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是我小瞧了漢靈帝
- 三國:從守城賺屬性開始長生
- 洪荒說書人
- 4068字
- 2024-05-07 00:02:00
高順接過圣旨,打開后簡單的看了看內容。大致和自己提的要求差不多,唯獨不過多了一個忠勇侯的爵位。
平白給了高順一個忠勇侯,看起來是曹操十分的大方,并且是在向高順示好。畢竟高順可沒想過要什么爵位。
但是這對于曹操來講,又何嘗不是最廉價的示好呢?畢竟如今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最不缺的就是這些虛名。
而隨著高順雙手捧著圣旨,將其恭恭敬敬的放在正堂之上。穆順也不免暗暗地點了點頭,同時看向高順的目光,也與剛才有了些許的不同。
而此時高順直接對張遼說道:“文遠,帶張黃門下去領賞。”
張遼諾了一聲之后,便對著張黃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后帶著他直接離開了正堂。
而此時正堂之中,也僅僅只剩下了高順和穆順二人,“有什么話想對我說,你現在可以說了。”
此時穆順臉上的表情,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沒有原本的桀驁不馴,也沒有剛才的滿臉頹廢,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莊重。
“高揚州,不知您的心,可在漢室?”
果然不出高順所料,穆順剛開始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就是為了看看高順,對于皇權是否還有尊重。
如果剛才高順如同其他諸侯一般,對皇權沒有絲毫的尊重。估計這會兒的穆順已經離開了,畢竟對于一個眼中毫無皇權的人,他接下來的話也就沒有必要說了。
雖然高順并沒有跪接圣旨,但是卻已表明了他心中還有漢室。所以此時的穆順自然認為,高順是劉協可以爭取的一方勢力。
畢竟此時的高順和曹操之間,已經是水火不容之勢,早晚難免會有一場大戰。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穆順才會覺得,高順可以拉攏。
而此時的高順,卻面帶笑容的開口對穆順反問道:“不知你口中的漢室在何處?當今的大漢皇帝,除了徒有其名之外,還有什么?”
“就算我高順有匡扶漢室的雄心壯志,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連這下邳城,我高順都守不住,又談何解救陛下匡復漢室?”
說著說著,高順臉上的笑容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無奈和遺憾,甚至還有著幾分痛心疾首。
而高順越是這般,越讓穆順覺得高順是忠于大漢的,所以當下便開口說道:“高揚州,只要你心中有漢室,有當今陛下。就應該為了匡扶大漢而努力。”
“到時只要陛下能夠重掌政權,高揚州便是我大漢第一功臣。那時就算是位列三公也不為過。甚至陛下還許諾,到時可破例封高揚州為異姓王。”
這些話,如果被那些忠于漢室的人聽到,也許真的會激情澎湃。特別是可以破例封為異姓王,更不知是多少人心中夢寐以求的。
但是對于身為穿越者的高順,這些不過是畫餅而已,又有什么實質性的用處呢?難不成能幫助自己,兵不血刃取得揚州?
雖然高順對這些畫餅的鬼話十分不屑,但是臉上卻并沒有表現出來。反而嘆息了一聲說道:“身為大漢臣子,本該為大漢死而后已。至于什么位列三公,封異姓王,有與沒有又有什么區別?”
“怎奈我高順,如今不得不將下邳城,乃至整個徐州讓給曹操。否則我即將在曹操的鐵騎之下化為塵埃。此行揚州能不能剿滅叛賊袁術,還未嘗可知,又有什么資格敢聲稱匡復漢室?”
