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說來挺有趣,我當初選擇成為一名產品經理最直接的原因竟然是一個比喻。在《喬布斯傳》里,喬布斯把產品經理比喻成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家,他指揮著樂團成員演奏動人的作品。

從那個時候起,“指揮家”的形象就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種子,我希望自己大學畢業后能成為一名產品經理,設計出優秀的產品來改變世界。時至今日,雖然我當初的想法稚嫩,但是它點燃了我產品經理職業生涯的火種,這顆火種值得長久地守護。

工作后不久,基于平時對產品工作的思考和總結,我開始寫一些文章,并將其發表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以及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至今已經有了幾十萬次的閱讀。一些讀者希望我寫一本書來系統地介紹產品經理的基礎知識體系和能力模型等內容。受到讀者的認可是一件讓我很開心的事情。其實我一直有寫書的想法,通過圖書傳播知識和經驗是一件令人很興奮的事情。

于是,我開始系統地整理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隨后便開始了本書的寫作。這既是對自己產品經理工作和學習的一個總結,也是給那些對我寄予厚望的讀者的一個交代。

寫書就像做產品,讀者就是用戶,只有書的內容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彰顯其價值。在寫作初期,我一直在想,處于職業成長階段的產品經理到底想要閱讀一本什么樣的書,這也是我在構建本書的內容框架時一直思考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我發現大多數產品經理在職業成長過程中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學習需求。

沒能形成產品經理需要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希望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缺乏學習產品知識和技能的方法論,希望掌握學習方法。

對產品經理的職業進階路徑與每個階段需具備的能力模型沒有清晰的認知,希望進行職業進階規劃以及能力建設。

本書就是圍繞著滿足以上3個方面的需求來撰寫的。本書共16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1章首先介紹了用戶、需求和產品的定義,然后給出了好產品的定義及產品價值矩陣,最后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定位和知識體系。

第2章介紹了如何撰寫產品文檔,展示了可以直接在工作中使用的文檔模板。

第3章介紹了流程圖的定義、作用和畫法,并結合實際案例講述了如何畫好流程圖和時序圖。

第4章不僅介紹了如何畫好產品原型圖,還講述了常用的原型設計工具,并對產品原型設計經驗進行了總結。

第5章介紹了業務架構圖、功能架構圖、信息架構圖、混合架構圖的畫法。

第6章以用戶研究與分析為核心,介紹了進行問卷調研、進行用戶訪談與構建用戶畫像的方法。

第7章以需求管理為核心,介紹了如何挖掘用戶的真實需求,如何評估需求的價值,如何評估需求的優先級,如何管理需求,如何拆解需求,并詳細說明了需求研發過程中和上線后產品經理應該做的事項。

第8章討論了產品設計模型庫的概念,完整性、高內聚低耦合等設計原則,以及交互設計定律和產品分析方法。

第9章總結了數據分析的方法,并討論了常用數據指標、維度、漏斗模型、AARRR模型、RARRA模型、埋點技術與無埋點技術。

第10章介紹了產品、業務、技術三者的關系,講解了產品思維和技術思維的差異,討論了產品經理如何學習基本的技術知識并培養技術思維,如何更好地與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和協作。

第11章講解了產品經理需要具備項目管理能力的原因,對瀑布模型和敏捷模型進行了說明,并討論了如何創建完整的需求,如何設計完整的項目流,以及基于TAPD的項目管理工具和管理跨部門協作的項目的方法。

第12章介紹了如何做好行業分析和商業分析。

第13章講述了賬號體系、CRM系統、權限體系、會員體系的產品設計思路,同時介紹了支付體系的設計方法。

第14章介紹了產品經理工作中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以及一些職業進階方法。

第15章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職業成長。

第16章介紹了產品之外的一些方法和理論。

在寫作本書的初期,我一直有兩種心態,對這兩種心態的選擇決定了本書會以一個怎樣的內容框架來呈現。一種是“工人心態”,即以工人的心態寫本書,就如同車間里的師傅傳授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方法給徒弟一樣。在這種心態下,怎么做比為什么這樣做更重要,只需要拼湊平時工作過程中零碎的思考分析和經驗總結,輸出內容,并稍加分類以構成目錄,即可成書。以這種心態寫書,無須總結全面的知識體系,以及具體的產品知識和技能學習的方法論,這樣做自然是輕松的。

但我內心更喜歡另一種心態——“學者心態”,即以學者的心態來完成本書。工人心態更注重“1+1=2”的使用,注重對零散的經驗和方法的總結,而學者心態更注重“1+1=2”的證明,注重整個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要構建從概念到基礎、從基礎到中階、從中階到高階,以及職業和成長這樣的結構,寫作自然是不易的,但我始終覺得,無論是對于自己還是對于讀者來說,用這樣的心態寫作都是更有價值的。

1927年,美國寶潔公司設置了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的職位,這標志著產品經理誕生于商業和市場,整個知識和技能體系都在行業、商業和市場的驅動下發展。就像電子商務一樣,它最初誕生于商業和市場,但后期在高校中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并向社會輸出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

因此,我始終對未來抱有一種不成熟的期待,假如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整個知識體系最終形成一門學科——“產品學”,能像“電子商務”一樣作為高校的一門主修或選修課程,那么這門課程一定需要教科書,到那時候,產品、需求、用戶這些概念就不能只停留在人們都明白即可的基礎上了,一定需要嚴謹地定義和規范地使用。同時,大量嚴格定義的產品概念、完整的產品理論、科學的用戶研究方法、嚴謹的需求分析方法、系統的產品設計方法,以及完整的產品經理工作技能模型會出現在教科書上。這是一個誕生于商業和市場并在組織分工過程中形成的泛化的知識體系,該知識體系逐漸學術化,并專業化。

也許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也會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工人心態”,只關心經驗、技巧和方法的習得,不關心內在的原理,對這些知識的要求是實用就行;另一種是“學者心態”,抱著求知、解惑的心態來閱讀本書,以塑造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為目的。

我更希望讀者以學者心態來閱讀本書,以學者心態來學習產品知識,從短期來看,在實用性層面上,這也許沒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這種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的溯源精神、求知精神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學習心態、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也必將在長期的職業成長過程中體現出它的價值。

同時,我希望未來的“產品學”能和項目管理學、市場營銷學、軟件工程學等學科一樣,成為一種工具,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學習產品學的讀者大學畢業后并非要做產品經理,但是他們一定很懂產品,具備用戶視角、產品思維以及商業格局;學習軟件工程學的讀者大學畢業后不一定要做程序員,但是軟件工程方面的知識與設計思想注定會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讓他們的認識更加多維。

產品經理是一種有趣的職業,從中可以學到多樣的知識,并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產品之路是一條充滿創造和創新的道路,是一條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走下去的道路。希望正在讀本書的產品經理和想成為產品經理的讀者重視產品思維和產品觀,以學者心態作為學習和成長的武器,讓優秀成為一種常態。

本書難免有疏漏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指正。

趙丹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延庆县| 长宁区| 井冈山市| 庆安县| 迁安市| 白朗县| 武陟县| 大安市| 玉门市| 衡山县| 石景山区| 舞阳县| 图片| 五华县| 平谷区| 米脂县| 宁夏| 宜君县| 潍坊市| 汕头市| 江城| 乐都县| 工布江达县| 即墨市| 南昌县| 鸡泽县| 于田县| 全椒县| 吉林市| 平安县| 阳江市| 枞阳县| 温宿县| 浙江省| 绥阳县| 慈利县| 板桥市| 湖口县| 茶陵县|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