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分割與企業經營策略選擇:基于企業一體化、市場競爭與創新能力的視角
- 張婷婷 榮幸
- 2019字
- 2024-05-29 13:26:45
1 導論
1.1 選題背景及問題提出
市場分割是我國從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的產物,源于改革開放過程中以下放財政權和稅收權、投融資權和企業管轄權為核心的行政性分權改革(銀溫泉和才婉茹,2001),以及改革開放前趕超型地區發展戰略的歷史背景(林毅夫和劉培林,2004)。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解決就業和社會穩定等,同時地方官員為獲取晉升機會(周黎安,2004)而展開競爭,引發地方政府為維護本地利益實施地方保護主義,通過行政手段限制資源流動產生市場分割行為。地方分權及地方官員以財政收入為考量標準的晉升激勵雖然在調動地區經濟發展積極性方面曾發揮過重要歷史作用,但隨著市場環境越來越完善,其引發的市場分割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頑疾,不斷侵蝕著潛在的分工合作和市場整合收益。如果以關稅等價(tarif-equivalent)的邊界效應來衡量,中國省際邊界分割效應甚至高于歐盟國家之間(Poncet,2003b),由此造成的效率損失占到了地方生產總值的20%左右(鄭毓盛和李崇高,2003)。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白重恩等,2004;Xu,2002;Fan and Wei,2006;桂琦寒等,2006;陸銘和陳釗,2006)表明,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區域間的市場分割已有所緩解,但當下依然存在各種政府政策下形成的市場分割。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各地出臺政策支持本地企業發展,地方保護主義下的市場分割迅速抬頭,廣西、安徽、南京、杭州、長春、東莞、佛山、海口等地出臺了一系列“促銷”本地產品的措施。
近年來,各地政府行政干預下的市場分割現象并未消失,尤其是當本地市場受到沖擊時,市場分割的行政保護經常出現。2012年煤炭寒冬時期,甘肅政府以行政干預方式,通過控制鐵路運力,減少寧夏和新疆煤炭調入;安徽省政府提出“皖電保皖煤”,本地電廠優先采購本地煤炭;河南省政府要求本地電廠必須采購一定比例本地煤炭。2013年雙匯集團和江西地方行政部門發生糾紛,雙匯集團指控由于其進入江西后冷鮮肉價格比小屠宰場的價格便宜,遭到江西弋陽官員及江西當地同行排斥,導致其難以進入江西市場
。2017年一起類似事件在廣東發生,廣東雷州的雙匯生鮮肉經銷商在2017年5月3日正式開業后不到一個月便被當地有關部門以各種理由檢查扣押,不允許在雷州市內銷售雙匯生鮮肉,而只能銷售雷州食品公司的豬肉。雙匯集團在2013年以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敲開美國市場大門,卻發現進入國內某些省市縣市場比進入國外市場要難得多,在某些地方保護嚴重區域被排擠的狀況時有發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市場分割的行政保護并沒有在中央的相關政策下得到根治,2016年年底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加強改革過渡期間食鹽專營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省級食鹽批發企業可以跨省備貨,省級以下食鹽批發企業可以在省內跨區備貨,取得批發許可的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可以通過自建物流系統等方式開展食鹽銷售經營活動。該項改革于2017年實施,鹽業定點生產企業認為跨省賣鹽合理合法,然而在改革實施40多天內,便出現多省份以各種理由查扣外地食鹽的情況,因為鹽改引入的競爭機制威脅到本地鹽業公司的壟斷地位
。
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模式正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2015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是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的關鍵所在,意見明確要求要切實加強反壟斷執法,打破地方保護,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規定和做法,糾正地方政府不當補貼或利用行政權力限制、排除競爭的行為,探索實施公平競爭的審查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于2016年8月印發的《關于貫徹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要求,打破地區分割和隱形壁壘,推動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以促進各類生產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優化配置。可見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過程中,地區間市場分割依然是政府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之一。
中國分權性改革及地方趕超發展戰略背景下形成的市場分割雖然短期內為地方政府贏得了財政收入和社會穩定,但在長期卻不利于全國經濟的發展,造成技術效率損失(鄭毓盛和李崇高,2003)及能源效率損失(陸遠權和張德鋼,2016)、社會資源配置扭曲(銀溫泉和才婉茹,2001),妨礙國內規模經濟的形成(陸銘和陳釗,2009),甚至對環境治理產生不良影響,導致碳排放增加(張德鋼和陸遠權,2017)等。學術界對市場分割經濟后果的研究集中在宏觀層面,在經濟學或社會學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探討,管理學領域卻少有文獻探尋其在微觀層面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制度規則要最終影響宏觀經濟績效,勢必要通過作用于微觀組織行為才能形成傳導機制(Rajan and Zingales,1998),對企業微觀行為的考察,有助于我們加深對宏觀經濟現象的理解。尤其在制度轉型國家,將外部制度規則納入對企業行為及其經濟績效的考察具有重要意義。認清市場分割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經營策略選擇產生的影響,既可為市場分割經濟后果提供微觀補充,也有助于反過來指導制定抑制市場分割的政策,更全面地審視政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