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御林衛,為朕著甲!
書名: 皇帝晉級賽:朱元璋崖山托舉大宋作者名: 飛天小趴菜本章字數: 2009字更新時間: 2024-04-16 08:24:00
明白了老朱意思的陸秀夫收起了心里亂七八糟的想法,鄭重道:
“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臣也必不辱使命,將陛下的圣旨傳到張世杰、蘇劉義、方興三人,臣哪怕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也一定會押他們回來救駕。
只是,臣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返,陛下您......”
陸秀夫說到這里,老朱一擺手打斷了他后面的話,然后他轉頭看了一眼還在其他船上拼命或已經投降的宋軍將士一眼。
“丞相且安心前去傳旨。
朕,自當和我大宋將士一起,用手中的刀劍去迎接這些元軍雜碎!
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陛下不......”
然而老朱再次沒讓他把后面的話說出來。
“陸秀夫你想抗旨不成?“
眼見勸不動了,陸秀夫鄭重的行了揖拜之禮。
“陛下萬萬保重龍體,臣一定速去速回!”
“嗯,去吧!”
說罷,陸秀夫轉身就要下船。
正在這時,老朱突然說道:
“等等!”
“陛下還有何吩咐?”
看著眼前的只有四十來歲,卻已經老態盡顯的陸秀夫,老朱最終還是輕輕的說道:
“丞相......保重!”
聽到這四個字,陸秀夫再次濕了眼眶,但他最終沒讓眼淚掉下來。
“陛下......保重,臣去去就來!”
默默的注視著陸秀夫上了小船之后,老朱猛然轉身。
“御林衛何在?”
“臣在!”
“為朕著甲!”
聽到老朱這話,御林衛的將士們全都愣住了。
他們一直在全神貫注的注視著其他船上的戰況,防備著元軍殺上龍船,所以除了陸秀夫剛才讓他們放箭的命令之外,老朱和陸秀夫的對話他們并沒有注意,當然更沒有察覺到現在的皇帝已經和之前不一樣了。
此時聽到老朱的命令,御林衛指揮使趙衷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
“陛下,您.....您說......著......著甲?”
看著結結巴巴的趙衷,老朱淡淡的說道:
“還要朕再重復一遍嗎?”
對上老朱眼神的那一刻,趙衷不由的遍體生寒。
那種排山倒海一般撲面而來的君威,絕對不是一個七歲的小皇帝應該有的!
在那一瞬間,他心里產生了一個非常荒謬的想法。
他覺得自己面前的并不是一個七歲的皇帝,而是一個在皇帝位置上浸淫多年的老妖怪,那眼神太可怕了。
可是,這怎么可能呢?
做為御林衛指揮使,趙衷幾乎天天和皇帝呆在一起。
憑心而論,在他的心里,他們這個小皇帝早慧、堅強、謙虛,如果能有充足時間成長的話,說不定真能成為一代明君。
但是,哪怕他成長再快,也不可能在這個年紀練就那樣一雙霸道、威嚴,又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睛。
對上那眼神的一瞬間,他有種感覺,如果自己敢再多廢話一句,對方絕對會殺了自己。
猛的擺了擺頭,把這個可怕的想法從腦子里甩出去之后,趙衷趕緊應聲道:
“末將遵旨!”
說完之后,他一揮手,手下的兩個御林衛將士就趕緊下到船艙里去取皇帝的盔甲。
雖然趙昺即位只有兩年,甚至都未親政,但他同樣有一幅屬于自己的帝王盔甲。
這幅盔甲用盡了一切能找到的珍貴材料,在陽光下看起來熠熠生輝,但大宋自太祖以下的皇帝,誰又上過戰場呢?
所以與其說這是一幅盔甲,不如說是一套禮服更加的合適,美則美矣,但防護力......不提也罷。
看著面前這幅華而不實的盔甲,老朱有心想換一幅,但他現在的身材實在太小了,一時之間哪能找到合適的?
算了,聊勝于無吧!
在御林衛的服侍下穿上了盔甲,接過趙衷遞過來的樸刀揮武了幾下試了試手感之后,他又在身上的盔甲上敲擊了幾下。
“嗯,擋住三刀應該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聽到老朱這話,趙衷疑惑的問道:
“陛下,您此話何意?”
老朱并未回答他的話,而是指向了與龍船相連的其他艦船上正與元軍混戰在一起的宋軍將士們。
“看到那些正在奮勇殺敵的將士了嗎?”
“看到了!”
“朕的將士們正在與敵拼命,做為朕的御林衛指揮使,您覺得朕現在應該干什么?”
一下子明白了老朱意思的趙衷馬上單膝跪地。
“陛下,萬萬不可!
您乃萬金之體,豈可親赴戰場?
形勢雖然危急,但只要我大宋將士死戰不退,一定能夠轉危為安。
就算是前方失利,敵軍登上了龍船,臣等也會拼死保護陛下突圍,還請陛下稍作忍耐。”
聽到趙衷這話,老朱不由的笑出了聲。
“呵呵,忍耐?
大宋就是因為太能忍耐,才到了今天這種天之將傾的地步。
這一次咱要繼續忍耐的話,下一次你們是不是還要咱忍著去那偽帝忽必烈的面前行那牽羊之禮啊?
再下一次是不是還要咱忍著送我大宋的女眷去供那元軍玩弄啊?”
聽到老朱連番的置問,趙衷再次想起了剛才被那雙眼睛直視的恐懼,他直接由單膝跪地變成了雙膝。
“陛下恕罪,微臣絕無比意!
微臣只是......只是不想陛下以身犯險而已!”
看到瑟瑟發抖的趙衷,老朱轉過身來上前將他扶了起來。
然后,輕輕的幫他擦拭了一下盔甲上的血跡,接著又探著身子拍了拍他的肩。
“朕知道你忠心不二,朕也知道你沒有那個意思!
只是,趙衷,你糊涂啊!
現在我大宋已經被那元軍逼到了懸崖邊上,我們已經退無可退了!”
說到這里,他的手往前一指。
你看看那崖山之上滿臉絕望的二十萬百姓,你再看看那些痛哭著跪地請降的將士們。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
此戰我大宋投入了二十萬大軍,那可是整整二十萬的可戰之軍啊!
而元軍有多少呢?
不到三萬!
七個打一個,我們就算是一人一吐一口口水,也早該把元軍淹死了。
可是為什么這個仗會打成這個樣子?
為什么被逼到絕境的會是我們呢?
你來告訴朕,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