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澈率眾,朝著涇山方向而去。
他的目的并不是涇山,而是下一道山脈,終山。
涇山的兩名守將對羌麟有偏見,對他這個什長輕視,所以去涇山根本沒有必要,反而會耽誤時間,只能選擇去終山了。
至于涇山的二百秦兵,桓澈無力去救了。
也救不了。
在秦國軍法中,上有令,下不得不遵。
只要渠朔和蔣貢這兩名百將不下令撤退的話,那些士伍是無法離開的,但凡有人不遵百將命令,渠朔和蔣貢就可以依軍法,將其斬首。
隨著桓澈等人朝著終山的方向而去。
公仲徹的車隊速度也在加快。
公仲徹臉色平靜,靜靜的注視著遠方。
這次能否將輜重糧草送到陽曲城,關乎著魏國接下來還能否繼續援助韓國,也關乎著韓國能支撐多久。
他籌劃諸多,推算良久,可以保證,此次必然萬無一失!
依舊是闕行道,臨山通往涇山的路上。
渠朔麾下屯長懷益,正在往涇山的方向趕,他一直擔心季耳所說的話都是真的,他太了解渠朔和蔣貢了。
兩人都是市井出身,之前在秦趙交戰的過程中獲得了一些功勞,成為了百將,可以說根本不懂兵,分不清形勢。
行事、做派、心性、思想,依舊是市井那一套,有了爵位后更是看不起這人,瞧不上那人,很容易耽誤大事。
如果季耳所說的話,都是真的。
那么,陽曲城便無法攻下。
他們這一率人馬,都會被韓將逐個擊破!
所有人都會死!
懷益心中擔憂,而隔著老遠,他便看到了遠處笙旗飛揚。
“韓人旗幟!”
“是...是韓軍!”
懷益的心都在顫,真的是韓軍,遠處的韓人大軍數量密集,根本無法辨清到底有多少。
至少也是千人!
秦兵雖勇猛,但二百人也根本不可能抗衡上千韓兵甲士!
季耳沒有騙他們。
他所說的都是真的。
韓將真的率千卒殺了過來,欲要逐個擊破!
懷益沒有再向前,而是立刻遁入山林中,從小路朝著涇山的方向而去。
他需要將這里發生的情況,立刻稟告給兩位百將。
現在還有機會,只要兩位百將當即下令,按照桓澈部署,一百五十人撤退,五十人隱遁山林中伏擊,其他關卡依舊如此,那么韓兵行軍速度便會被拖緩,此戰還是能勝!
沿著小路,懷益很快便趕回了涇山。
此時的渠朔和蔣貢,正在翁中燒著飯。
不時的聊著昔日伐趙舊事。
“渠兄那一戰當是勇猛,竟一戰斬首三名趙卒,揚我秦軍之威!”
“蔣兄笑話朔了,那一戰蔣兄才是神武,足足殺了四名趙卒啊。”
說笑間,互相吹捧著,其他三名屯長也在奉承著。
這一切在懷益匆匆返回,被打斷了。
“懷益,如何這般驚慌?”渠朔仿佛因為懷益打斷了眾人的吹捧,有些不悅道。
“兩位百將,壞事!韓軍已經殺來,引千卒而至,即將到來!”
“現在應立刻按照桓澈的部署,我軍留下五十人在山林中伏擊,剩下的人立刻撤退!!”
聽著懷益的話。
渠朔和蔣貢臉色變了,立刻起身。
“什么?你親眼看到了韓軍到來?”渠朔死死地懷益,雙手忍不住握緊,心中無比緊張。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的話。
那么...
他將休矣!!
那個名叫桓澈的什長派季耳到來,讓他們按照桓澈的部署行動,他未曾理會,未曾聽聞。
因為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可能有二百秦卒連續堅守四天,更是擊殺了六百名韓卒?
桓澈一個人擊殺六十人?
怎么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果,懷益確實是親眼見到上千韓兵殺了過來,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的話,迎接他的將是軍法懲罰。
自己必然會死,甚至舉家都會遭難,被流放!!
他貽誤了軍情,導致陽曲城無法攻下,韓國會以陽曲城為樞紐,不斷地從魏國獲得糧草輜重,援馳都城新鄭和其他城池。
這樣,不知道會多死多少秦兵!
“屬下親眼所見,韓軍將至,笙旗招展,車馬連綿,浩浩蕩蕩,車輪滾滾。”
“至少千人!”
懷益開口道。
噗通!
渠朔和蔣貢,感覺到有些暈眩,兩眼一黑,直接栽倒在地上,
完了。
完了...
完了!
一切都完了!
“兩位百將,當務之急是立刻按照桓澈的部署行事,這樣我軍還有一線生機!”看到渠朔和蔣貢這個時候,不趁著韓兵還未到來的時間,立刻部署,爭取一線生機,反而是想著自己,懷益心中無比的失望。
呼呼呼!!!
這是風聲!
是戰馬疾掠的聲音!
公仲徹不是尋常將領,在還未到達涇山時,他便立刻下令讓少數士卒乘坐戰馬,沖鋒而至,勢必要和涇山處秦兵廝殺纏斗在一起,讓他們無法抽身離開。
然后自己率領其他士卒立刻緊隨而至,將這支秦兵全殲!!
“逃!!”
一切都來不及了,哪怕現在應戰,也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渠朔和蔣貢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向旁邊林中遁去。
其他士卒失去了百將的指揮,方寸大亂。
僅僅是韓兵一輪沖鋒,就有五十名秦兵當場被砍殺,血濺山林!
“留下二百甲士,其余者全部殺入林中!”
公仲徹淡淡下令道。
他已經看出來了。
這里的秦兵絲毫沒有任何準備,見到他大軍到來,猶如驚弓之鳥,惶惶逃竄。
這說明,韓軍到來的消息,臨山處的秦兵根本沒有傳達到這邊!
一切,都如他所料算的一樣。
這,便是用兵之道。
知己知彼者,百戰百勝!
山林時,沒有兵戈碰撞的聲音。
但凡軍隊,若失去了將領,就猶如失去了魂魄般,這時所有的秦兵想的只是逃,逃脫韓兵的屠殺,逃到終山去,將這里的消息匯報給終山的百將!
而桓澈一行人,始終遠遠的,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沒有任何行動。
他們隱蔽聲息,繼續朝終山的方向而去。
涇山二百名秦兵,此戰下去,十不存一啊。
一將無能,拖累三軍!!
只希望,終山的百將,能聽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