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2 研究思路

本書的研究任務,是系統地研究財稅體制改革和財稅政策變動對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居民消費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要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要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繼續強調,要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著力擴大內需。上述內容均對政府間財政關系、預算制度改革、稅制改革三個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落實黨的重大部署,本書從上述財稅體制改革重點領域出發,探索財稅體制與財政政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預算制度改革與居民消費關聯不大,本書將預算制度替換為財政支出結構。其替換的合理性,主要基于三點:第一,財政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具有深厚理論基礎;第二,財政支出是財政政策的主要作用途徑之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具有重要實踐意義;第三,當前的財政支出結構需要進一步完善。

本書的邏輯思路見圖1.1。

圖1.1 本書的邏輯思路

綜上所述,本書將從稅制結構、財政支出結構、財政分權三個方面建立財稅體制改革與居民消費的關系。

本書的研究基礎,建立在含政府支出的內生增長模型框架下。在稅制結構方面,為了更加清晰地研究稅收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本書從要素稅收角度出發,將其分為消費稅、資本稅和勞動稅;在財政支出結構方面,本書按照對生產活動作用的不同,將財政支出分為生產性支出和非生產性支出;在財政分權方面,本書研究了中央財政支出和地方財政支出的差異性影響。本書對這些細化的財稅體制特征在已有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分析與機制探索,并經過詳實的數理推導以及實證分析,最終得到結論與啟示,以達到提高居民消費的目的。

以上述邏輯思路為基礎,本書的研究框架如圖1.2所示。

圖1.2 本書的研究框架

如圖1.2所示,本書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究準備,為全書所做研究奠定基礎,包括第1章、第2章和第3章。第1章從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背景出發,闡釋研究的宏觀背景、政策背景和研究意義,介紹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創新點和不足之處。第2章以居民消費研究為主體,圍繞影響居民消費的因素以及財稅體制對居民消費的影響進行文獻梳理。第2章首先對研究中國居民消費影響因素的文獻進行綜述,其次結合統計研究結果發現現有研究不足,以對居民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率的統計特征進行解釋,而本書的研究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此進行補充。此外,文獻綜述部分還對文章涉及的三個重要的財稅體制組成部分與居民消費之間的關系進行綜述并進行文獻評述,為后文理論與實證分析做好準備。第3章一方面對居民消費率進行描述性統計,明確了中國居民消費率現狀;另一方面初步探索了三個重要的財稅體制組成部分與居民消費率的相關關系,為后文研究奠定事實基礎。

第二部分是理論研究,就財稅體制和政策對居民消費的影響展開理論分析,包括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的理論研究部分。該部分統一在由Barro(1990)提出的含政府支出的內生增長模型中,參考已有做法,逐一引入不同稅種、財政支出結構、地方政府財政分權程度等變量,通過動態優化過程求解均衡路徑上的居民消費率與稅制結構、財政支出結構以及地方政府財政分權程度的關系,并根據方程的具體表現形式,選擇數值模擬或靜態比較分析方法得到最終結論。結果發現:①不同稅種的稅率對居民消費率均起到抑制作用;②政府財政生產性支出占比越高,居民消費率越低;③地方政府財政分權程度與居民消費率之間存在正“U”形關系。

第三部分是實證分析,根據理論分析結論,在研究測算稅制結構、財政支出結構和地方政府財政分權程度的基礎上,運用多種實證方法展開實證檢驗,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的實證分析部分。第4章借鑒Men-doza等(1994)對要素稅率的測算方法,測算了28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成員1965—2014年的消費、勞動所得和資本所得的平均有效稅率,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結果不僅支持了上述理論判斷,并揭示不同稅種對居民消費率的抑制強度不同,即消費稅強于資本稅,資本稅強于勞動稅。第5章基于數據實際情況,綜合使用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和中國縣級面板數據進行分析,在2007年之前使用縣級面板數據進行分析,樣本時間范圍為2002—2006年;在2007年及以后使用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分析。在實證方法上,除了基本的固定效應模型之外,我們還嘗試使用XTSCC模型、更換因變量、分樣本回歸等方式進行穩健性分析,增強分析結果的可靠性。第6章主要使用中國縣級面板數據進行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同時嘗試使用XTSCC模型、更換因變量、分樣本回歸等方式進行穩健性檢驗,實證結果支持理論分析結果。

第四部分是研究結論,總結全書內容并提出政策建議,即第7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启东市| 大丰市| 宾川县| 郁南县| 曲阜市| 石台县| 扎鲁特旗| 含山县| 饶河县| 平安县| 马山县| 齐齐哈尔市| 太谷县| 南木林县| 常山县| 芷江| 蓝山县| 新晃| 中宁县| 玉环县| 邹平县| 伊宁县| 石河子市| 胶州市| 龙里县| 喀什市| 两当县| 海兴县| 武穴市| 绥中县| 康定县| 庐江县| 临澧县| 汤原县| 莱州市| 阳江市| 昭通市| 克山县| 宿松县|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