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陪伴的質量比陪伴的時間更重要
-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如平
- 1374字
- 2024-03-28 13:15:00
應急的錢有了,
保障齊全了,
債務也安排好了,
同時還有了些儲蓄,
其實,到了這一步的時候,
生活會踏實很多。
往后要做的事也變得簡單很多:
賺錢、消費、理財,
真的沒有那么復雜。
——
——
做這些,都是為了生活更加從容,
是從容得慢慢的提升生活質量,
有底氣得慢慢提升,
而不是為了一套房子,
為了一輛車,
為了孩子的教育,
忙忙碌碌。
——
——
我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
給孩子好的教育,
給家庭好的生活,
而不是為了表面的好,
去透支,去過度負債,
把自己累到直不起腰,
最終的目的,就是提升生活質量,
是家庭幸福,
不要本末倒置。
——
——
再看投資理財。
投資的三大基本決策就是:
買什么、買多少、何時買
也就是:投資工具、投資組合、投資擇時。
每個人的知識不同、風險偏好不同、
本金不同,目的不同,
投資選擇自然也不同。
——
——
可投資的工具有很多,
比如:
現金類的存款和貨幣基金;
債券、股票、外匯、金融衍生品、期貨、古董字畫等等。
在選擇投資工具的時候,
不懂的千萬不要碰,容易被割韭菜。
——
——
一般來說,
投資某一個產品的時候,
要看看安全性和流動性。
比如:有一筆500塊錢,
隨時要用,又想有點收益,不想承擔風險。
就可以選擇貨幣基金。
因為貨幣基金可以隨時取,流動性好。
利率低,風險也低。
——
——
按照安全性和流動性對投資工具進行分類的話,
風險低、流動性高:存款、貨幣基金、國債;
有風險、流動性高:股票、基金、期貨等;
有風險、流動性低:房子、古董、字畫等。
——
——
投資不是賭博,
怎么組合,看自己的目的。
比如:不需要高收益產品,
只想要穩穩的幸福,
就可以只存款和買貨幣基金。
不用話什么心力去了解,
坐等收益就好,
雖然這個收益很低。
——
——
投資的知識有很多,
里面的門道和陷阱也很多,
如果不是從業人員,
沒必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
對于想我們這樣沒多少本金的普通人來說,
想靠這些投資致富是很難的,
頂多就是改善改善生活,
想賺錢,最好還是投資自己,
讓自己的能力提升,獲得更多的薪水,
或者有幸在一家好的公司,
持有一些股份,
再或者,自己創業。
——
——
手里沒多少錢的時候,
想要搏一搏,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但是,當資產越來越多的時候,
對安全性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
——
——
在教育的時候,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而不是讓孩子成長為父母想要的樣子。
——
——
不要期待做百分百的父母,
人無完人,
我們不會是完美的父母,
孩子也不會是完美的孩子,
不要期望完美,
這是不可能的。
——
——
多跟寶寶交流,
帶著寶寶一起閱讀,
帶他去超市逛逛,
帶他去很多地方,
他的見的東西多了,
大腦接受的刺激就多,
智商也有可能更高。
——
——
可以用家里的老玩具,
鼓勵孩子探索新玩法。
——
——
任何技能的學習,
都需要花時間去練習,
也不能一味鼓勵快樂學習,
該達標的得達標。
——
——
不要對孩子的探索和觀察,
隨便作出負面評價。
——
——
父母對孩子,陪伴的質量
高于陪伴的時間。
——
——
孩子很聰明,也很敏感,
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
——
現在,有很多家庭,
是幾個人圍著一個小孩的,
那么,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
最好保持一致。
不然,孩子會混亂,
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
——
——
不同的孩子,
長牙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運動、語音等發展也各不相同,
所以,只要在正常范圍內,
就沒有必要去著急。
——
——
不要被孩子的人生所綁架,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獨立的個體,
孩子有孩子自己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