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往事
嘉寧侯夫人離家出走了。
年輕的侯爺百思不得其解,我到底哪里得罪夫人了?
其實,嘉寧侯楊明昭對夫人沈入畫沒有多深的感情,甚至在迎沈氏進門前,都沒見過她本人,只是看著嫡母韓氏拿給他的畫像,覺得此女有鼻子有眼的還算端莊,就稀里糊涂地娶進了門。
哪知娶進門后才知道,沈氏把自己拉進了這么大一個坑。
沈氏是趙國公沈浩的庶女,對外說是其生母難產而死,實則是沈浩與江湖女子宋楚音所生。宋楚音是一個集清純與嫵媚、才華與智慧于一身的女子。
說起來趙國公沈浩也是真有本事,早年發跡前因進京趕考在山里迷了路,幸得懸劍山莊莊主宋坤所救,便借宿在懸劍山莊,結果,沈浩跟莊主的獨女宋楚音癡纏繾綣,宋楚音給他生了一個娃,你以為這個娃是沈氏?不,你想多了,這是沈氏的哥哥宋念初。
為什么叫念初呢?因為沈浩離開懸劍山莊前,宋楚音從后面緊擁著他,說:
“子闊,你可一定要記得奴家的好,不管你以后做了多大的官,都要記得奴家才是你的女人,你還欠奴家一個名分。”
子闊便是沈浩的字,宋念初這個名字說白了是讓沈浩勿忘初心,不要忘本。
然而,沈浩還就是忘本了。
沈浩高中了探花,被李太后的養女長寧郡主相中了。雖說長寧郡主只是太后的侄女,因其父母雙亡身世坎坷才被太后養在身邊封了個郡主,說起來沒有半點皇室血脈,可沈浩依舊想高攀。
他們沈家本是前朝名門,前朝被滅后家道中落,過起了布衣生活,可梁太宗繼位后,廣開言路,用人唯賢,不問出身,于是許多前朝名仕紛紛投身科考,渴望建功立業,沈浩就是其中之一。得知自己被郡主相中后,著急振興祖業的沈浩二話沒說就應下了婚事。其實太宗皇帝也樂見其成,李太后一直想讓侄女長寧郡主嫁給太宗,這樣他們李家的榮耀便可延續下去,可太宗并非李太后所出,自然擔心李太后日后會利用長寧郡主干涉自己的皇權,如今既然郡主自己相中了沈浩,太宗皇帝自然巴不得她趕快下嫁。
于是,圣旨一下,沈浩在京城迎來了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人生巔峰。
長寧郡主嫁給沈浩沒多久,也給他生了個兒子,取名沈玨。
于是,宋楚音找上門來了。
沈浩怕事情鬧大影響自己的仕途,便謊稱是皇帝下旨賜婚自己不敢不從,否則會被抄家滅族,于是在他的甜言蜜語之下,宋楚音又被他騙上了床,終于生下了沈氏沈入畫。
結果卻是,宋楚音依舊沒有得到名分。
于是,大夢終醒,因愛生恨,宋楚音決定用自己的一雙兒女為自己報仇雪恨,弄死沈浩,整垮沈家,你不讓我好過,你全家都別想好過,這也是為何宋念初姓宋而不姓沈的原因,宋楚音才不會讓自己的兒子跟他那個混蛋爹一個姓呢,兒子是懸劍山莊未來的繼承人,自然該跟她姓宋的。
就這樣,沈入畫六歲那年,宋楚音哭的梨花帶雨在郊外攔住了沈浩出城的馬車,謊稱山莊遭了賊,兒子宋念初被殺,如今山莊大不如從前,不忍女兒跟自己受苦,想將沈入畫托付給沈浩。
沈浩還沒喪盡天良,心一軟就答應了,沈入畫既入了趙國公府,便只得跟著沈浩那大豬蹄子姓沈了。
