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坦誠
- 化身五行山,只有我知道西游劇情
- 月影西照
- 2126字
- 2024-03-30 01:11:13
“啪!”
唐僧的茶碗摔在地上,面露訝然之色。
一旁的孫悟空更不用說,已然抽出金箍棒,變作丈許長短,握在手上。
他氣得齜牙咧嘴,猴性上來,“嘶”地一聲大叫,面孔皺在一起,露出滿口尖牙。
“好個土地老兒、山神外孫,老孫早看出你們行藏,原料你們是來接待你爺爺的,卻敢膽大包天,算計老孫,叫你孫爺爺弼馬溫,先吃老孫一棍!”
那老者和童子此刻都各自捂著自己的嘴,面面相覷,都在怪對方今日怎么像是吃錯了藥,張嘴凈說真話,自己卻又不敢再開口辯解。
眼見那個齊天大圣氣勢駭人,舉起金箍棒就要打下。
他們跺了跺腳,就想逃走。
那名童子化作一陣白煙,頃刻不見。
老者離得近些,沒來得及,被孫悟空一棍子打得像是被取了木簽的糖畫人兒。
身子中間凹下去一道深深的棍痕,已然一命嗚呼。
“阿彌陀佛。”唐僧念了句佛:“居心不良,口舌卻未壞透,不肯與心同流,終究口是心非,吐露惡念,害人不成反害己。”
孫悟空跳上來低頭看了看,道:“真不經打。”
他收起金箍棒,轉頭對唐僧道:“師父,我打死幾個強盜,你尚且喋喋不休,這廝乃是土地,是個神仙,你卻不怪罪,是何道理?”
唐僧看他一眼,正色道:“他雖是神仙,卻心懷不軌,豈不知為人不善,眾叛親離?他心中有惡念,口舌卻并未同謀,方才我見他身上亮起一陣佛光,想必是菩薩暗中助你,這才讓他言不由衷,吐露心扉,既如此,便是他該當此報,我又豈會不分皂白就罵你。”
孫悟空跳著腳大笑,道:“師父說的是,你往后都這樣通達,老孫才能放開手腳,保你不被那些歹徒所害。”
吳止聽猴子不以為然,自己卻暗自心驚。
“我絕不會記錯,這兩個小神,是奉了菩薩旨意給唐僧送鞍轡來的,此處并無劫難。”
“我歪打正著讓他們吐露真話,但這樣看來,菩薩還是不肯放過我?”
“不對……他們兩個算計的是唐僧師徒,并沒有提到我,這卻是怎么回事?”
正在這時,孫悟空將那個打死的土地拖出外面,隨手丟在莊院后面。
他回轉房里,端起那碗童子倒給自己的茶水,雙目連連轉動。
“這廝給老孫倒的茶,說是放了玉酥散,老孫早年鬧天之前,曾在花果山聽別的妖王說起,玉酥散是地府取十萬個年過八十的閹人之股肉,煉成一捧白灰,污濁下賤至極,越是真仙,清氣越純,這東西藥力越大。”
“但對那些妖王,卻是寶貝,最能污仙家法寶,還好老孫不曾喝下,菩薩倒真又救了老孫一回。”
孫悟空說著,對著落伽山方向拱了拱手,而后將那杯茶連碗帶水丟到了屋里一口水缸中。
冬夜風寒,侍奉唐僧睡下后,孫悟空關上屋門。
他自己到外面,使了個法術收了滿槽的好草,給白龍馬堆在嘴邊。
又在水槽里打了多半槽干凈井水,嫌水生冷,噴出一口烈火把石槽燒熱,再給白龍馬刷了刷身上干透的汗漬,這才回到屋里。
吳止看他們師徒二人各自安睡,他本想將那死去的土地也超度一番,好賺些功德。
但想著對方來意不善,而且不知來路,便打消了此念頭。
到第二天,孫悟空給白龍馬備上院中那套鞍轡。
唐僧手腕上套著嶄新馬鞭,腳踩馬鐙,臀坐馬鞍,心里踏實不少,頓時覺得意氣風發。
一揚鞭,白龍馬一躍幾丈,龍性盡展。
孫悟空挑著擔子隨后踏云而行,為照應唐僧,離地不過三五丈高。
在猴子出了莊院的剎那,吳止眼前浮現一行莊嚴金字。
【功德+50000】
【功德:98870】
見狀,吳止心中大喜,沒想到這么一個小插曲,所獲功德不比一次劫難少。
但轉念一想,是他讓那兩名惡神吐露心跡,也算立了首功。
“先前給那兩名小神降下的祝佑有效,如我所料,應當是我的境界并不比他們低,不然這降佑效果多半會大打折扣乃至無效。”
“看來我的境界雖然還只是凡俗寺廟中的僧侶稱謂,未到靈山那些神佛的層次,但已然不比那些土地、山神之類的小神差了!”
吳止在心中分析緣由,想到‘白蛇傳’中那個無情和尚法海,也只是一座凡俗寺廟的住持,卻有無邊法力。
‘活佛濟公’中那位神葫濟世的癲和尚,早在尚未成佛時,也有廣大神通。
照此看,佛門重功德而輕境界,自己以頭陀境界凌駕于山神、土地之上,倒也說得過去了。
唐僧師徒又行走了兩個多月,路上遇到些零星強盜、虎豹豺狼,都被猴子打發了。
【功德:120000】
吳止看著眼前浮現的金字,功德來到十二萬,但也只是下次進境所需的一半。
這其中,有少部分是這兩個月來,他曾超度了幾頭被猴子打死的野獸所獲,也曾給一個強盜提前施佑,讓他趁早放下屠刀,這才沒做成金箍棒下的亡魂。
另有一部分,是兩界山下的村民們,以及那一百來名善匪,平日行善事,給他的提成。
就如汪洋大海起自山澗溪流,看似無有影蹤,實則滴滴分明。
吳止作為施佑傳道者,自然能得天道嘉獎,只是沒有躬親所獲那么多罷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功德,卻是來自于非人族類。
近些日子,兩界山下的村落中,流傳著一則新聞。
那日張太公照例去拜山回來,一到村口就連喊:“善哉,善哉。”
村人們忙問他什么事,張太公笑吟吟道:“我在兩界山下遇一猛虎,本以為將葬身虎腹,卻見那虎并不傷人,于是壯著膽子求它放我一條生路,不想那猛虎居然略通人言,說是也受了佛祖點化,平日里驅狼逐豹,呵護生靈,與山中羊鹿共飲甘泉,毫不加害,平日在一間寺廟里與僧人為伴,吃的也是寺中齋飯。”
村人盡皆稱善,吳止也因此時常能漲些功德。
盡管距離下次進境還差許多,但哪怕什么都不做時,也始終都在慢漲,倒也值得欣慰。
只是吳止還沒欣慰多久,隨著他看見遠處一座建筑,心情就不由得被扯緊了起來。
“不好,偷袈裟的黑賊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