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6 給畢業生和在校學生的幾條建議

工程師個人發展的經歷是比較重要的,作者在研究生時期就經歷了不少的彎路。作者的技術經歷主要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從事國外研發中心的支持工作中積累起來的。在完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電路以后,需要從設計層面對電路的一些特性和參數進行分析,比如功能實現、功能失效故障模式分析、功能故障樹狀分析、功能的最壞情況分析、模塊與元器件的熱特性分析和某些控制策略的驗證。這些工作可以借助整車企業的測試規范、整車企業對模塊的功能要求、整車企業對零部件的硬件設計指導和一些供應商的設計經驗總結來進行。支持工作是典型的逆向思維,是在現有方案的條件下進行分析、先有結論后有驗證的逆向反演工作。事實上在完成正向設計之前,有著反向的思維基礎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可以使人的思維較為細致和全面,通常能把現有的電路進行再次的優化。當然這樣的支持工作做久了,也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正向設計是基于對產品需求的深入分析,在明確的約束條件下完成系統設計、參數設計和容差設計。這與反向推演正好是完全不同的思維角度,因為有約束也不能在每個點上都做到最優化,需要在功能、質量、可制造性和成本幾個方面做一定的平衡與妥協。在推進項目的過程中,需要與其他各個部門的工程師進行協調,并做一些其他較為瑣碎的事情。

原有的高校培養體系一般沒有汽車電子的體系,某些車輛工程或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涉及這塊較多,但隨著汽車電子越來越被重視,高校畢業生也越來越多。可以明顯看出,各種汽車電子的研發中心對工程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應屆生獲得職位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因此對于大部分工科學生來說,如何做一些準備進入板級的硬件設計領域是較為重要的。這里提一些建議,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1)對于知識的總結和學習:工程領域與理論提出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理論很難直接運用于工程實踐中。按照一位網友的個人總結,運用到的知識可以分為3個層次:工程經驗、專業理論知識和基礎理論知識。

工程經驗是工程師在項目開發和設計中遇到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得到的經驗,與具體的項目內容和應用范圍有關,一般只適用于特定的范圍。

專業理論知識一般而言是電學理論知識,這里面也有兩個層次之分。在高校課堂上,學到了各種課程;在工作以后,可以把這些知識與工程經驗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對工程經驗的抽象和分析,將電學理論實踐化并通過系統化的整理,獲取更為廣泛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基礎理論知識在專業理論之上,往往是有更為廣泛的方法和工具的基礎知識,比如物理學和數學中那些基本的工具與邏輯分析方法,更多時候工程類的問題最終都是數學問題,整理好這些知識可以指導工程師更好地認識和解決問題。

隨著電子產品工藝的發展,有些人認為很多教科書上的內容漸漸變得不是那么實用。他們認為隨著電子產品的功能向模塊化和集成化發展,沒有必要再學那么底層的內容,從而忽略了所有的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電路分析等基礎類的電學課程,包括誤差理論、信號處理和概率統計等基礎課程。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在學習過程中很多人講究舉一反三,其實也是希望通過認識局部問題得出較為廣泛的結果,把知識體系理解成一個完整的樹型結構一樣,如果在工作中只能看到樹葉等具體問題而無法看清樹干是行不通的,只有通過鞏固基礎的方法去追根溯源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

2)獨立地去思考和完成任務:在工作和學習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很多人選擇在第一時間就去問問題,因此經常可以在網上見到很多不經過分析和思考的問題帖子。對于學生和年輕的工程師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拋開自己思想上的牽絆,甩掉習慣性依賴別人的“拐杖”。在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沒有出現過的問題或者做一些沒有參考方案的設計時,需要有勇氣去獨立地思考,去理解、嘗試和總結。在當前團隊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始終拿出一些不經過個人思考的問題進行討論,不僅不會促進整個團隊的成長,反而會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和信息,想要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做好萬全準備的情況基本不存在。參考摸著石頭過河的典故,不要被腦中的條條框框限制住,而在河邊發呆等著別人載你過河。

