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的智慧管理理論與應用
- 浙江工業大學等組編
- 1468字
- 2024-04-25 11:31:02
1.3 輸變電工程項目智慧管理
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等新技術在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廣泛應用,一方面體現了對工程項目傳統管理所出現問題的有效應對,另一方面則是極大地推動了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和體系的變革與創新。盡管當前學界對智慧管理的定義尚未形成統一界定,但隨著輸變電工程項目智慧管理在實踐層面的不斷推進,有必要梳理輸變電工程項目智慧管理的內涵和意義。
1.3.1 輸變電工程項目智慧管理的內涵
輸變電工程包括土建工程、電氣安裝工程、電氣設備調試工程等子項工程,具有專業、復雜、明確等特征(程旭東,2011)。與普通的建設項目比較,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資金成本較大、環節眾多、人力物力需求量大、技術復雜,對質量與安全的要求更高,這些都增加了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難度,對項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管理是信息化管理和數字化管理的高級表現形式,它不是對被管理對象簡單地實施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而是在業務量化的基礎上,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高度融合,從而形成的具備自動預判、自主決策、自我演進、自我管理能力的組織形態和管理模式(向衍,盛金保,劉成棟, 2018)。智慧管理的技術手段依賴于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等智能化信息技術,管理內容是對管理對象的全過程、全要素、系統性的智慧協同管理,管理目標是實現智能自主預判與自主決策,提升項目整體管理水平。智慧管理強調管理的過程性、創新性、動態性以及主動性,具備管理實時化、科學智能化、高度集成化、動態平衡化和互聯互通化等重要特性。
基于智慧管理的內涵,本書提及的輸變電工程項目智慧管理是在輸變電工程項目中引入智慧管理的概念和技術,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信息化管理技術和手段,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搭建起大數據管理平臺,收集項目全方位數據,將遠程監管與一線操作之間的數據鏈條打通,對輸變電工程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要素的高度集成和協同管理,智能化響應與處理內外部需求,提升工程項目建設智慧水平的管理活動。將智慧管理引入輸變電工程中,有利于改革創新現有的輸變電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直觀、準確、智能。
1.3.2 輸變電工程項目智慧管理的意義
輸變電工程項目智慧管理是智慧管理理念和技術在輸變電工程領域的具體應用,體現了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對輸變電建設工程的健康、高效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3.2.1 體現了輸變電工程建設手段的變革
輸變電工程智慧管理是智慧化生產方式在輸變電工程建設領域應用的具體體現,是一種全新的工程建設手段,是建立在綜合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基礎上的,支持對人和物全面感知、施工技術全面智能、工程建設過程各環節高度協同的新型建設手段,提高了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進而推動了項目的自動建造、智能化建設,實現了建設方式的徹底轉變。
13.2.2 體現了輸變電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突破性創新
輸變電工程智慧管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項目信息化管理,不僅僅停留在提升項目管理的效率上,而是一種項目管理模式的突破性創新。輸變電工程智慧管理,貫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集成,有效感知、收集和處理工程項目建設的相關信息和數據,實現智能分析和決策,有助于提高系統自我感知、自我調節和自主決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人在輸變電工程建設全過程中的參與,體現項目管理模式的智慧化水平。
1.3.2.3 推動了輸變電工程建設的綠色發展
輸變電工程涉及較多的人、財、物資源,如何高效利用這些資源,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顯得十分重要。輸變電工程智慧管理能高效協調和分配資源,監測施工現場,實現工程建設的綠色生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