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小了,格局小了
- 大秦:我扶蘇只求賜死
- 扁擔三尺長
- 2096字
- 2024-05-11 22:58:19
咸陽宮偏殿,嬴政坐在大案后面。
下面是李斯,趙高,姚賈,淳于越,以及幾個博士宮的次席。
上一次這個陣容,還是博士宮走水的時候,而這次小朝會的內容,重點同樣是在博士宮。
“陛下,眾煉丹士前往蓬萊、瀛洲、方丈三處仙山尋找神仙,出海之后不久,船就起了大火,船上的所有方士也消失不見,此事必有蹊蹺,還望陛下明察,還他們一個公道!”
淳于越拱手施禮,義憤填膺。
儒家雖然主要為文學之士,但是方術之士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同氣連枝,如今一下子被人害死那么多人,他自然不能坐視不理,確認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聯合博士宮眾博士前來喊冤。
嬴政靜靜地坐在上面,半天也沒有說一句話。
當初知道丹藥有毒,他的第一想法是要十二去把那些煉丹士立刻屠殺干凈。
畢竟人數眾多,短時間內就把他們全殺了也影響不好,一念閃過,就打算讓趙高去做,把事情做得稍微隱秘一些。
而趙高類似的事情干多了,一開口給他的建議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隱秘,他當時也是在氣頭上,就懶得多說,直接同意了趙高的辦法。
原以為真的就像趙高說的那樣,人不知鬼不覺,誰知道竟然這么快就鬧到了這里。
煉丹士只是以他個人名義豢養的一些門客,不參與朝中事務,連客卿都算不上,殺了也就殺了。
但博士卻不一樣,他們有官位在身,拿著俸祿為朝廷效力,名聲傳遍天下,現在事情擺到了臺面上,他多多少少得給個說法。
心中頓感煩悶,他淡淡地瞥了趙高一眼。
趙高登時如墜冰窟,卻也知道不能惹人猜疑,只能默不作聲地把頭低下。
而這一幕也正好落在李斯眼里,對原先猜測懷有的最后一絲懷疑,也徹底消失殆盡。
讓方術最不符的煉丹士前去尋仙,而且當天下令直接出發,僅用四天時間就從咸陽趕到東海然后出了事,這還不算把消息傳回來的時間,是個人知道都恐怕要感嘆一句,這擺明了就是沖著投胎去的。
事實肯定不是這樣,那就是有人在背后推動,而能做到這件事,并且敢做到這件事的,普天之下也找不出來第二個人,非嬴政莫屬。
這個淳于越,竟然跑來嬴政面前喊冤,也不知道是真沒看出來還是在裝沒看出來。
按照他對淳于越的了解,想來還是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
七年前泰山封禪,帶頭遲遲定不下流程。
以及兩年前皇帝壽宴,偏要評判全面郡縣制不好,要實行分封。
類似的事情不知道還有多少,都不是有心暗中阻撓,事后說三道四,以泄私憤,而是淳于越真的只是認為就該如此,一心想把事情搬回正軌。
世上能有這樣的一根筋也著實是罕見!
心中感嘆的同時,李斯上前一步。
“陛下,滋事體大,臣建議讓廷尉府走上一趟!”
姚賈心思電轉,看破此事玄機,又知道李斯師從荀子,和儒家淵源頗深,一如既往地暗中護著淳于越,抬頭觀察了一眼,注意到嬴政的眉梢微微揚起了一絲絲,連忙也上前一步。
“陛下,廷尉府事務繁雜,臣尚有要事處理,就連左右二監怕是也難以脫身!”
“說的也是!”嬴政穩穩地踩上送到腳下的臺階,略顯為難地說道:“若是讓小吏去也不合適,且讓朕寫一道手諭,讓瑯琊郡的郡守接手,親自處理此案,務必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
“謝陛下隆恩!”
淳于越跪地謝恩,正待其余幾人稱呼陛下圣明之時,來人稟報御史丞求見。
嬴政同意地很是直接,而馮劫進來以后更是直接,將扶蘇在褒斜道上干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稟報了一遍。
剛剛還神情淡然的嬴政,轉眼間臉色就變了好幾種,聽完之后更是瘋狂大笑了起來。
“朕的衛隊,他帶著朕的衛隊施行仁義,朕仁義嗎?”
趙高發誓,自從伴駕以來,就從未見嬴政露出過這種表情。
這已經讓他汗流浹背,而嬴政死死盯著他,問他要答案的目光更是讓他瑟瑟發抖。
說仁義吧,那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非但拍不到馬屁,反而會拍到馬蹄子。
要說不仁義吧,就是直接在打嬴政的臉。
怎么回答都是一個錯!
糾結之時,李斯笑呵呵地開口。
“仁義理智向來只是評判君子的標準,用來評判帝王,無異于引古繩今,王者自古只有明君,賢君,昏君,暴君之說,明君開疆拓土,賢君保境安民,昏君喪權辱國,暴君殘害黎民,如果硬是要從品性的角度來考量的話,《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句話倒可作為指引,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不仁,方能一視同仁,而無所不愛,陛下視天下子民如一,皆由秦律管束,無偏無私,順其自然,如此大道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故而沒有稱道的必要,有人質疑也更加無需辯駁!”
“丞相大人說的是,四年以前,陛下把臘祭改名叫“嘉平”,黔首不疏高低貴賤,每里都賞賜六石米,兩只羊,這不正是陛下大仁不仁的體現嘛!”
趙高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樣連連稱贊,但說完他自己就后悔了。
當初嬴政大賞天下,只是為了彰顯權威,可并非有什么施行仁義的意思,這一句馬屁怕是又給拍歪了!
意識到這一點,他恨不得當場扇自己幾個大嘴巴,今天這究竟是怎么了,竟然接二連三地出現差池,以往哄嬴政開心自己都是遙遙領先,今天居然被李斯給比下去了。
好在嬴政并沒有注意到這點細微的差別,反而對李斯的一番說辭深感贊同,形同尋到了知己一般,臉上的笑容像是花兒一樣綻放開來,跺著步子晃晃悠悠地繞過案幾,走到大殿中間拍了拍淳于越的肩膀。
“你不是最講究仁義禮智嘛,教出來的弟子這也不行啊,就只會做這么一點兒事!”
說著還得意得抬起大袖,在淳于越面前掐起了指甲蓋。
“小了,格局小了!”
看到這一幕,一旁的李斯也是松了口氣。
這一把算是把扶蘇給撈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