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其厄
朵云軒與永成聯合拍賣,很明顯,是利用朵云軒老字號的信譽招徠買主。榮寶齋也幾度與香港“協聯”聯合拍賣,榮寶齋負責作品真偽的鑒定。有一回他們的拍賣目錄中,出現了冒我之名的偽作,我電話通知榮寶齋,他們立即撤下偽作,保護老字號的聲譽。最近報道榮寶齋拒絕回扣,只憑貨真價實做經營,這是值得表揚的老字號風格,也只有這唯一的正道,才能建立、保持名店信譽。正規拍賣行如失誤拍出了贗品,買主在一定期限內證實其偽,則可退貨。信譽建立在有錯必糾的實事求是作風中。遮丑,欲蓋彌彰,則將徹底摧毀百年老店。令人痛惜的是,名店、名牌在經濟大潮中眼紅偽劣假冒能輕易獲暴利,便大膽出賣自己的聲譽,殺雞取卵。朵云軒推脫該偽作是永成所提出,管不了對方。合資或合作,首先應考慮到民族利益與國家信譽,聯合拍賣中如對方提供黃色、反動的作品,你朵云軒又管不了對方,咋辦?
新華社四川分社主辦的《蜀報》于1993年8月21日報道了一條新聞,標題是《上海朵云軒首次拍賣蜀中畫家作品——彭先誠〈貴妃出浴圖〉竟是贗品》,文如下:
《蜀報》成都訊(記者 蔣光耘)記者近日獲悉,在解放前就開始經銷字畫的上海老字號朵云軒首次舉行的拍賣活動中,拍賣一幅四川著名畫家彭先誠的彩墨畫《貴妃出浴圖》,竟是一幅極為低劣的贗品。
據畫家自己介紹,此事他是今年5月從一朋友口中得知的,當即便給上海朵云軒去信,講明此畫系別人仿制的贗品。朵云軒藝術品拍賣公司在復函中稱:這是由于他們工作中的缺點和考慮不周所致,但現在他們是受客戶委托拍賣,已刊入拍賣圖錄之中,公司單方無權撤下。
據悉,這幅編號117,底價為1.2萬—1.5萬元的《貴妃出浴圖》,在6月的拍賣活動中,以2.2萬元成交……
報道不必再抄下去,贗品之出手沾了老字號的光。記者問畫家為何不訴諸法律,畫家說打官司是件相當耗精力的事,只希望國家能盡快整頓一下字畫市場。那次朵云軒是單獨經營拍賣,不存在管得了管不了對方的問題,于是創造“印入圖錄便無權單方撤下”的彌天大謊,這是你家行規?真是欺侮老實人,欺侮老百姓。
我曾年年走江湖,踏遍祖國的角角落落,看到一些尚殘留的貞節牌坊。封建時代的貞操觀已不適應于今朝,但當年的貞節烈女犧牲了終生生活的幸福,牌坊之矗立是以生命為代價的,來之不易,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因之鄉間罵人:“又要當婊子,又要樹牌坊”,含義是廣泛的,不僅僅指蕩婦。貞節牌坊早已淘汰,烈士紀念碑永遠受人朝拜。我想起牌坊或烈士碑,都源于有感成功與榮譽來之不易。但唯利是圖的經營方針中,名店名牌已在變質,牌坊其厄!有人來傳言,朵云軒想和解了,我問什么前提,答:吳先生既說是偽作,他們尊重吳先生的意見(仍保留他們認為是真作的意見——其實就是保個面子),他們想這樣保住自己的名聲,這是他們想保住老店信譽的最后上策吧,牌坊其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