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PREFACE
前言

本書是第一本述及我們現在所稱的“企業戰略”的書,至今仍是這類主題的書中最廣為使用的一本。20多年前,我寫這本書時,原定的書名其實就是“企業戰略”。但在那個年代,“戰略”一詞并不常用。我和我的出版商還去征求過我們的熟人對書名的意見,他們中間有企業管理者、咨詢顧問、教管理的教師和書店老板,結果大家都強烈反對用這個詞。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聽到這樣的勸告:“戰略屬于軍事詞語,或許也能用在搞政治運動上,但跟商業不怎么搭界。”

當然現在“企業戰略”已經成了一個“熱詞”。然而回想起來,我很慶幸我們改了書名。確實,“為成果而管理”可能沒那么“魅惑”,但它更能講清楚本書想要傳遞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它表達了本書的前提假設——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在外部,也就是在市場上和經濟體中產出成果,企業內部只有成本。實際上,人們常說的那些“利潤核心”(profit centers)照理應該叫“成本核心”(cost centers[1])。因此,本書最先分析的就是書中說的“企業的現實狀況”:外部環境的基本要素和常見特點,企業管理者必須把它們看作“既定現實”、限定因素以及挑戰。隨后討論的是企業如何在這些“現實”面前給自己定位,從而將這些“現實”轉化為創造績效和成果的機會。

我認為,這正說明了為什么本書出版20多年后,仍遠比那些只講“戰略”的書更全面。那些書里提到的每件事幾乎都能從本書中找到源頭,比如,市場和產品分析(本書第一次給產品劃分類別,如“今天的生計來源”),有序地放棄舊的東西、過時的東西和不再產生效益的東西,領先地位帶來的回報,創新的目的。不過,本書有一點仍是獨一無二的:它告訴我們如何分析環境,以及如何在這種環境中確定企業的位置。這是第一本而且仍算是唯一一本力求在管理今天的企業與創造明天的企業之間保持平衡的書。本書的結論是:企業既是靠經濟成果衡量的經濟機構,也是人的組織,這兩者是相互關聯的。最后一章討論了如何在組織中植入績效規劃。由此,本書成了首部意欲向企業管理者系統地闡述商業組織的經濟任務的著作。

最重要的是,正如本書序言所述,本書朝著創立企業經濟績效的學科邁出了第一步。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這門學科,就在當下,企業生存和運營所依賴的經濟、社會、技術和政治環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著,因此每一家企業都需要對照本書提出和回答的一系列問題反躬自問:當下企業的現實是什么?它的成果區在何處?我們現在做得怎樣?我們企業經營的是什么?它應該經營什么?

彼得·德魯克

1985年感恩節于加利福尼亞州,克萊蒙特


[1]本書中出現的cost centers一詞與現今企業管理中所說的成本中心不是一個概念,在本書中cost centers是指一些關鍵成本要素聚集處,而不是為了劃分各生產部門成本計算和成本控制的職責范圍而設立的若干個成本中心。profit centers同理。——譯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綦江县| 余庆县| 威远县| 图们市| 金门县| 井冈山市| 囊谦县| 门源| 泰兴市| 长子县| 印江| 岳普湖县| 内丘县| 红桥区| 江油市| 三明市| 安西县| 遵化市| 团风县| 柳河县| 钟山县| 娱乐| 钟山县| 敦煌市| 大新县| 枣强县| 吴川市| 千阳县| 公主岭市| 方城县| 奇台县| 霞浦县| 保山市| 柯坪县| 锡林郭勒盟| 苍溪县| 宝鸡市| 叶城县| 铜川市| 梅河口市|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