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寶寶確實有才,她的指尖在琴弦上跳躍,如蝴蝶在花叢中穿梭,每一個音符都如同晶瑩的露珠,滴落在人們的心田。
葉紹翁的詩仿佛在她的琴聲中得到了新生,那“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意境,被她用琴音詮釋得淋漓盡致。聽眾們仿佛看到了那園中繁花似錦的景象,聞到了春天的氣息,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高寶寶的演奏不僅僅是對葉紹翁詩的詮釋,更是她自身情感的流露。她的眼中閃爍著光彩,仿佛在與那首詩對話,她的心靈與詩中的情感產生了共鳴。那琴音如同她的心聲,訴說著她的喜怒哀樂,讓人們為之動容。
高琳琳看才華橫溢的姐姐也敗下陣來,心有不甘,總想做點什么擊敗馮家珍。
高琳琳心中燃起一股不服輸的斗志。她清楚,要想打敗馮家珍,并非易事,但這也正是她所追求的。她深吸一口氣,盡量平復內心的波動,開始思考對策。
她回想起自己從小父親讓她們姐妹學習的各種技藝,試圖從中找到能夠打敗馮家珍的方法。終于,她想到了一個可能的機會——書法。她記得小時候,父親曾夸贊她在書法上的天賦,或許這是她能夠逆襲的關鍵。
她站起身,走向書桌,輕輕提起毛筆,蘸上墨汁。她的心跳得有些快,但她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腦海中浮現出父親教導她的書法要領。
筆尖輕輕落下,她開始書寫。她的字如行云流水,既有女子的婉約,又不失男子的剛勁。每一個字都仿佛有了生命,躍然紙上。
周圍的名媛才俊都被她的書法所吸引,紛紛圍攏過來觀看。高琳琳的字越寫越流暢,越寫越有氣勢。她仿佛與筆、墨、紙融為一體,將自己內心的情感全部傾注于筆端。
終于,她寫完了最后一筆,放下毛筆,輕輕吹去紙上的墨痕。她抬頭看向馮家珍,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馮家珍也被她的書法所震撼,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高琳琳微笑著走向馮家珍,輕聲說道:“馮小姐,不知我的書法可還入眼?”馮家珍語笑晏晏,點點頭,真誠地稱贊道:“高小姐的書法真是妙筆生花,令人嘆為觀止,我甘拜下風。”
高琳琳聽后,心中一陣欣喜。她知道,自己終于找到了擊敗馮家珍的方法。她微笑著回應道:“馮小姐過獎了,我們各有所長,不必過于計較輸贏。”手中毛筆遞給馮家珍,馮家珍暗嘆一聲,接過毛筆。
一直默默地關注著的知府夫人,暗嗤一聲,這高琳琳和她姐姐一樣看不清,這馮小姐一直在藏拙,深諳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她們如此鋒芒畢露,必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知府夫人雖只是知府的夫人,卻也是出身于世家大族,她見過太多的世家子弟因為過于優秀而遭到嫉妒和打壓。她可不會為高琳琳和高寶寶感到擔憂。
一個小妾的妹妹,一個老爺的玩物。不必自己費心思,只要看著她們姐妹倆不要鬧得太過就成。馮家珍又找了一支筆,雙手異書梅花篆字,高琳琳湊上去一看,勃然變色,梅花篆字,自己些許認得幾個字……
知府夫人見高琳琳變色,心中暗笑。她知道,這高琳琳雖然才華橫溢,但終究是個小妾的妹妹,見識有限。如今看到馮家珍的梅花篆字,自然是震驚不已。她也不多說,只是靜靜地在一旁觀看,等待高琳琳的反應。
高琳琳的臉色變得蒼白,她緊緊地盯著馮家珍手中的筆,看著那梅花篆字一個個躍然紙上。她從未見過如此奇妙的書法,每一個字都如同一朵盛開的梅花,傲然挺立,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她突然感到自己的無知和渺小,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挫敗感。
詩會上的眾人,紛紛圍攏過來,驚嘆聲此起彼伏。梅花篆字,會寫而且寫得好已是不易,這位馮小姐竟能雙手異書……
高琳琳感覺自己像是被眾人嘲笑的小丑,她羞愧地低下頭,不敢再看馮家珍一眼。知府夫人見狀,心中得意,卻也沒有說什么,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詩會就這樣結束了,高琳琳黯然離場。
在燦燦陽光的映襯下,高琳琳孤單的身影穿過庭院。她的心情沉重而深邃,即使再燦爛的陽光,也不能融化一二。
每一步都踏在心中的痛楚上,那些原本熠熠生輝的詩詞在她耳邊回響,卻仿佛成了尖銳的諷刺。她想起自己曾經的驕傲和自信,如今在馮家珍的才華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庭院中的花朵在燦燦陽光中靜靜綻放,散發出淡淡的香氣,仿佛在安慰這失落的心靈。然而,高琳琳的心中卻充滿了迷茫和不甘。她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輸給馮家珍,更不明白自己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失敗。
她的內心充滿了困惑和掙扎,仿佛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她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在她的耳邊響起:“琳琳,你怎么了?”她抬起頭,看到姐姐高寶寶正關切地看著她。高琳琳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將心中的痛苦和困惑傾訴給了姐姐。
高寶寶輕撫著妹妹的背,溫柔地說:“琳琳,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面對失敗的勇氣。記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要放棄自己。相信自己,你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
高琳琳聽著姐姐的話,心中的痛苦和困惑慢慢消散。她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說:“姐姐,謝謝你。我知道我該怎么做了。我不會放棄的,我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姐妹倆緊緊相擁,仿佛能戰勝一切困難。馮家珍隨著馮家武來到自家在省府的宅院,要住上幾天,再回馮葛莊。詩會還未散,李秋水已經和馮家珍約好了,到彼此家里做客。
馮家珍自然答應,能和李秋水這樣的閨秀交往,是她的榮幸。
馮家武和知府大人打了招呼,就帶著妹妹離開了。
知府夫人見馮家珍走了,臉上露出笑容,對李說道:“琴儒,馮家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