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歷史上的隋唐英雄單挑能力排名

小說《說唐全傳》給隋唐交替之間的牛人、猛人列有一個英雄好漢排位表,不過,里面的所謂英雄好漢如李元霸、宇文成都、雄闊海、伍云召等,大多數都是虛構的,沒什么意思。

而真實的歷史里面,在這個四海鼎沸、風云際會的時代,也真的涌現出許許多多勇力絕倫、豪氣蓋世的英雄豪杰,稱得上是牛人如雨、猛將如云。

筆者通過史料對比研究,統計出隋唐年間二十大戰斗力最強悍的牛人,并予以由最強到次強進行排位,以奉獻給廣大喜歡研究這段歷史的“隋唐迷”。

牛人一:尉遲敬德。

《舊唐書》稱:“尉遲敬德,朔州善陽人。大業末,從軍于高陽,討捕群賊,以武勇稱。”又說,“敬德善解避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

武勇“代表作”:李世民鏖兵洛陽期間,一度落單,王世充領步騎數萬來戰,“飛將”單雄信挺槊直趨李世民,“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順利掩護李世民殺出重圍。

可見,尉遲敬德藝高膽大,不但揮鞭擊槊功夫了得,而且騎術精湛,在萬軍中沖鋒陷陣收放自如,毫發不傷。除此之外,他更有一項無人能望其項背的絕活——在馬上空手奪白刃。

單鞭奪槊一幕只是在李世民跟前的牛刀小試。

他曾經有過一項紀錄:手無寸鐵地站在亂軍之中,面對著敵人刺來的長槊隨抓隨擲,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把數十名圍攻敵軍的長槊全部奪下拋擲在地下,嚇得敵軍心膽俱裂,驚呼四散。

齊王李元吉聽說了尉遲敬德的本事,心中大為不服,提議除去槊首后,雙方比試一場。

尉遲敬德卻說:“我自當遵命除去槊首,但大王不必!”

李元吉不信,把長槊的槊首抖出一團槊花,照尉遲敬德的面門用力猛刺,可是無論他是正刺、斜刺、側刺、上刺、下刺都傷不了尉遲敬德一根毫毛。

李世民有心挫挫弟弟的銳氣,叫停了二人,故意問尉遲敬德:“奪槊難還是避槊難?”

尉遲敬德據實回答說:“奪槊難。”

“那你能不能奪下齊王手中的長槊?”

尉遲敬德看了看李元吉,笑笑說:“試試吧。”

結果是“元吉執槊躍馬,志在刺之,敬德俄頃三奪其槊”。

李世民征討洛陽時,王世充的侄子王琬曾身披華甲,騎楊廣的御馬耀武揚威于兩軍陣前。

李世民只問了一句:“誰能擒殺此人?”

尉遲敬德應聲而往,躍馬橫鞭,倏忽到了王琬跟前,用力一拽,將王琬手到擒來,拽過自己的鞍前,牽著御馬飛奔回來。

這幾下兔起鶻落,等王琬的手下反應過來時,尉遲敬德已經回到李世民跟前了。

兩軍皆驚。

牛人二:秦叔寶。

《舊唐書》稱:“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新唐書》亦稱:“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夸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于萬眾中,莫不如志。”所謂于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不過如此。

武勇“代表作”一:李密與宇文化及大戰于黎陽童山,李密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關鍵時刻,秦叔寶獨捍衛之,殺散隋兵,救了李密一命。

武勇“代表作”二:在圍困洛陽期間,李世民有意讓秦叔寶出場震懾王世充集團的軍心,秦叔寶“所將槍逾越常制”,手中的大槍遠遠超出尋常規格,沉重異常,只見他“馳馬頓之城下而去”,提槍躍馬到了城下,將槍往地上一插,然后頭也不回,拍馬回營。“城中數十人,共拔不能動”,城里的守軍看了這支大槍,驚奇無比,沖出了幾十個人,想把槍拔回城中,可是槍竟如同生了根一樣,這幫人“嘿咻嘿咻”地忙碌了大半天,像蜻蜓撼大樹一樣,渾身臭汗,槍卻分毫不動。只聽蹄聲如雷,秦叔寶大呼:“讓開!”快馬如風一樣沖來,手握槍柄用力一拔,塵土四起,“復馳馬舉之以還”,背后留下滿城的驚愕!

