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董卓涼涼
- 三國霸業:漢末新紀元
- 七七果子貍
- 2129字
- 2024-04-14 22:56:38
長安城內,未央宮中,西郊臺周,莊嚴肅穆,祭祀之禮,盛況空前。
祭臺之上,李肅率領宮衛,肅立其上,俯瞰群臣,心情頗為復雜。
群臣衣冠楚楚,恭敬候于臺下,皆待祭祀之禮…
祭臺高五丈二尺,臺中央,焚香九柱,階梯無數。
香案下埋玉蝶,四柱挺立。
青龍騰于東,白虎踞于西,朱雀舞于南,玄武靜于北,
中央天帝,威嚴顯赫,坐鎮中央,統御天地。
左端,女媧娘娘,南斗六星,環繞其旁。
右端伏羲先祖,北斗七星,排列有序,指引方向,映照宇宙。
畫間云氣紋飾,風伯、雨神,雷公、太乙金仙,東皇大尊,密布其間。
董卓,習練政務兩年半有余,期盼今日已久,協同文武百官,肅立臺下。
身著華貴袞冕,手執祭壁,莊嚴肅穆。
王允、呂布、楊瓚、楊勛、士孫瑞等位列群臣之中,目光交錯,似有所思。
黃門立于臺中,宣詔祭文,以示天地:
孤奉郊祀之儀,登靈臺以望云物,史官侍側,記錄此盛典,正儀度而昭告天地。
春為歲首,萬物生長之始,始得其正,則三時有成,秋實春華,皆得其序。
然而,比者水旱不節,邊地之民食寡,孤心憫焉。
有司其勉順時氣,勸督農桑,務使稼穡有時,百姓足食。
孤以天下為念,不忍民之疾苦,故特設祭于天;
一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師、風伯,雷公。
二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
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
三祭人鬼:祭先王、先祖;
諦先王、先祖;春祠、秋嘗、享祭先王、先祖。
以祈風調雨順,雷聲應時,東皇布德,春華秋實,豐年可期。
愿日月清明,以照四方。
孤與天下臣民,共此一心,祈求神靈賜福,國泰民安,歲歲豐收,天下太平。
伏惟尚饗,神靈賜福。
黃門太監誦讀祭文已畢,臺下文武百官齊聲下跪。
虔誠祝道:“吾等祈求神靈,愿吾大漢,國泰民安。”
三叩首,聲震寰宇。
王允、呂布及士孫瑞等相互對視,隨即起身。
朝臺上拱手行禮道:“祭文已畢,敢請相國代天子登臺,行祭祀之禮。”
眾大臣聞言,亦紛紛應和,言罷復又跪拜于地,以示尊崇。
董卓聞言,哈哈大笑。
目光掃過眾臣聲如蠻牛般洪亮:“今日天子抱恙,諸君尚如此看重咱家,那吾便代天子行禮。”
言畢,董卓大步流星,昂首闊步向祭臺走去,呂布見狀,急忙緊隨其后,側立左右以護。
董卓今日心情甚佳,步履間不禁遐想,憧憬著有朝一日能取代皇帝之位。
其心愈發美而滋滋,權欲之火在其胸中熊熊燃燒。
董卓行至半途,仰望前方尚余眾多臺階,頓時感到體力不支,額頭上汗水涔涔。
然而,為了維護自己的威望與虛榮,他咬緊牙關,堅持攀登,盡管步履維艱,仍勉力向前。
董卓步履蹣跚,頭上虛汗微微。
呂布緊隨其后,亦是額頭見汗,然其汗水非因勞累,而是心有所慮。
下面王允亦不免汗水淋漓,但其焦慮并非出于恐懼。
董卓行至祭臺之下,距其十數步之遙,忽聞天空風聲大作,電光閃爍,雷聲轟鳴。
未幾時,天氣又轉晴朗,云散天清,日輪當空,光芒萬丈。
董卓眉頭微蹙,止步不前,仰首觀天,似有所思。
呂布立于董卓之側,心頭撲通跳動,汗水如雨,涔涔而下。
目睹董卓突然止步,呂布心中焦急,趨前詢問:“義父,何故躊躇?”
董卓自仰望蒼穹之姿收回目光,注視呂布,沉聲道:“奉先,吾心內忽生異感,方才至此,天公大作,吾止步,天又放晴。”
“今日吾代天子祭天,已屬僭越,難道是天意欲降罰于吾?”
呂布聞言,知董卓心生猶豫,內心更是慌亂,惟恐計劃受阻。
急忙勸解道:“義父,汝多慮矣。今日天子體弱,無力行禮,義父代之,正合天下人之望。”
“天象之變,乃是祥瑞之兆,正是天意昭示,義父勿再猶豫,速行禮吧!”
董卓聞呂布之言,豪邁大笑。
伸手挽住呂布之臂,一同邁步向前:“哈哈,說得正是,今日吾兒與吾同登此臺,他日若吾登基為天子,汝便是太子無疑!”
呂布嘴角上揚,裝出喜悅之色,心中卻冷哼一聲:待汝魂歸閻羅,再去夢做天子吧!
二人步履不停,繼續向著祭臺之上行去。
董卓步履莊重,登高立于祭臺之上,手持焚香,神色肅穆,口中默禱,祈求天神保佑,國泰民安。
呂布侍立于后,向旁側的李肅遞去一記眼神。
李肅會意,微微頷首。
董卓禱告方畢,正欲行禮,李肅與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將董卓團團圍住,形勢陡然緊張。
董卓被突如其來的圍困驚得心驚膽戰,環顧四周,怒喝道:“爾等何為?欲造反耶?”
“奉先!奉先!速來,制住此輩!”
李肅手握寶劍,斥責道:“董賊,汝乃國之巨奸,何德何能,敢代天子行事?”
呂布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迅速掏出詔書,高舉過頂,聲音洪亮:“奉詔討賊!殺!”
董卓目睹臺下王允領著文武百官,率兵馬洶涌而至。
心知大勢已去,慌亂之中,向呂布大聲疾呼:“奉先吾兒,何至于此?”
呂布手握寶劍,怒目而視:“呸,汝這反賊,妄圖篡逆,吾豈能認汝為父!殺!”
言罷,呂布率先沖上前去,誓要將董卓這國賊鏟除。
兵士如潮涌至,董卓雖略有武藝,然方才攀爬已久,氣喘吁吁,加之體態肥胖,力不從心,難以抵擋眾兵圍攻。
呂布身手矯健,直沖而來,不多逼逼,揮劍斬出,但聽“撲通”一聲,董卓首級落地,呂布又坑得一爹,頓時等級大漲。
王允領文武百官殺至高臺,見董卓已伏誅,急忙撿起其首級。
高舉過頭,振臂高呼:“反賊已死!反賊已死!”
文武百官聞之,無不歡呼雀躍,將董卓之首級游街示眾。
百姓聞反賊董卓已伏法,家家大門洞開,兒童于街市歡跑,民眾載歌載舞以慶之。
有者持家中珠寶,易酒肉而宴,長安城內,笑語盈耳,歡聲載道,一片歡騰之景。
至此,奸雄董卓,禍亂漢末數載,終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