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疑點重重
- 壞了,我發現女帝不為人知的過去
- 歡朧
- 4255字
- 2024-02-29 23:55:36
皇宮,太極殿。
乾無儀一手拄著下巴,一手輕輕敲擊著玉案。
昨夜在鎮北王府里撿到的那具尸體,已經有了尸檢報告。
根據尸體的腐爛程度推測,遇害的時間大概在五天前。
生前的境界也確定為四品武者。
只是人皮被剝了去,加上在水里泡了數天,暫時無法核實對方的真實身份。
以上這些信息,基本沒什么有用的價值。
唯獨一條尚未證實的推測,讓乾無儀罕見的陷入了沉思
報告上稱,尸體的左胸部位有一處刀傷。
六天前,賊人入皇宮行竊,逃走的時候恰好被趕到的龍武軍統帥,在左胸部位捅了一刀。
更巧的是,這賊人的境界也是四品武者。
時間、修為、傷口,都在指明這具尸體,就是那名入宮行竊的賊人。
宮里唯一遺失的物品,只有那本《潛龍圣主回憶錄》。
而這本回憶錄,現在又落到白祁的手里。
從昨夜白祁在鎮北王府的反應推測,他明顯不清楚這具尸體的真實情況。
更不知道手里的那本回憶錄,是這具尸體從皇宮里偷出來的。
所以這里面究竟發生了什么?
是這賊人猜到了自己危在旦夕,特意把那本回憶錄送給了白祁;
還是說賊人將回憶錄藏在了某個地方,白祁在不經意間撿到的?
另外賊人冒著那么大的風險,搞了那么大的陣仗,別的不偷,為什么偏偏偷這本回憶錄?
雖然在乾無儀看來,這本小說的內容精彩非凡,情節引人入勝,乃是能媲美古今任意一本大家名作的曠世著作,但終究只是一本小說而已。
不值得如此大費周章。
如果對方的目標是扉頁里夾著的那頁“天書”,那其他十來頁天書怎么沒丟?
至于那頁“天書”的內部空間里,放了一套早年行走江湖時穿的衣服,以及隨手塞進去的人皇令。
那套衣服,沒什么價值。
人皇令的話,也沒什么用。
畢竟歷朝歷代,圣旨上蓋的都是璽印。
此外人皇令還不像九州鼎,沒法拿來作為法器使用。
甚至連象征意義也都沒有妖皇令重要。
畢竟妖皇令沒有平替,至今還都是妖族至高權利的象征。
而隨著人皇的概念逐漸被皇帝取代,“帝璽”早就成為真正意義的“人皇令”。
乾無儀從先帝手里接過人皇令的時候,就是因為覺得沒什么用,這才隨手塞進了天書空間里。
知道這件事情的,寥寥無幾。
還都是先帝的內侍。
這些內侍從出生起就被收養在宮里,受到專門的培養,外面也沒有親人,忠誠度絕對沒有問題。
關鍵先帝駕崩,內侍們也主動選擇了殉葬。
所以那名賊人又是怎么知道的?
乾無儀總覺得這背后,肯定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但一時半刻又想不通。
至于白祁這邊…
乾無儀更多還是選擇了信任。
理由也簡單。
從她的視角看來,是自己先偽裝成鳳梧,白祁繼而順勢選擇了冒充潛龍圣主。
唯一的疑點,也只有怎么得到的那本回憶錄。
但問題是這個疑點又不好問。
問了就相當于跟白祁自爆,“潛龍會”根本不存在,你這個“潛龍圣主”也是假的,容易嚴重打擊工作的積極性。
說到底,還是每年一百萬貫更重要啊!
于是乾無儀思前想后,還是決定這事暫且擱置,“把這些卷宗以朝廷的名義拿去給白祁,讓他放手去查。”
“諾!”
陰影處,那位婀娜妖嬈、容貌絕美的女子應聲一閃而過,同時消失的還有那一沓厚厚的卷宗。
————
聚賢樓。
白祁剛想到鎮北王府,門口又響起了敲門的聲音。
起身剛開門,只看到一位容貌絕美的女子,手捧著一摞卷宗站在門口。
白祁上下打量了這位女子一眼,腦海中不自覺的浮現出了曹植的那篇洛神賦。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青絲白衣,冷若幽蘭,仿佛于無形之中拒人千里之外。
妥妥一個清冷仙子的形象。
女子先是注意到了元禛,隨后不動聲色的把卷宗塞進白祁的手里道:“受朝廷所托,將此卷宗交由白公子之手。”
說罷,眨眼的功夫,人已不見了蹤影。
白祁看了看空蕩蕩的門口,又看著懷里的卷宗,險些以為自己出幻覺了。
關上房門,白祁扭頭看向元禛道:“剛才那位…”
元禛明顯認識剛才的女子,道:“天機百曉閣的搖光閣主,也是前朝公主靳月光。”
“前朝公主?”
白祁聞言愣了兩秒,道:“大炎王朝之前應該是慶朝吧?不是已經覆滅近三百年了嗎?這靳月光…”
元禛一副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感慨道:“慶朝覆滅的時候,她還只有十幾歲吧,在諸公主里面頗具賢名,于道門一途中也天賦非凡。
后來拜入了道門天宗,成為天宗圣女。
直到慶朝覆滅,靳月光主動選擇了脫離天宗,加入天機百曉閣。
不久之后,靳月光便成為了搖光閣的閣主。
算算,確實已經過去了近三百載了。”
白祁道:“道門天宗?那前輩是?”
