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鷹愁澗
- 化身五行山,只有我知道西游劇情
- 月影西照
- 2209字
- 2024-03-28 03:47:57
“不愧是如來的寶物,被我收進識海中,唐僧一念咒,還是有所感應?!?
吳止全心留意著那只緊箍兒,見其一陣顫抖之后,箍上兩個耳扣越收越緊。
他感受自身,發現自己心神安穩,意識也毫無動搖,更沒有什么異樣的感受,這才逐漸放下了心。
當他看向唐僧師徒那邊,卻是有些哭笑不得。
孫悟空正拿著鏡子,如同出閣前的少女一般,搖頭晃腦打量著自己頭上的花帽。
唐僧原本在念咒之時頻頻側眼看他,見這猴頭毫無反應,略微思索后,將念咒的聲音加大了一些。
孫悟空正看得起勁,忽然覺得耳邊一熱。
他忍不住轉頭道:“師父,你念經便念經,這么大聲做什么?還要湊到我老孫耳邊來念,莫要把我老孫的耳朵咬了?!?
唐僧一怔,這才發覺自己身子雖坐著,頭卻已經伸到猴頭跟前,嘴巴更是幾乎貼在孫悟空耳朵上。
他忍不住干咳兩聲,神色有些郁悶。
“都怨我不夠用心,莫不是把菩薩教的真言記岔了,現下無法可施,只能先哄著他,等下次再見到菩薩,請祂再傳我一遍。”
他對著猴子道:“出家人無欲無求,你只管顧影自賞,哪里有出家人的樣子,還不快與我牽馬上路?!?
孫悟空剛得唐僧送了一身行頭,正在興頭上,當即高高興興收拾行囊,把唐僧攙上馬背,自己挑著擔子在前面牽馬上路。
一路上猴子上躥下跳,唐僧則是顯得大有心事的樣子,時常看著天空思索出神,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忽地一喜,大聲念出幾句咒言。
每當猴子滿臉古怪地回頭看他,他便會干咳兩聲,重新變得沉默寡言,如此周而復始。
這般走了幾日,霜凍之下,山路濕滑,唐僧不敢騎馬,也下地行走。
忽然聽見一陣波濤聲傳來,他開口問道:“悟空,我聽得哪里水響?”
孫悟空抬頭看向前面山澗,道:“我認得此處,這里名叫蛇盤山鷹愁澗,山路曲折,想必是山澗里的水聲。”
果然沒走多遠,就被一道深澗擋住去路,水流湍急,寬有十幾丈。
一見沒路,孫悟空放下擔子,一翻身飛上百丈峰頭,尋找出路。
唐僧坐在路邊休息,剛想喝一口水,忽然聽見一聲巨響。
面前清澈見底的清流中,一道白影閃過,炸出水面,發出一聲巨響!
孫悟空眼疾手快,趕忙飛掠下來把唐僧撈在手中,閃出去幾丈遠。
兩人回頭一看,卻是一條白龍,滿身龍鱗反射著耀眼白光,在空中擺動。
它一看追不上唐僧,身子原地蟠轉,巨口向下一撈,便把白馬連同鞍轡一起吞了,好在行李擔子放在旁邊,沒在馬上。
唐僧從驚惶中回過神,回頭看去,道:“剛才可是遇到什么妖怪了?”
孫悟空把他放開,過去把行李挑了過來,道:“是一條孽龍,把我們的馬吃了?!?
“什么?”唐僧臉色一變,不敢相信,道:“胡說!那馬有多大,它嘴能張多大,何況它吃馬,還能連鞍轡一齊吞了嗎,那馬肯定是受了驚嚇,跑進溝里去了?!?
孫悟空手在眼上搭涼棚,看了幾眼,道:“我這雙眼,能看千里吉兇,哪里能看見馬的影子,就是被那孽龍給吞吃了。”
唐僧身子一癱,頓時泄了氣,道:“可憐啊,這馬沒了,西行千山萬水,這叫我怎么走!”
他說著話,想到才離開大唐多遠,就遭了這么幾樁大難,現在連馬都沒了。
忍不住胸中一酸,眼淚鼻涕一起涌了出來。
孫悟空見了直搖頭,皺眉道:“師父你不要這般膿包行嗎?哭哭啼啼做什么?你等著,待我去找那孽龍,叫它還我們馬便是?!?
他正要走,卻被唐僧拉住,道:“這山澗這么深長,你到哪里去找它?等你走了,它竄出來把我也吃了,到時候人馬兩亡,誰去取經?”
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孫悟空頓時煩躁不止,急的直撓頭。
師徒二人僵在原地,吳止也皺眉看著。
“按照西游原本劇情,此時應該有一群小神,是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四職功德、十八位護教珈藍?!?
“他們奉了菩薩旨意,一路上暗中護送唐僧到西天,本該現身的,但現在卻一個不見,看來因為我的出現,西游異變,原來的八十一難似乎照舊,但細節卻變得面目全非。”
“此刻唐僧不讓猴子去找馬,又沒人現身出來保護唐僧,原本此時的猴子應該有緊箍咒束縛,輕易不會發脾氣,但緊箍兒被我收了,要是再僵持下去,猴子一氣走了,西行因此半途而廢,我也脫不了干系,只怕會死得更快!”
吳止思慮一番,考慮到沒了緊箍咒這個倚仗,照唐僧的脾氣,哪怕過了這一關,今后還是會惹得猴子不厭其煩,再生矛盾是遲早的事。
唐僧作為取經團隊的老大,吳止本來不愿意輕易對他有所動作,但此時顯然勢在必行了。
“罷了,西行既然因為我而異變,那我自然也全力保佑他們一路順遂,倘若天道有眼,希望將來能給我個好結果吧!”
吳止嘆息一聲,下定決心,隨即將神念籠罩在唐僧身上。
【泰然:你修持佛法,內心篤定,遇事泰然自若,不卑不懦,無懼生死,有世外高僧之風;但過猶不及,切不可托大將自身置于險境!】
為了穩妥起見,吳止只把唐僧當成一個普通凡人,只用了1點法力。
何況這是他到比丘境才覺醒的祝佑,不比【鎮定】那種初級祝佑,他也是第一次降祝,更該慎之又慎。
一道金光籠罩唐僧身軀,旁邊垂著頭的猴子有所察覺,站起來指著唐僧跳腳笑道:“師父,連如來那老和尚都嫌你太膿包,特來給你增些膽氣!”
唐僧看向他,神情比方才好看許多,不再哭喪著臉。
相由心生之下,就連他的容貌也硬朗了幾分,少了些秀氣,多了些英氣。
“徒兒,為師在此等著你,我乃唐王御弟,更是觀音點化的取經人,諒它一條孽龍,也不敢對為師如何,就算它來,為師的錫杖也不是吃素的!”
唐僧握緊錫杖,目光堅毅:“你快些去尋它,讓它還我們馬來,不必擔憂!”
孫悟空見他轉變如此之大,歪著脖子笑夠了,方才一個縱身,飛上山澗旁邊的一座矮峰。
他從耳中抽出金箍棒,變成數十丈長,粗如七合之樹,探進鷹愁澗水底,攪得泥沙翻漿,波浪掀天。
他開口喊道:“潑泥鰍,還我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