晚年的秦叔寶每多疾病,因謂人曰:“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余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后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牛人三:程咬金。

《舊唐書》稱程咬金:“少驍勇,善用馬槊。”在瓦崗隸屬四大驃騎將之一,領八千內軍,得李密稱贊:“此八千人可當百萬。”

武勇“代表作”:瓦崗軍與王世充對砍期間,有一次,裴行儼先行沖陣,沖到中間被流矢射中,滾鞍落馬。程咬金挺身而出,冒死殺散了四周的士兵,然后把受重傷的裴行儼抱上馬,二人同騎。王世充的大軍又洶涌攻到,程咬金前胸竟被一條馬槊捅穿,大怒,怒喝一聲,把馬槊擰斷,順手一帶,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斬其頭,神威凜凜,嚇得追兵不敢近前,悍勇異常。

牛人四:丘行恭。

《舊唐書》稱:“行恭善騎射,勇敢絕倫。”

武勇“代表作”:李世民在水岸邊沖陣,陷入王世陽重圍。坐騎“颯露紫”中箭,李世民栽倒在地上,危急關頭,丘行恭策馬殺到,將李世民周圍的敵人殺散,然后下馬,把韁繩交給李世民,自己牽起“颯露紫”,左手舉起馬鞍上下揮舞為李世民遮箭護體,右手操長刀,走在前面,揮刀不停,血雨中前進,一如詩里寫的:“五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突陣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戰斗結束,丘行恭俯首為“颯露紫”拔箭,豈料箭剛拔出,血噴如注,“颯露紫”凄鳴一聲,怦然倒地。李世民傷感不已,為了把這一刻永遠定格,命人將此情此景刻于石屏上。丘行恭也有幸成了昭陵六駿中唯一一個附刻了人像的主角。

千載之下,我們仍然能從石屏上目睹這被定格了歷史的一刻:中箭后的“颯露紫”馬首低垂,依偎著人,眼神凄然,似乎有淚涌出,后身傾斜,四腳松散無力,又像是因為疼痛而戰栗;脫下戰甲后的丘行恭頭戴兜鍪,身穿戰袍,腰佩大刀和箭囊,相貌英武,朗目卷須,低著頭拔箭,護馬之情,躍然石上!

牛人五:張須陀。

瓦崗李密曾設伏將張須陀團團圍困,“須陀潰圍輒出,左右不能盡出,須陀躍馬入救之,來往數四”,基本接近長坂坡趙子龍六出六進的現實版。

牛人六:羅士信。

蔡東藩《唐史演義》中的一句話:“俗小說中,有羅成一人,想是羅士信誤傳。”

此語,我深以為然。

羅士信小小年紀,力大無窮,使長槍,其人有著嚴重的暴力美學傾向:喜歡“輒劓其鼻而懷之”,割下敵人的鼻子,裝在自己的行囊里,回來后統計戰績。

《舊唐書》中記:“士信年始十四,固請自效。須陀謂曰:‘汝形容未勝衣甲,何可入陣!’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雙而上馬,須陀壯而從之。”

十四歲的羅士信從軍,張須陀看他長得矮小,疑惑地說:“你不勝衣甲,怎么上陣打仗?”羅士信大怒,穿兩層戰甲,每層戰甲大約重五十斤,兩層就一百多斤了,驚得張須陀的下巴差點掉落地上。

羅士信曾“擊賊濰水之上。陣才列,士信馳至賊所,刺倒數人,斬一人首,擲于空中,用槍承之,戴以略陣。賊眾愕然,無敢逼者”。

隋煬帝最欣賞張須陀和羅士信的悍勇,“令畫工寫須陀、士信戰陣之圖,上于內史”,將張、羅二人沖鋒陷陣的場面繪制成圖,珍藏在宮中。

牛人七:單雄信。

《舊唐書》稱其“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為‘飛將’”。

《資治通鑒》也說:“雄信驍捷,善用馬槊,名冠諸軍,軍中號曰‘飛將’。”馬槊是隋唐年間最為流行的一種重型兵器,根據《武備志》上的描述,該兵器又粗又長,柄頭有錘,錘端有釘,錘身遍布鐵齒八行,柄末裝三棱鐵鉆,既有大刀之利,又有長矛之銳,更兼斧錘之重,端的是無堅不摧、無厚不破的百兵之王。單雄信使用該種武器,足顯臂力驚人。不過,《酉陽雜俎》記單雄信的武器名曰“寒骨白”,以棗樹為槍桿,槍頭達七十斤。

史學家趙翼評論單雄信,說他“挺槊追秦王”,“萬人敵,瞋目莫敢當,使其事真主,力鏖疆場。功豈后褒鄂,名應并徐常。惜哉失所依,草賊同陸梁”。

可以說,單雄信天生就是一個戰場上的斗士,一個威風八面的殺神,注定不會默默無聞地到老。

牛人八:段志玄。

段志玄,齊州臨淄人,跟隨唐高祖起義,屢立戰功。

武勇“代表作”一:劉文靜在潼關與隋將桑顯部作戰失利,軍營已潰,段志玄率二十騎赴擊,殺數十人而還。沖鋒陷陣中,段志玄被流矢射中左腳,為了穩住軍心,他不動聲色,“更入賊陣者再三”,終于扭轉了敗局。

武勇“代表作”二:段志玄在洛陽城下與王世充大軍交戰,王世充軍大敗,匆匆往城內撤。段志玄殺得紅了眼,躍馬揚刀追著王世充的屁股打,深入敵軍腹心,竟然馬失前蹄,跌倒在地,被鄭軍兩名騎將夾持著渡洛水。冷不防他奮然騰身跳起,將兩騎將拉墜馬下,然后奪過一匹馬,急馳而歸,數百騎尾追其后,但無人敢靠前!