3)取長補短,掌握認可和質疑的平衡:工程技術的發展,使得每個進步都可能建立在原有的不成熟的想法和方案的基礎上。因此面對一些粗糙的想法和創意,要學會發現閃光的地方,而不是一味地以狹隘的眼光進行貶低和敵視。通過工作和學習會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工程經驗,在面對較為新穎和具備某些顛覆性的想法和設計時,需要持有認可理解的態度,并在這個基礎上去驗證和吸收。在實際的學習和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潑冷水和消極的評價,但是這種效果不應該被傳遞,相反,認可并驗證將會使想法更為成熟和完善。

同時,還要保持有質疑的態度。在當前的書籍和期刊中,可能存在著不少錯誤和疑問點,某些數據的真實性、結論的片面性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使得我們需要對一些參考資料的內容存在一定的懷疑精神。套用現有的結論、不肯深究其理和渴望速成的思想,都是當今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中浮躁情緒的投影。在遇到問題以后,嘗試去尋找一些參考方法,并結合自身的分析,發現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才是一種好的學習和總結的方式。

總的來說,該認同的要去認同,哪怕有很多問題和不足,學習和總結那些閃光點。該質疑的要去質疑,哪怕大部分都是正確的,整理那些存在疑問的答案和結論。在設計的路上能走多遠,取決于個人的行動和想法。

4)面對失敗與挫折,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求職也好,做設計也好,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公司的門檻和環境都可能不是最完美的。對于學生來說,需要努力去嘗試和尋找機會,面對日益苛刻的篩選條件和激烈競爭,需要在求職前、求職中和工作中都多一些耐心。事實上,每個公司都會有壓力,會有一些沖突的做事方法和理念,這時要有堅持原則并有拒絕錯誤的勇氣。

5)學會團隊協作: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后,作者深刻地認識到個人力量的局限性,一個人不能同時完成太多的事情。想要獲取更大的成就和完成更大的項目,只能從較小的任務一件件地開始,努力完成并獲取團隊的信任,學會整合身邊的各種資源,才會慢慢地水到渠成。在團隊工作中,積極主動的態度和謙虛的學習精神是必要條件。

當今的社會,年輕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選擇工程師的職業意味著大部分時間與工程技術和產品打交道,有時可能并沒有太高的收入,能夠在各自感興趣的領域耕耘和積累,從而獲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本身也是較強的。對于年輕人來說,抵御各種物質誘惑和社會環境的生存壓力需要有一定的夢想。

6)提高溝通技巧。專業知識是為工程師職業生涯做準備的一步,但在學校中提高溝通能力也應該是這一準備的一部分,因為工作后可能大部分時間將花在溝通上。有業內人士多次指出,許多即將畢業的學生在書面和口頭溝通方面準備不足。能夠進行有效溝通的工程師將成為寶貴的人才。

你也許可以輕松而快速地說話或寫作,但是你的溝通效率如何呢?有效溝通的藝術對于一名工程師的成功至關重要。

對于工程師來說,溝通是晉升的關鍵。根據一項對美國公司的調查結果,該調查詢問哪些因素會影響管理晉升,包括22種個人素質及其在晉升中的重要性,你可能會驚訝地注意到,“基于經驗的技術技能”只能排在倒數第4位。諸如自信心、進取心、靈活性、成熟度、做出合理決定的能力、通過他人完成任務,以及努力工作的能力等屬性都排名更高,其中最重要的是“溝通能力”。你的職業生涯進展越快,你需要溝通的就越多。因此,你應該把有效的溝通視為工程工具箱中的一個重要工具。

學習有效地溝通是一項你應該努力完成的終身任務。最好的開始時間是在學校的時候,其次是在工作中磨煉。要不斷地尋找機會來發展和加強你的閱讀、寫作、傾聽和演講技能,你可以通過研討會、團隊項目、小組練習和外部培訓來做到這一點。而且,在學校時期的試錯風險比以后的工作場所要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宣武区| 土默特左旗| 朔州市| 北票市| 武夷山市| 永寿县| 安龙县| 瑞丽市| 剑阁县| 定日县| 萨迦县| 焦作市| 抚州市| 九江市| 淳化县| 宁德市| 彰武县| 青阳县| 侯马市| 达孜县| 介休市| 芦溪县| 南宁市| 高邑县| 板桥市| 茌平县| 温泉县| 西城区| 吉林市| 静安区| 遂川县| 新邵县| 张家界市| 甘孜| 乌兰察布市| 汝阳县| 宜章县| 壤塘县| 涟源市|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