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傍晚的臨城依然是最繁忙的時段。
或許只有醫院住院部外的小公園,有那么幾分閑適的氛圍。
黃霄蘊推著許師齊的輪椅,走在公園的小徑。
周圍散步的人很少,這個點,病人大多是在吃晚飯。
“媽,我剛剛知道,原來你也是聯校的學生,是嗎?”
“不過是在那待了兩年,不提也罷。”黃霄蘊今年62歲,她是典型的小骨架南方女人。
許師齊記憶里,她曾是個談吐品味高雅,很有書卷氣的女人。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或許是許維良成了植物人以后,她越來越蓬頭垢面,每次她從臨城回新陽見面,許師齊都覺得她一次比一次蒼老。
而今她滿臉皺紋,成了個干癟的小老太太,只有那雙眼窩深陷的雙眼,依舊如當年那般炯炯有神,散發著睿智的光芒。
“那你是不是和向校長、謝老他們是認識的?按照年齡算,他們只比你年長幾歲而已,這么算算,李院也只比你小一歲,你們是不是在聯校就認識?那你知道謝老現在是參加了什么保密任務嗎?他人在哪?還有媽,你知道什么是981保密名單嗎?”
許師齊有滿腦子的疑問,一股腦地像連珠炮一樣問了一大堆。
聽到前面幾個問題時,黃霄蘊還很平靜,仿佛意料之中,但當她聽到“981”的時候,著實是愣了一下。
但她馬上不著痕跡地回答:“2030年的時候,旭日計劃剛剛啟動,那時候第一批學生的年齡還是很參差的,向毅生、謝惟立都還只有五六歲,還有余弘祥教授,你還記得他嗎?阿齊你應該在聯校聽過他的化學等離子課。”
“當然記得,不過余老的年紀應該很大了。”
“那年余弘祥也就15歲,也是聯校第一批學生。他們三人,是初代聯校生的傳奇三劍客。5年后,我才出生,直到41年的時候,我才滿6歲入學,但兩年后,聯校就因為高層內訌事件關停,我就回到了臨城上小學。”黃霄蘊說。
“內訌?”
“啊我年紀太小了,我也不清楚具體什么原因,但這些都不重要啦。”黃霄蘊輕描淡寫帶過。
“那981是什么?”
黃霄蘊好一會兒沒有說話。
“李院肯定和981有關,即使你不說,我也可以去問他。”
黃霄蘊嘆了口氣:“具體有點復雜,但你可以理解為,它是官方和中科院共同成立的一個科研組織吧。”
“為什么叫981?是干什么的?媽,你也是組織的成員嗎?”
“哦,因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1 m/s2。”黃霄蘊脫口而出。
“啊?這是個研究天體物理的組織啊?”
黃霄蘊皺皺眉,連忙解釋說:“額...其實,也...沒有,就是組織初創成員,大多是航天通信方面的人員。”
她捏住輪椅扶手的掌心冒出了汗。
“那我為啥會在保密名單里啊?”許師齊更加不懂了。
但既然母親能說出這些,那相當于默認她就是組織成員。
黃霄蘊本科學的是數學,碩博轉了計算機安防工程專業。
現在在臨城理工大學教本科生的應用計算機專業。
那按照推斷,母親所在的這個組織該不會是搞安防系統的吧?
“或許,可能,是因為你是我兒子吧。”
就因為我是成員家屬嗎?這么明顯的瞎扯,許師齊也難為她老人家說得出口。
“謝教授就是981的成員,他確實是代表組織參與一項軍方的保密工作,但兩年前,他在休假期間突然失蹤。”黃霄蘊將許師齊的輪椅停在一處石凳旁,然后坐到了石凳上。
“是誰抓走了他?”
“按照當時智游的調查結果來看,他是主動切斷了所有通訊,掩蓋了所有蹤跡。所以有理由懷疑他......”
“不會的!”許師齊脫口而出,但他細想,調查他失蹤的不是其他部門,而是國安智游,那就是已經基本定性為國家信息安全相關的案件。
黃霄蘊鄭重地說:“阿齊,無論謝惟立是否清白,在他回來之前,你就是唯一了解并參與過‘腦橋’核心技術研發的人。”
“那......不是啊,當時研究小組還有一些......”
“參與研發的核心成員只有謝惟立、余三暉和你,鄧燦只負責最后的資料整理,如今他人也沒了。剩下組里的7名成員大多都是當時學校的碩士研究生,他們只先后參與了部分工作。半年前余三暉已經將名單里的人請到專案組,但只找到5人,有兩人失聯,他們都在海外工作,但后來證實他們都已經意外身亡。”
許師齊很清楚當時謝老只專注研究,這個小組是由師兄招募的,這些研究生甚至不是謝老的親傳弟子。
但他們是最有可能出賣謝老的人,至少他們清楚了解“腦橋”技術的前景和經濟效益。
也只有組里的人有可能接觸到封存的資料和儀器。
這7個人里,究竟誰是叛徒?
“阿齊,聽說你和程程的游戲公司上軌道了,不如盡快回新陽吧,別在臨城......”
“媽!”許師齊當然知道母親是不想他跟臨城這池渾水攪在一起。
黃霄蘊略顯慍色:“現在各方勢力都對‘腦橋’技術虎視眈眈,而且這次專案組的行動非常順利,CQ受到重創,他們在國內的勢力被連根拔起,而你......你很可能會遭到報復的,他們背后大概率是有A國伊甸公司的支持。”
“呵,難不成他們還能派A國第18軍團過來抓我不成!”許師齊幾乎要從輪椅上站起來,“他們有18軍團,我們也有二十四軍啊。當年謝老就是給二十四軍研發系統,這次也是嗎?”
“你這樣猜測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981和二十四軍有深度合作,但究竟是什么合作,有保密紀律,我也無從知曉。”黃霄蘊說,“阿齊你聽勸好嗎?就算退一步想,如果謝惟立真的是被人抓走的,那下一個很可能輪到你。”
“臨城不是號稱治安最安全的城市嗎?”
臨城是目前國內數字化最全面的城市,這和熒濱是一個天一個地。
正如20年代杭州被譽為電商之都,互聯網、電商相關公司扎堆,而臨城也有相似的發展歷程。
40年代,鏡像科技公司的發源地臨城,也獲得了“數字孿生之都”的稱號。
與虛擬現實、數字城市相關的國內外企業在幾年內迅速進駐了臨城。時至今日,21世紀末,數字虛擬產業已經成為全球12個經濟大國的支柱產業,臨城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黃霄蘊露出少有的冷峻神色:“話是這么說,但你留在這,指不定過兩天你的頭就泡在‘鏡像’實驗室的福爾馬林里了。”
“所以我腦袋里有什么,媽你是知道的對吧?”許師齊也不繞彎子了,作為一個“行走的實驗資產”,他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