牛人九:裴行儼。

裴行儼打仗勇猛兇狠,喜歡先行沖陣。《資治通鑒》說道:“仁基子行儼,驍勇善戰。”《隋書》稱:“行儼每有攻戰,所當皆披靡,號為‘萬人敵’。”

牛人十:闞棱。

《舊唐書》記:“闞棱,齊州臨濟人。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為陌刃,每一舉,輒斃數人,前無當者。”

闞棱的兵器陌刀是唐朝特制的大刀,《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又稱“斷馬劍”。這種刀為雙刃,一丈多長,較重,約五十斤,殺傷力極大,一刀劈下,人馬俱碎,但能使用的人不多,已失傳,迄今無陌刀實物出土,其形狀從唐郭子儀墓壁畫可見。

闞棱在戰場上的“代表作”是:杜伏威降唐后,輔公祐僭號反水,闞棱代表杜伏威前往征討,在戰場上脫下兜鍪,大喝一聲:“汝不識我邪?何敢來戰!”輔公祐的部眾知其武勇,卻又多為其舊部,再無斗志,紛紛拜服在地。

牛人十一:杜伏威

杜伏威為章丘(今山東濟南市)人氏,多謀善斷,勇猛絕倫。

《新唐書》記其能力“代表作”:杜伏威與隋軍激戰于鹽城(今江蘇省鹽城市)時,曾被亂箭射中額頭。其瞋目怒吼:“不殺汝,矢不拔!”率軍馳入隋軍陣內,“大呼沖擊,眾披靡,獲所射將,使拔箭已,斬之,攜其首入棱軍示之,又殺數十人,遂大潰”。

牛人十二:李世民

《資治通鑒》記:“世民與軍頭臨淄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馳下,沖老生陳,出其背,世民手殺數十人,兩刀皆缺,流血滿袖,灑之復戰。”

牛人十三:王君廓。

《新唐書》記:“王君廓,并州石艾人。少孤貧,為駔儈,無行,善盜。”其人曾在瓦崗李密帳下效力,后投唐,在會戰洛陽王世充過程中,有“以十三人破賊萬”的壯舉,得唐高祖下詔嘉獎,稱:“自古以少制眾,無有也!”

牛人十四:西門君儀妻王氏。

西門君儀是杜伏威的部將,其妻“王氏勇決多力”。杜伏威在海陵與大梟雄李子通爭霸期間,曾身受重傷,跌落馬下。危急之間,王氏從軍中搶身而出,像拎小雞一樣,把杜伏威拎到自己的背上,“負伏威而走”,李子通部竟不能得手。

牛人十五:張公謹。

玄武門事變時,李建成、李元吉的部眾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張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

牛人十六:李君羨。

李君羨跟從李世民討劉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戰必單騎先鋒陷陣”。

牛人十七:來整。

《隋書》稱:“整尤驍勇,善撫士眾,討擊群盜,所向皆捷。諸賊甚憚之,為作歌曰:‘長白山頭百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不畏官軍十萬眾,只畏榮公第六郎。’”

牛人十八:楊玄感。

《隋書》稱:“玄感驍勇多力,每戰親運長矛,身先士卒,喑嗚叱咤,所當者莫不震懾。論者方之項羽。”

牛人十九:蘇定方。

《舊唐書》稱:“定方驍悍多力,膽氣絕倫,年十余歲,隨父討捕,先登陷陣。父卒,郡守又令定方領兵,破賊首張金稱于郡南,手斬金稱,又破楊公卿于郡西,追奔二十余里,殺獲甚眾,鄉黨賴之。”

牛人二十:魚俱羅。

《隋書》稱:“及遇賊,俱羅與數騎奔擊,瞋目大呼,所當皆披靡,出左入右,往返若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鄂伦春自治旗| 潮州市| 马公市| 广水市| 固原市| 淄博市| 衡南县| 贡嘎县| 周至县| 康马县| 张家界市| 深水埗区| 城固县| 阿勒泰市| 曲麻莱县| 阿坝| 喀什市| 临夏市| 永平县| 新邵县| 霍州市| 张北县| 永清县| 浑源县| 平罗县| 武乡县| 白沙| 荔浦县| 浦东新区| 巩留县| 休宁县| 老河口市| 松江区| 平和县| 福泉市| 曲沃县| 扬中市| 合江县| 嘉定区|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