穆順看到真情流露的高順,越發的認為,高順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大漢中興之臣。所以當下便開口說道:“陛下知曉高揚州想要取得揚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為高揚州準備了一份厚禮。”
說話的同時,穆順從懷中拿出一個木匣,并且恭恭敬敬的送到了高順的面前。
看著穆順遞過來的木匣,高順滿臉都是不解之色。并沒有第一時間伸手去接,而是用詢問的目光看向了穆順。
而穆順并沒有理會高順那懷疑的神色,而是直接將木匣打開了,從里面取出了一塊令牌。
只見那塊令牌通體由黃金打造,上面赫然寫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此令牌名為黃巾令,是先帝賜予大賢良師張角的令牌。持此黃巾令,可號令天下黃巾軍。”
此時高順就覺得自己的cpu都要燒了。一時之間,還真就無法弄清楚,這到底都是哪跟哪。
“大賢良師張角,那不是要推翻大漢的黃巾起義首領嗎?這怎么又和漢靈帝劉宏扯上關系了?”
穆順仿佛已經看出了高順心中的不解,當下便嘆息了一聲說道:“世人皆知,先帝賣官賣爵窮奢極欲。將大漢弄得風雨飄搖,最后更是爆發了黃巾起義。”
“可又有幾人知曉,先帝的苦?先帝雖然登基成了大漢皇帝,但不過也是一個傀儡而已。為了能夠掌控政權,先帝先后發動兩次黨錮之禍,以此來打壓氏族鞏固皇權。”
“只可惜,收獲的成效卻是微乎其微。無奈之下,先帝只能任用宦官,利用賣官賣爵來積累財富。并且秘密培養了大賢良師張角。為的就是行破而后立之舉,一舉將氏族徹底鏟除。”
“只可惜,最終天不遂人愿。黃巾起義雖然讓氏族遭受了重創,但也因此,讓氏族名正言順地掌握了兵權。”
“歸根結底,還是先帝低估了氏族。最終不但沒能將氏族徹底鏟除,反而讓氏族得到了壯大的機會。”
“雖然如今黃巾已經不復當年之威,但是散落于各地的黃巾舊部,卻仍然在為心中的夢想而努力。”
“而這其中,以大賢良師之女張寧為主。只要高揚州將這黃巾令送到張寧的面前,她必將全力幫助高揚州,入主揚州。”
“對了,如今大賢良師之女張寧,化名為張魅娘。如今正在南郡的襄陽縣,高揚州可派人持黃巾令前去襄陽縣尋找。到時必可得到她的全力相助。”
此時高順的腦海之中,已經出現了一陣思維風暴。畢竟就算高順是穿越者,也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接受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竟然會出自于漢靈帝劉宏之手。
突然,高順想起了一件事,便直接開口對穆順問道:“當年身為豫州刺史的王允,發現張讓和大賢良師張角有書信往來。難不成那張讓也是受到了先帝的指使?”
穆順點了點頭,“不錯,否則張讓勾結黃巾,怎么可能僅僅只是磕頭謝罪,就那么不了了之?”
這一下,高順算是終于理清了頭緒。即便如此,高順仍然覺得這件事,有些過于匪夷所思。
只不過高順倒是沒有必要在這件事上糾結,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了,和他并沒有太大的關系,所以當下便伸手將黃巾令接了過來。
“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將曹操打敗,必將恢復漢室正統。”高順一臉正色的開口對穆順說道。
其實高順這樣說,并非是他真的忠心于漢室。畢竟在高順的眼中,漢室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就算是曹操想要匡扶漢室正統,估計都未必有那個能耐。
而高順敢這樣言之鑿鑿的原因,就是他什么時候能打敗曹操?等高順能夠打敗曹操的時候,劉協還是不是皇帝,大漢王朝還存不存在?