彼時長寧郡主已懷上第二胎,也就是后來的沈入墨,得知沈浩有個私生女后,長寧郡主差點氣吐了血,沈浩沒敢說自己在娶她之前還有個兒子,反正兒子宋念初也死了,就不提了,只說和外面的女子有個女兒。
長寧郡主不想鬧太大讓事情傳出去,讓眾人都知道她瞎了狗眼找了這樣一個夫婿,于是硬著頭皮將沈入畫養在了膝下,還謊稱是丈夫的通房丫鬟所出,那丫鬟生她時難產死了,之前一直把她養在莊子上,如今大了才接回家。
于是,沈氏自幼便背上了克死生母的惡名。
其實,沈氏是被送入沈家做宋楚音的眼線的。沈浩當初答應了每月讓她們母女見一次面,長寧郡主唯恐沈浩以后心血來潮還想納宋楚音進門,便主動退一步,允許沈入畫每個月去她娘親那里住幾天,讓她們母女團聚,其余時間自己會好好教導沈入畫,日后給她說門好親事,但前提是宋楚音一輩子不許踏入沈家大門。沈浩居然還萬分感念長寧郡主的賢德,一口便應下了。
于是,年僅六歲的沈入畫被灌輸了滿腦子的復仇思想,從小扭曲了性格,每個月她都向宋楚音匯報趙國公府的情況,宋楚音也每個月教習她武藝,讓她更方便行事。
這些,都是楊明昭襲爵后沈氏才告訴他的。沈氏剛嫁過去時,楊明昭還不是侯爺,只是一個被養在嫡母韓氏膝下的庶出幼子,也背著一出生就克死生母的惡名。
楊家和沈家祖上有仇,是的,別人是祖上有親才要結親,他們是祖上有仇才要結親。
老侯爺楊恒眼見沈家如日中天,沈浩封了趙國公以后更是平步青云,楊恒怕沈浩想趁機報復楊家,這才主動提出要和沈家結親,化干戈為玉帛。
彼時,楊明昭兩個嫡出的哥哥都已成婚,楊家未娶妻的兒子只有庶出的楊明昭,老侯爺楊恒聽說沈家有個庶女尚未出閣,也許門當戶對,于是兩家一錘定音,沈入畫嫁給了楊明昭。
然而,沈入畫嫁過去后不到半年,老侯爺楊恒就和次子戰死沙場,只有楊明昭突破了包圍,大破敵軍,帶著殘兵勉強凱旋歸來。而楊家長子自幼體弱多病,臥床多年,驚聞父親和二弟戰死的噩耗后病情加重,沒多久也死了。
于是,沈入畫又背上了克死夫家三口人的惡名。韓氏一連失去丈夫和兩個親生兒子,精神受了刺激,整日語無倫次瘋瘋癲癲。由于楊明昭的兩個嫡出哥哥沒有兒子,所以嘉寧侯的爵位就由庶子楊明昭來承襲。
就這樣,沈入畫稀里糊涂的成了嘉寧侯夫人。
韓氏對沈入畫不好,認為就是因為她是仇家的女兒,所以才會克死他們家三口人。但她畢竟已經瘋癲,更多的時候只是自己一個人碎碎念,倒也沒把沈入畫怎樣。
楊明昭一開始心里也很膈應,雖說自己是庶出,但嫡母韓氏對自己還挺好,兩個哥哥也比較關照自己,父親雖然最疼二哥,但也是手把手地教他習武練功,如今,一場前朝余孽的叛亂害他失去三位至親,長安城里人人都說是沈氏克死了楊家父子三人,再次面對沈氏時,楊明昭心里很是難過。
本以為沈氏會因為他的刻意疏遠而生氣,沒想到沈氏卻一本正經地說:
“你是不是覺得是我克死了你們家三口人?”
楊明昭撫額:
“也沒有……只是心里有些不自在,夫人莫要放在心上,等過一陣子京城的流言散了,我一定好好跟你過日子。”
沈氏卻道:“不,你一定要放在心上,你要相信就是我克死了你爹和你哥哥,你要記住趙國公沈家是你不共戴天的仇人!”
楊明昭差點以為沈氏被什么不干凈的東西附體了,連忙晃著沈氏說:
“夫人,你要是被控制了就眨眨眼。”
沈氏卻握住楊明昭的手說:
“侯爺,我們聯手把趙國公沈家弄死吧!”
