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上次的隨筆,竟然是在半年前。
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變化也許短時間看不出來,但隔上一年半載回頭審視,輕舟已過萬重山。
變化一:停止記錄瑣碎而痛苦的事情。
我是一個特別喜愛反省反思的人,這種品質(zhì)讓人喜憂參半。它可以防止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但反省過度會產(chǎn)生嚴重內(nèi)耗。目前看來弊端影響更大。
所以今年上半年因為工作的事情,我突然停止了記錄。要知道之前事無巨細我都會記錄下來,這樣做的結果是,如果我翻看歷史上的今天,會因為同類的事情產(chǎn)生更多的心理壓力。因為我的工作周而復始,每年按部就班循環(huán)往復,所以很容易因此自尋煩惱。
也就是說,我突然間對記錄那些我自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不那么感興趣了。或許是我認為它們本來就不應該那么重要,或許我認為記錄會加重痛苦,總之我停止了記錄。
這樣做的結果是,我覺得十分輕松。你不在乎的東西,是不會傷害到你的。
變化二:重新開始海量閱讀。
源于變化一,在等待工作上一個結果的日子里,我的大腦似乎停不下來地去消耗。為了轉移注意力,我在華為閱讀上充了會員開始看小說。
從小說再到歷史、傳記、心理、哲學。
閱讀的要領在于海量+不求甚解。很多東西是在讀書時無法理解參透的,但會或深或淺地印在腦海里。不必求解,而且海納百川,這樣大腦得到充盈,思維和看問題的角度象開了廣角鏡,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變化。
暫時記錄到此。其他不必多言。
作者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