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塢村吃席
- 抗日:永不磨滅的使命
- 睡不醒的勤力豬
- 2062字
- 2024-03-08 18:00:00
顧得奇得意地說道:“剛才突刺的時候我留了三分力!”
莫刃表揚道:“突刺的時候能夠留三分力,你的刺殺術已經合格了。”
看到其他的人都有些不解。
莫刃又開始上課了:“俗話說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刺殺也是一樣的。
出擊只用七分力,留下三分做后勁!
全力一擊如果落到空處,人就會重心不穩,動作變形。
如果只用七分力,就算是這一擊落到了空處,還有三分后手可以應變。
都明白了嗎?”
理論上幾個手下都明白了,真正想要在實戰中用出來,還需要多練習。
在戰場上真正對敵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恨不得使出十二分力氣把刺刀捅出去,真能夠只用七分力刺向敵人的士兵是絕對的高手。
又過了兩天,莫刃他們已經在山上第八天了。
大塢村的動靜更大了,能夠看到不少人都在村里走動。
應該是村里人都回來了,莫刃想要去村里看看,打聽一下消息。
打聽消息當然還得樊槐花姐弟兩個,她們在前面走,莫刃帶著其余五個兵遠遠在后面跟著。
這回出去的時候,所有人把衣服都換了,不再是川軍那身服裝,換上便裝。
槐花姐弟兩個進村去打聽到的消息:“村里這次有好幾家絕戶了,姥姥就是其中一家。
他們被鬼子打死后,扔在屋子才放火燒。
這些天,姥姥家里的土地,已經被村里其他人給賣了。
賣掉的錢用來請人把姥姥家七口人的尸體從廢墟中挖出來下了葬。
剩下的錢用來開席,村子里的絕戶一共有四家,都是這么辦的。
這么多家絕了戶,席要連開半個月。”
槐花姐弟兩個屬于外姓,沒有繼承姥姥家土地的權力,甚至去姥姥家上墳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他們可以來吃席,半個月的席都可以吃。
莫刃默然:吃絕戶這種事情就是傳統,幾千年傳下來的規矩。
否則的話人們為什么一定要生個兒子繼承家業呢,實在生不出兒子的也要招個上門女婿或者過繼一個兒子在家里,不就是為了守住家業嗎?
樊槐花姥姥家原本是有兒子孫子的,出現這種事情完全是意外!
“走!我們一起去吃!”莫刃揮手說道。
樊槐花沒有想到莫刃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莫刃說道:“槐花!人已經去了,前些天我們殺死了十三個鬼子,姥姥家的仇也算報了。
千年的規矩我們也莫得辦法去改,就算是我們想要出頭把你姥姥家的田地搶回來。
村里的人全都不會答應的,除非把他們全部殺光。否則的話你們姐弟在這里也無法立足的。
節哀順變!我們先去吃半個月飽飯,再想想今后怎么做!”
樊槐花紅著眼睛說道:“我也沒有想著要回姥姥家的田地,只是有些傷心!”
樊槐花帶著六個背著槍的人過來吃席,倒是讓大塢村的人有些驚訝。
樊槐花姐弟兩個村里不少人都認識,有人是怕姐弟兩個請這六個兵油子來討田地的。
老村長李大富站出來問:“槐花!帶這么多人來是什么意思?”
樊槐花紅著眼睛:“我們在城里住不下去了,這才來投奔姥姥家的,姥姥家出了意外。
我們想來吃幾天席就走。”
莫刃立刻表明了態度:“我們是樊家的朋友,這次在村里來只吃席不挑事!半個月吃好后,我們就走!”
吃絕戶絕對不是什么好事情,也不是吃自家的錢糧。
多幾個人少幾個人,只要不讓自己家里出錢,村里其他人都不說什么。
李村長聽到他們不是來搶地挑事的,臉上一下子就帶了笑容:“吃席啊!請進請進!
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哪里都不太平!各位請進!”
雖說把這幾個人讓進村子,村里人還是有些忌憚的。
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無論這些人說出來的話是真心,還是假意。
這些手無寸鐵的村民也沒有辦法。
這年頭有槍就是草頭王,幾個帶著槍的人,沒有明搶就已經是給村長面子了。
莫刃他們幾個確實只吃席,打聽一些縣城和周圍村子里面有什么變化沒有。
談到這個馬上就有人開始訴苦:兵災過后到處都是潰兵和土匪。
附近的小塢村被一伙土匪闖進去,不但搶走了三頭牛,還綁了兩家人的小媳婦和何財主家的小兒子。
莫刃一下子來了精神:“是哪一家土匪做的,他們在什么地落腳?”
說話李老二就不清楚了,他也是聽別人說的。
李老二已經三十多歲,去年才花錢買了一個俊俏媳婦,他進縣城是想去找賺錢機會的。
很明顯地這回他沒有找到賺錢機會。
席吃到一半的時候,李村長帶著五個人走來。
看這五個人的樣子,就知道是衣食不缺的主。
李村長到了莫刃面前:“莫連座!請酒!請酒!”
三杯酒喝過之后,李村長這才問道:“當此亂世,莫連座有什么打算沒有?”
莫刃認真地說道:“這些天我們在這里吃席,當然要保村里周全的了。
別的不敢說,至少不會讓土匪流竄進來搗亂。”
李村長一下子聽出話里的意思來了:給了我們吃的,就保護你們。
過幾天沒有席吃了,那就兩說。
李村子跟其余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一起舉杯:“那可太謝謝莫連座了!”
莫刃笑著喝下這杯,然后才說道:“白天我們來村里,當然可以保護大家。
晚上這里沒有住處,村里有事只能夠自己小心了。”
“好!好!”李村長連聲說好,只是勸酒卻不接這茬。
他心里明鏡似的:這個莫連座是想要在村子里住下來。
他可不想引狼入室!
莫刃也不再提這事,笑著提議:“村里這些小孩子反正也做不了多少事情。
不如安排他們白天在村南村北高處放哨,發現有外人到來的時候也可以給村里報個信。”
這個主意提出來的時候,李村長只是想了想就答應下來。
壩子里面吃席的很多人都聽到了這個建議,紛紛叫好!
吃過席,村子當真把村里三十多個小孩不分男女都支到莫刃這里,聽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