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序一
培養攝影人才,固然離不開教師引導,但我認為,現代正規高等教育,不應僅僅滿足于那種工匠口傳手藝的師徒模式,還必須建立一套總結前輩實踐經驗、吸收當今理論創新的教材。教材,是老師教學的規范、學生修業的指南,只有以教材為軌道,教師才能合乎科學、與時俱進地傳授攝影知識。
基于上述認識,本世紀初,泉州華光攝影藝術職業學院(即今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前身)自創辦開始就十分重視攝影專業教材的建設。在吳其萃董事長的支持下,學院組織許多知名教授、學者和攝影師參與策劃和撰稿,后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多本教材。這套教材對提高華光的教學質量發揮了巨大作用,其中部分教材還獲得了教育部的嘉獎,在攝影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時光荏苒,轉眼間從華光建校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前攝影剛剛開始從膠片時代步入數碼時代,而當下已經全面進入智能數碼化和網絡化結合時代。無論是攝影理念和作品的創新、攝影器材的更新,還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實施(如現代化廣告攝影、視頻微電影、手機攝影、無人機航拍、新型的AI軟件應用和網絡教學手法等)都對攝影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掌握新觀念、新工藝,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出版了這系列全新的提升版攝影教材。
2003年,我曾有幸出任華光攝影藝術職業學院第一套攝影系列教材的主編。通過教材的編審和出版,我不僅獲得學習、提高的機會,還懂得了出版教材的嚴肅性,不能誤人子弟。如今,我已是耄耋愚叟,力不從心甘居二線,但看到華光學院后繼有人,有不少中青年教師參與新書的撰稿,心里感到十分喜悅。相信他們也會認真負責,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并博采國內外攝影界的真知灼見和探索成果,把華光學院的攝影教材打造成精品讀物。
泉州華光職業學院名譽院長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