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宮中演兵
-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 公孫無咎
- 2114字
- 2024-09-04 00:10:46
李惲對著李隆基就是一頓夸,他的夸贊也并非夸夸而談,其言其實也是有道理的。
從武則天稱皇到李隆基登基前這三十年,大唐對外戰爭幾乎全敗,大唐之土丟失大半,國內也是動蕩不安,經濟凋敝,民眾生活困苦。
在這種情況下哪有那么多心思寫詩。
一直到李隆基登基,國家才恢復穩定,經過二十多年的勵精圖治時間,方才有了開元盛世。
李隆基雖然開心不過還是開口道,“不過這詩文雖好卻是小道,二郎平日還有何愛好?”
李惲道:“小子平日里更喜武事……”
李隆基點了點頭。
就在李隆基準備結束談話之時,李惲突然又是對著李隆基躬身一拜。
“陛下!《爾雅》,《釋天》有云,“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今我大唐在圣人勵精圖治之下……百姓生活富足……萬國來朝……武周失土已大半歸復……陛下之功不下于堯舜……臣請改年為載……推恩于天下。”
如今正是李隆基自鳴得意的時候,實際上李隆基早就有心改年為載,只是心中一直還有些顧慮。
畢竟自己祖母丟失割讓的疆土還有半數沒有歸復,因此這才拖延了下來。
今日李惲之言可謂正中下懷,如此馬屁,拍得李隆基賞心悅目,看李惲的眼神,頓時就不一樣了。
“二郎,汝有何志?”
李隆基突然開口詢問。
所有人此時都把目光轉向了李惲。
李惲知道重頭戲來了,他正了正衣冠,鄭重一拜,“陛下,小子愿投筆從戎,如同霍嫖姚一樣為陛下開疆擴土,封狼居胥,使陛下的榮光照耀整個天下!”
李隆基聞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前些時日,你大父入宮舉薦你入河西軍……國朝初立的時候,我宗室有李孝恭李道宗等諸多名將……如今卻只剩下信安王一人……”
“大父一直是小子的楷模,小子愿為圣人開疆萬里?!?
李惲再次向李隆基表達心跡,熟讀歷史的李惲明白,如今的李隆基迫切希望宗室中能再出現一名真正的大將。
李隆基為何大肆提拔胡人為將,還不是因為李隆基手中實在沒有多少可用的人。
你當李隆基真的不知道使用胡人為將的危害嗎,當然是知道的,他只是兩相其害取其輕而已。
他又想開疆擴土,收復武則天丟失的土地,但手中又沒有可用的漢將,如此只好使用胡人為將。
現在其實還好,至少還有一個王忠嗣。
李惲這段時間也仔細分析了李隆基的心理,在安祿山叛變前,他始終不加戒備,除了安祿山故作憨愚給玄宗造成了假象外,更多的原因還是自大唐建立以來的政局斗爭有關。
一百多年來,大唐王朝政治上的斗爭主要表現在宮廷政變上。
唐太宗發動玄武門兵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父下臺;武則天把親生兒子殺的殺、放的放,終于篡位奪權,再誅殺李氏宗室。
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逼武后讓位,擁立中宗復辟,太子重俊發動政變,誅殺武三思,率兵眾殺入內宮,以失敗告終。
韋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十六歲的太子李重茂即位,韋皇后臨朝稱制;太平公主、李隆基聯手誅武韋集團,扶持睿宗上臺。
中宗次子李重福陰謀在東都洛陽叛亂,自立為帝,被洛州長史崔日知平定,太平公主策劃廢黜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卻收拾了太平公主,繼位為帝。
一直以來,大唐政治上的斗爭,或最高權力的爭奪主要在皇室內部,一場又一場流血的、不流血的政變令人觸目驚心。
李隆基年輕時目睹或親身經歷了一系列的宮廷政變,這對他的心理影響非常大。
因此,他即位以后,所感到的對皇權的威脅仍來自朝廷高層和皇室內部。
李隆基在位時任用的宰相,如果考察一下他們的出身,大致有兩類:一是邊帥,出將入相,這種情況后來被李林甫杜絕。
二是門第不高,也沒有太多政治資本的,如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等,他們不可能在朝廷形成大的勢力。
所以,盡管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先后專權自恣,但還是都要討好玄宗,都要看玄宗的眼色行事。
不過觀李隆基統治時期的政策,實際上也一直在培養親信將領制衡胡人將領。
自己的大父、左相李適之還有如今掛四鎮節度使帥印的王忠嗣都是李隆基有意培養起來的。
可惜的是先是自己的大父,然后是李適之、接著是王忠嗣之死,卻是打破了這個平衡。
后來李隆基雖然又發掘了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卻是有些來不及了。
兩人還沒有徹底成長起來,安祿山就已經造反了。
“二郎志大,然衛霍那樣的功績,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雖然不易,但小子也愿拼力一試……”
“朕聽說,你在府中行吳宮教戰之事,不知如今如何了?”
“小子慚愧,如今只是能勉強一觀,距離我大唐精銳還差的遠……”
李隆基這時對一旁的林常侍道:“二郎訓練的奴仆可帶來了!”
“啟稟圣人,都帶來了,如今正安置在馬球場!”
“善!”
李隆基隨即轉身向楊玉環道:“娘子可愿前去一觀!”
楊玉環展眉一笑:“奴正有此意呢!”
“如此,咱們就去看看二郎所練之兵!”
唐人好馬球,尤其是在宗室貴族之中更是如此。
貴族之中不論男女皆打得一首好球,李隆基和楊玉環兩人對馬球也甚愛。
太液池距離馬球場并不太遠,不過兩刻鐘已然到了馬球場。
接到通知的李輝、李瑄等人此時早已在馬球場上列隊以待。
待李隆基與楊玉環在看臺上安坐之后,李惲方才上前道:“圣人,娘子!臣請入場指揮……”
“去吧!”
李惲與李輝、李瑄兩人商議之后決定向皇帝展示列隊行進、負重奔跑,以及實兵對抗三項。
“可!”
李隆基收到稟報,當即答應了下來。
“演練開始!”
“向左轉、起步走……”
李隆基也是知兵之人,雖然只是簡單的列隊行進,卻讓他看出了眼前這支小部隊的不凡。
“李惲果然會練兵!”
李隆基輕輕贊嘆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