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財稅體制變動對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研究: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作者名: 孫萌本章字數: 871字更新時間: 2024-05-23 14:47:15
1.2 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目標和研究任務的不同,本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兩個方面。
1.2.1.1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定性分析的關鍵在于理清問題的本質。本書的研究目標在于系統梳理財稅體制的重要特征與居民消費率之間的關系,探索通過財稅體制改革擴大居民消費的可能性,為解決中國目前存在的居民消費率過低、需求結構失衡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證證據。考慮到中國特有的居民消費率現象,定性分析法可以有助于理清現象背后的邏輯,是保證后續分析貼近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的基礎。
定量分析以統計與回歸分析為主。選取或設計合理的指標以反映居民消費的特征,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礎。本書重點關注的核心變量為居民消費率,該變量有別于居民消費總量,反映的是居民消費相對于經濟總量的多寡,是一個反映需求結構的常見指標。圍繞居民消費率,有助于解釋居民消費率變化情況的其他變量,本書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靜態比較分析和動態趨勢分析兩種。其中,前者用于探索同一指標不同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對差異,后者用于解釋動態演變規律。
1.2.1.2 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
在理論分析方面,本書主要運用內生增長模型的一般動態均衡框架,利用數值模擬以及靜態比較分析方式,研究在均衡增長路徑下,不同重要財稅體制特征對于居民消費率的影響。在研究稅制結構與居民消費率時,我們將各類稅種同時納入統一模型內,由于無法獲得顯式解,因此利用數值模擬進一步分析不同稅率對于居民消費率的影響。在研究財政支出結構與財政分權時,我們通過在模型中以恰當方式引入指示財政支出結構與地方政府財政分權程度的變量,并通過動態優化過程得到均衡狀態下該變量與居民消費率之間的數量關系,再進行靜態比較分析獲得理論分析的直觀結果。
在實證分析方面,本書立足于宏觀數據,并采取多種統計分析方法來獲取直觀的經驗證據。實證分析的要點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度量政府的平均稅率、財政支出結構和財政分權程度,這也是后期實證分析正確性的基礎;二是對于給定的理論假說和研究觀點,采用適合的實證分析方法,獲得穩健可信的實證結果,并對其結果進行恰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