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成立儀式
- 和離后,渣男世子跪下喊我娘娘
- 衍曦
- 1976字
- 2024-04-20 22:44:32
半月之后,瀚蕓書院正式成立。
當(dāng)天早晨,霍蕓書早早地起來梳妝。
“小姐,你絕對想不到是誰來了。”
凌蘭忽然出現(xiàn)在身后,輕快地道。
霍蕓書回頭,“誰?”
凌蘭故作神秘地笑了笑,“你自己去看看便知了。”
霍蕓書便拿起桌上的發(fā)簪,隨意挽了一個(gè)髻,出去了。
堂屋里有兩個(gè)人。
只一眼,霍蕓書便認(rèn)出了那背對著她與凌月說話的人。
那是一位穿著青布長衫、背脊微駝的老先生。
“葛先生?”霍蕓書驚詫,忙奔過去,“您怎么來了?”
葛頤堯撐著扶手,緩緩回身來看她。
他的面頰凹陷了些,雙眼疲倦無神,蒼老的皮膚比上次見時(shí)更顯黯淡,如滿是皺痕的陳舊宣紙。
但他依舊努力打起精神,含著溫和慈祥的笑意望著她。
“聽說皇后娘娘要成立書院了。我想,我如何能錯(cuò)過這個(gè)場合呢?”
“葛先生,您是如何聽說的?”
“前幾日我下山去做壽材,聽人說的。”
“葛先生……”霍蕓書的目光,霎時(shí)涌進(jìn)了千絲萬縷的愁緒。
“蕓書,別這樣。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所以啊,我特意下山來,想再為你做點(diǎn)事情。”
“葛先生,您身子如何了?”
“不要緊,不要緊。只要皇后娘娘不嫌老夫年老體弱,在這種場合丟人便是。”
“怎么會(huì)!葛先生肯來,這次儀式,就圓滿啦。”
葛頤堯笑了。
當(dāng)天上午,巳時(shí)正刻,瀚蕓書院成立儀式正式開始。
瀚蕓書院,坐落在宮城附近的一座低矮的小山上。
在半山腰處,從一塊石子路圍起的開闊平地,步上百級臺階,便是中門。
進(jìn)了中門,是那中軸對稱的園林。
講堂、書閣、居舍、文廟、碑亭,長廊,近兩百畝的土地,層層遞進(jìn),縱深悠遠(yuǎn)。
最里面的那座祠堂,是景行祠。
那是陸延均特意修繕一新,留給霍太師與他的妻子的。
陸延均、霍蕓書、霍云錚等人都到了。不少文武百官也前來道賀。
鄭少翎和閆玉萍也來了。
聽阿飛和阿檀說,書院成立以后,他們就要在這里和其他人一起上課了。
所以,即使沒有受到邀請,他們還是按捺不住好奇,想要前來一睹這書院的風(fēng)采。
“那兩個(gè)孩子能在這里上課,倒也真是有福了。”鄭少翎不由得感慨。
閆玉萍沒說話。
她不想對霍蕓書表達(dá)任何的夸贊之意。
哪怕她心里是認(rèn)可鄭少翎的話的。
在成立儀式上幫忙操持的凌月,注意到了站在人群最后面的他們。
她尋了一個(gè)空,走了過來。
“你們也來了。”
見到凌月,閆玉萍顯得有些不自在,故作從容地往邊上望了一望,并沒有說話。
鄭少翎點(diǎn)了一下頭,仿佛也有點(diǎn)局促。
凌月從懷里拿出幾張紙,遞給了閆玉萍。
“這是阿檀和阿飛的詩文。我家小姐已經(jīng)看過了。你們要不要看一看?”
閆玉萍瞥她一眼,好像有些許猜忌似的。
但她還是接過紙來,好奇地翻看著。
鄭少翎也湊過去瞟著她手上的東西。
越看,兩人的神情越顯驚奇。
“這……這真是他們寫的?”閆玉萍問。
她雖然沒讀過書,但看得出來,阿檀和阿飛,長進(jìn)不凡。
鄭少翎略知一些皮毛。他一看,便覺不尋常。
那霍蕓書……一定在他們身上下了不少功夫。
這字跡,這筆力,這行文,這意境,已經(jīng)遠(yuǎn)勝同齡的孩子了。
“嗯。”凌月點(diǎn)頭。
“那霍蕓書……”閆玉萍說著,住了嘴,有點(diǎn)心虛地四處瞟了一瞟,才垂眼躊躇著道,“皇后娘娘,還挺有心的。”
能說出對霍蕓書的褒獎(jiǎng),對她而言,不是易事。
但原本格外燙嘴的話,說出來,她倒忽然也覺得沒什么了。
“小姐非常用心。明天上午,就是第一堂課。鄭夫人若有興致,可以過來看看。”凌月道。
那“鄭夫人”三字,倒讓鄭少翎的目光略微黯淡了一瞬。
“可以嗎?”幾分歡喜掠過了閆玉萍原本強(qiáng)裝鎮(zhèn)定的臉龐。
“當(dāng)然。”
說著,凌月便走了。
轉(zhuǎn)身那一瞬,她不自覺地望了沉默的鄭少翎一眼,又迅速移開了眼。
閆玉萍捏著手上的那疊紙,感到百味雜陳。
霍蕓書……真的這樣認(rèn)真地教她的孩子嗎?
成立儀式上,葛頤堯撐著拐杖,在陸延均和霍蕓書的攙扶下,走上了書院門前的百級臺階,立在陸延均親自題的“瀚蕓書院”牌匾下,向眾人發(fā)言。
他一出場,便引來嘖嘖稱奇。
“葛先生!”
“真的是他!”
“葛頤堯啊!”
“居然是葛老先生!”
在不斷的交頭接耳間,人們的注意力被臺階上這位耄耋老人牢牢吸引了。
在當(dāng)代京城讀書人的心里,葛先生的地位,不輸北孔南朱。
“老夫雖是樗櫟庸材,但多年前因?yàn)橄嗨频囊馊ぃc那如今已故的國丈成為了知己。景行啊,無欲無求一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為這天下,培養(yǎng)更多的仁人君子。如今,帝后二人,秉持著太上皇與太后對蒼生的關(guān)懷,繼承了景行先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的情志,開設(shè)了這所瀚蕓書院。希望這里,會(huì)成為天下無數(shù)有志報(bào)效國家的寒門學(xué)子,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的起點(diǎn)。待那朝堂濟(jì)濟(jì)多士之時(shí),老夫也就無憾了。”
說完,他撐著拐杖,在沒有任何人攙扶的情形下,緩緩鞠了一躬。
一旁的霍蕓書看著這一幕,心都要提起來了。
但幸好,葛頤堯先生又站直了身子。
底下頓時(shí)掌聲如雷。
葛頤堯先生便在這如潮掌聲里,由帝后扶著,轉(zhuǎn)過身來,由那“瀚蕓書院”的牌匾下走過,邁進(jìn)了書院正門。
他給這滿京達(dá)官顯宦、王公貴戚留下的,只是那身著褪色長衫的蹣跚背影。
那佝僂的脊背,雖被歲月壓彎,但卻撐起了一代讀書人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