縱然是能上戰場殺敵的楊明昭也嚇了個腿軟,完了,我媳婦兒真被不干凈的東西附體了,嗚嗚嗚~這可怎么辦,雖說跟沈氏沒什么感情吧,可老母親已經瘋了,若是媳婦兒也瘋了自己以后可怎么過啊。
沈氏見楊明昭一副大難臨頭的樣子,這才道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世。楊明昭的臉色變化的十分精彩,像聽一出民間大戲似的,最后,他得出一個結論,沈氏在沈家過了十年,只有一個目的:報仇。
本想再跟沈氏多了解一些情況的楊明昭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卻發現枕邊早已沒人了,他往沈氏睡過的地方縮了縮,上面還留有沈氏身上的香味,很好聞。說起來從成親到現在他就碰過沈氏一次,還是在洞房花燭夜,在發現沈氏對他興趣不大后他也就不怎么主動了,再加上后來前朝余孽起兵造反,他隨父親和二哥領兵而去,倒是讓沈氏守了三個多月的空房。
楊明昭伸了個懶腰,起身由丫鬟伺候著穿衣,順口問道:
“夫人去哪了?她平時都起這么早嗎?”
丫鬟只道:
“侯爺莫怪,夫人天沒亮就離府了,還帶了好些衣物。”
楊明昭心頭一顫,暗道:不好,媳婦兒離家出走了。
慌忙之下去翻了沈氏的梳妝臺,果然在妝奩盒下壓了一方紙箋,沈氏飄逸的字體躍然紙上:離京幾日,君勿念。
楊明昭只覺腦殼疼:幾日到底是多少天?他忽而記起沈氏在跟他道明身世時曾說過她未出閣之前每個月都去娘親那住幾天,向她匯報沈家的情況并商量下一步的計劃,可是如今沈氏都嫁入嘉寧侯府了,趙國公沈家的事她還能了如指掌嗎?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匯報的,楊明昭耐著性子苦等了三日,媳婦兒沒回來。
也許是遇到什么棘手的事了吧,于是又等了兩日,楊明昭暗自思索著沈氏所言,不禁有些同情沈氏和他親丈母娘,這趙國公還真不是個東西,難怪他們楊家和沈家的仇結的這么深。
然而,到了第五日傍晚,沈氏還沒回來,楊明昭有些急了。他才平定了前朝余孽的叛亂,封了從四品上的宣威將軍,難不成是那些前朝余孽想報復自己,把沈氏給擄走了?可沈氏武功不弱,他知道的,不是那么輕易地就能被擄走的。思來想去,楊明昭始終放心不下,決定去大舅哥宋念初那里看看。
本以為自己只有一個大舅哥沈玨,那天聽沈氏講述了自己的身世,楊明昭才知道他還有一個和沈氏同父同母的嫡親大舅哥宋念初。
宋念初自然是沒死,而是被宋楚音送去了京城一個太學博士的家里,讓宋念初好好讀書考取功名,日后好能在朝堂上打擊沈浩。這個太學博士夫婦二人沒有子女緣,婚后一無所出,宋楚音便趁機將兒子送給了這太學博士。巧的是,這太學博士也姓宋,叫宋敬之,可這宋敬之可比沈浩差遠了,畢竟沈浩都升了從二品的尚書右仆射了,可這宋敬之十幾年來依舊是個正六品的太學博士。要知道,尚書左右仆射雖為尚書省副官,可尚書令一職卻因太宗繼位前擔任過而一直虛設,因此尚書左右仆射其實就相當于尚書省的首席長官,位同宰相。
這樣想著,楊明昭覺得宋念初是真可憐啊真可憐,明明是尚書右仆射沈家的后人,如今卻不得不做太學博士宋家的后人。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憐的地方,要命的是宋念初和沈玨同年參加科考,年僅十八歲的沈玨成了大梁最年輕的狀元郎,而比沈玨還大兩歲的宋念初只得了個二甲的進士。總之,用沈入畫的話說,在報仇這件事上空有好皮囊的宋念初是半點忙都幫不上,而且還拖后腿。可憐宋楚音還想讓宋念初在朝堂上擊垮沈浩,可用這樣一個二甲進士去打擊尚書右仆射和最年輕的狀元郎,簡直是以卵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