既然是一張空頭支票,高順自然不在意去開。反倒是這黃巾令,對于高順來講,卻是一個好東西。
而穆順自然不知道,高順心中竟然有著那么多種想法。這會兒已經把高順當成了大漢的忠臣。
所以在高順接過黃巾令,并且說出了剛才那番言語之后。穆順便恭恭敬敬的,向高順行了跪拜之禮。
等穆順再次站起身來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已經發生了變化。仍然是剛才那般忐忑不安的表情,甚至還略帶著幾分頹廢。
不多時,張遼便帶著張黃門回來了。而此時的張黃門,滿臉都是笑容,不停的向高順道謝。
而此時的高順也笑著開口說道:“原本應該留你們,在我這小住幾日。但如今陛下還等著你們去交旨,所以我也就不留你們了。”
隨后高順便讓張遼,送穆順和張黃門離開了。而且由始至終,高順都沒有再去看穆順一眼。而穆順這時顯示出來的,也是唯唯諾諾,盡量讓自己的存在感可以降到最低。
……
高順被封為揚州牧的消息,很快便在下邳城傳開了。得知高順要離開下邳城,下邳城的百姓那是百般不舍。
甚至不惜來到高順的住所,想要勸說高順留下。最后在高順小之以情,大之以理的勸說之下,才讓他們明白了高順不得不離開下邳城。
而就在這時,卻有人突然大聲喊道:“既然忠勇侯不能留在下邳城,那咱們就跟著忠勇侯一起去揚州。反正只要跟著忠勇侯,咱們就一定會有好日子。”
“說的對,反正忠勇侯離開下邳城之后,那曹操來了,也沒咱們好日子過。留在下邳城等死,還不如和忠勇侯一起去揚州。”
這不免讓高順有些為難了,心中不免暗自說道:“難不成自己要學習劉備,帶著百姓上路?”
“可劉備帶著百姓上路的真正目的,是想要依靠百姓來阻擋曹操的虎豹騎。而我要是帶著這么多的百姓上路,又如何能夠攻得下揚州?”
“畢竟幾十萬的百姓,一天單單只是糧食的消耗,就已經是我無法承擔的了。到時候估計還沒等到揚州,我就已經彈盡糧絕了。”
而就在這時,高順的腦海之中,竟然響起了系統提示音。
【宿主民心已經達到95,覺醒天賦民心所向。】
【只要宿主保證民心不低于95,民心所向將會持續影響宿主的領地。在民心所向天賦的影響下,宿主領地的糧食收成,工業產出,提升1.5倍;獲得流民的幾率增加2倍;獲得在野名士的投靠幾率,增加50%;募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聽到系統提示音,高順整個人都傻了。畢竟這民心所向,能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
關鍵是這民心所向,卻有著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民心不能低于95。這也就代表著,高順不能舍棄下邳城的百姓。
畢竟這些下邳城的百姓,就是高順的群眾基礎。如果將其舍棄,再想得到,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所以此時的高順,那是進退兩難。帶著這些百姓上路,對于他來講絕對是一個天大的負擔。但是同樣能給自己帶來無法想象的好處。
而就在高順為難的時候,糜竺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并且開口說道:“主公,我倒是覺得,可以帶著百姓們一同上路。如果有可能,就算是把整個徐州的百姓一起帶走,也是可以的。”
僅僅只是下邳城的百姓,就已經讓高順覺得是個燙手的山芋了。如今糜竺竟然說,如果有可能的話,要帶走整個徐州的百姓。這對于高順來講,和要他命好像沒有太大區別。
所以此時的高順,只能嘆息了一聲說道:“我當然希望,能將所有百姓一起帶上。怎奈咱們這次前往揚州,還有一場硬仗要打,恐怕難以照顧百姓周全。”
聽到高順的擔心,糜竺的臉上卻掛著自信的笑容,“主公,為何不能讓百姓先去揚州呢?畢竟從下邳城到達九江郡,并沒有多遠的路程。”
“我可以讓糜家商隊幫助下邳城百姓轉移。想必那袁術平白無故得了這么多百姓,一定是無比高興。甚至有可能會替主公先把這些百姓養起來。”
“當然,這樣只不過能帶走一部分百姓,剩下的就只能等主公占領揚州之后,再讓他們進行遷移了。不過在遷移之前,必須保證徐州沒有落入曹操之手。”
聽到糜竺的解釋,高順倒是覺得這件事可行。甚至可以借機在那些流民之中安插奸細,以此來幫助高順,更容易地得到揚州的控制權。
但是同時高順也有一種擔心,那就是如今自己被封為揚州牧的這件事,想必那袁術已經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