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部隊撤離
- 天青傘
- 下水道的雕
- 2036字
- 2024-04-05 11:46:18
素商那日對楊橋的囑托,在不久之后果然應驗。
當日,在素商回轉后,她便隨陳隊他們上了太鼓山,在入山和出山口處設置路障和陷阱。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他們準備下山返回臨時營地時,一場山雨倏忽而至,將眾人困在了山上。
無法,一行人只能摸索著,往周圍村子里的獵戶留下的臨時小屋前進。
抵達小屋時,已經是下半夜了。
夜靜山寂,云繚霧繞,一輪明月掛天,層林盡染銀輝。
小屋不大,十來個人擠擠,倒也能睡得下。作為此次行動唯二的女性同志之一,素商被安排在了靠窗的位置。非常時期,眾人也講究不了那么多,脫下外面的濕衣服后,就著小屋主人留下的一垛干草,席地而眠。
一天的奔波,讓素商感到無比的疲累,可躺下后,卻怎么也睡不著。
不知是否是她的錯覺,總覺得耳畔有股似有似無的喊殺聲,可當她屏氣凝神仔細傾聽時,那股聲音又消失了。
嘿,她還真是魔怔了,這都出現幻聽了,等仗打完了,她一定要好好歇歇。
這戰火什么時候停呢,誰也不知道,自素商有印象以來,這己經是第九個年頭了。烽火狼煙,萬里山河,未來,還會有多少戰火飄搖的日子呢?
“素商,素商——”
一旁的黃玲壓低聲音,輕輕搖晃著素商。
“怎么了?黃姐。”
“你有沒有聽到什么聲音?像大炮,似乎還有警報器的聲音。”
“我剛剛……”
說話間,“轟隆”一聲巨響,炸在素商和黃玲耳畔,令素商的耳朵,有片刻的失聰。
其他人也都被這一聲巨響炸醒,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拎起槍疾奔出門,屋外,火光繚繞。
千年烽火狼煙起大風,鐵馬金戈如血映山紅。
從高處向下眺望,第六支隊所在的作戰基地已經是一片火海,一個個舉著的火把的人匯聚成一條長龍,正向第一支隊的方向撤離。
“該死,那群狗養的!”
“艸”
“快快,下山,從西面下去,和大部隊匯合!”
陳隊的高聲幺喝著,示意眾人跟隨他撤離。
“嗡嗡”
戰機在眾人頭頂盤旋,不是向下丟下一枚炮彈,發出巨大的轟鳴,在狹小的山道上留下痕跡。
“誒!”
尖銳的彈片飛濺,整個沒入黃玲的大腿,恰好扎在她受傷化膿的傷口上,令她傷上加傷,忍不住痛呼出聲,腳下是去平衡,整個人控制不住的向后倒去。
眼見她就要摔下山崖,素商忙伸手扶了她一把。
“黃姐!”
黃玲反應得也很快,反手扣住素商的胳膊,猛一使勁,借助素商成功穩住了身形。
“嗡嗡”
機槳工作的聲音再度響徹耳畔,令眾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小心!”
吳謹突然瞪大雙眼,極為迅速的扭轉身體,向素商和黃玲的方向撲來。
“轟!”
沖天的爆炸聲后,素商徹底失去了意識。
……
再次恢復意識時,映入素商眼簾的,就是純白的病房,已經坐在床邊,憔悴的楊橋。
“醒了,你可算醒了!”
“我這是……”
對于周圍陌生的環境,素商還是有些懵的,好不容易撐起身子,卻猛然發現自己居然無法感知到雙腿的存在。
“我的腿,怎么了?”
見多了戰友的傷損,對于自己目前的情況,她也有幾分猜測,說不失望是不可能的,畢竟她還有未曾完成的理想,要說無法接受,那倒也不至于,早在決定前往中洛時,她就做好了長眠于此的準備。
現在,她還撿回了一條命,不是嗎?
“你被發現時已經太晚了,腿……”
“截掉了是嗎?”
這句話,素商是笑著問出來的,卻讓楊橋眼底氤氳著的眼淚,潸然而下。
“吳謹哥呢?他怎么樣了?”
如果素商沒記錯,她能活下來,全靠吳謹最后的拼命一撲。
“吳謹同志,他,犧牲了。”
“沒……了?”
“節哀,阿商。”
楊橋有些擔憂的抱住素商,死里逃生后的下午,她們就在這間狹小的病房,成了彼此唯一的慰藉。
素商實在五月初出院的,早在住院期間,她就將吳謹的遺物,連同一封她親筆撰寫的信,寄給了王阿婆。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出了對阿婆的安慰,就是對吳謹犧牲的自責。她并不想瞞著阿婆,在素商看來,阿婆有權利知道一切。
自己孫子為救素商而死,在阿婆看來,的確令人悲痛,可這個堅強的小老太太還是一個人默默消化了所有,出院那天,素商收到了阿婆的回信,和一件針腳細密的棉衣。
展開信紙,打頭的就是幾個歪歪扭扭的大字:吾孫素商親啟。
素商知道,阿婆并不識字,可為了讓她安心,阿婆還是托人給她回信。阿婆并沒有怪素商,而是帶著孫子那份,一起將愛意延續。
“乖囡,累了就回來。”
“乖囡,中洛那邊天冷,該添衣了。”
“乖囡,乖囡……”
一字字,一句句,都在素商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近兩月,中洛戰場的局勢逐漸明朗,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和國際力量的介入,太鼓山一帶被盡數奪回,至于其他地區相信也只是時間問題。
素商覺得,自己也到了落葉歸根的時候了,她辭別了楊橋,回到了那個她魂牽夢繞的江南小鎮。
那里,承載著她童年的憧憬,寄托著她少女時期的青澀,住著她愛的,愛她的人兒,她一刻也不能等待了。
楊橋攙扶著她回到住所,幫素商收拾行李,她知楊橋是好意,也不拒絕,坐在床邊靜靜的看著她。
窗外倏而下起了小雨,素商趴在窗沿,闔眼聽雨打芭蕉,嗅微雨海棠。
翌日,在眾人的依依不舍中,她返回了闊別數十年的江南小鎮。
這個終日籠罩在煙雨中的小鎮,歷經歲月洗禮,韻味悠長,白墻黑瓦,阡陌縱橫,水墨寫意。
素商拄著拐,撐一把殘破的天青傘,立在楊柳巷口,久久凝望黃昏下的素水秦淮。
從此——
秦淮河畔楊柳巷,素衣青傘守孤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