親。因為一旦落實,他與她就實在而豐滿。健康的人生容不得半點糊涂。如果有了一點點模糊的印象,那就要迅疾地去矯正。我之所以失敗了,那是因為大家都包容我,都覺得那只是患了近視眼的問題。一副近視眼鏡的問題,讓我知道大家都容忍我。
有一次經過街邊,有個人對我說:“即使你戴上了近視眼鏡,大家都依然那樣看你。”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興許,任何人平白無故地與我肌膚之親都是假幸福。我的真幸福是從一副合適的近視眼鏡開始。還未開始思想進程,物質生活倒是先滿足了我。精神生活從哪里開始遵循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