元禛也沒藏著掖著,道:“我乃是道門人宗前任掌教。”
“原來是故人,難怪。”白祁點了點頭。
雖然他不知道什么道門天宗、人宗,但既然曾經都是道門的高層,彼此認識也說得過去。
白祁把卷宗放回書桌上,隨口問道:“搖光閣主?在天機百曉閣的地位很高嗎?”
“挺高的,別看在世人眼里天機百曉閣神秘非凡,實際真正觸及權利核心的只有一樓七閣。
一樓指的是問天樓,七閣指的是天樞閣、天璇閣、天璣閣、天權閣、玉衡閣、開陽閣、搖光閣。
只有先成為七閣的閣主,在卸任以后才有機會進入問天樓。
至于問天樓的樓主是誰?
估計也只有這些閣主知道了,可能歷朝歷代的皇帝也知道。”
白祁聽得玄妙,道:“前輩也不知道嗎?”
元禛坦蕩道:“那位問天樓的樓主,乃是一品術士。
如果老道成功渡劫晉升為陸地神仙,自然有資格知道問天樓的樓主的身份。
但現實沒有如果。
小子你要知道,二品與一品之間的鴻溝,甚至比九品與二品的差距還要大。
在一品大能看來,只要邁不過這道坎,我們終究只是匆匆過客。”
白祁點點頭,一臉認真的分析道:“我懂,是不是二品與一品之間,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境界的差距,實際上,卻是質的差別。
一品之下皆螻蟻!
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元禛嘴角抽動。
雖然確實是這個意思沒錯,但他總覺得白祁是在陰陽怪氣自己。
只是苦于沒有證據。
“剛剛這位靳月光時什么境界?”白祁又隨口問了一句。
元禛不情不愿道:“也是二品,不過應該剛入二品不久,距離渡劫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白祁一臉認真的點評道:“那也很厲害了。”
這句也很厲害,明明是在夸,卻又是把元禛噎了個夠嗆。
“廢話,二品修士如何不厲害!”
白祁沒再繼續搭話,開始認真的翻閱起卷宗。
至于這位搖光閣主所謂的受朝廷所托,很自然的被他腦補成是鳳梧請聶璇璣幫忙,聶璇璣又以朝廷的名義讓靳月光將卷宗送來的。
剛過去一夜的功夫,這些卷宗都還沒有來得及進行系統的整理。
看起來有點費神,白祁幾經翻閱,總算找到了有關鎮北王府的詳細資料。
從資料來看,鎮北王府的情況大概可以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玄始之亂前,鎮北王白長君被玄始帝提拔于行伍。
后來荒州因為災荒,有人趁機舉兵謀反。
由于災情嚴重,再加上荒州歷史的特殊原因,短短月余時間聚攏了十余萬人,聲勢浩大。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白長君被封為討逆將軍帶兵平叛。
結果在平叛過程中,斬殺叛軍足足高達八萬余人。
這種造反,大多數叛軍通常要不是災民走投無路,要不是被迫裹挾進來,都是為了活命。
所以類似由災荒引起的叛亂,大多數盛世王朝都只誅首惡。
趕盡殺絕不僅有傷天德,同樣也是亡國之相。
另外在平叛的過程中,由于往往會有大量叛軍選擇投降,所以白長君砍殺八萬余人明顯是殺降,或者連叛軍投降的機會都沒給。
果然根據天機百曉閣提供的情報,白長君確實在誘降叛軍后,通過坑殺的方式屠戮了大量降卒。
因此他還沒來得及班師回朝,朝廷里彈劾白長君殺伐過重的奏疏,已經堆滿了玄始帝的玉案。
結果玄始帝非但沒有懲罰他,甚至以平叛有功封為了鎮北侯,賜國姓乾,名忠。
后來因為天災人禍,荒州那邊又鬧出了不少民變,也都是白長君掛帥平叛。
且每次平叛都造成了極深的殺戮,前前后后殺的人,估計得有五十余萬往上,使得荒州百姓對白長君恨之入骨。
到最后玄始帝再想派白長君平叛時,朝臣們干脆死諫勸阻。
也是迫于群臣的壓力,玄始帝這才不得不放棄再派白長君平叛的念頭。
在這期間,鎮北王府倒是沒什么大事發生。
唯一鎮北王的長子乾祁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順理成章的,不少言官便私下議論說,都是因為白長君殺孽過重,這才報應到了兒子的身上。
“乾祁?白祁?與自己穿越前同名同姓?”
白祁算了算時間,發現這個叫乾祁的癡傻兒,年齡與自己相仿。
這么巧?
白祁心中起疑。
根據以往看小說的經驗,不得不懷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這個“乾祁”身上了。
但根據后面的資料顯示,玄始之亂爆發以后,荒州的藩鎮第一個攻入了乾京。
新仇舊恨,使得叛軍血洗了鎮北王府。
癡傻的乾祁也葬身在這場叛亂里。
再看第二個階段,面對玄始之亂,白長君帶兵南下勤王,最終匯合了臨危稱帝的廣德帝收服了乾京,被封為鎮北王。
從這時候開始,鎮北王府就出現了鬧鬼的傳聞。
但白祁發現在整個過程中,鎮北王從沒有找過道門或者佛門修士超度亡魂。
后來廣德帝為了防止鎮北王幫助玄始帝復位,以及在荒州藩鎮的壓力下,以謀逆的罪名處死了鎮北王,鎮北王府收歸國有。
有趣的事情來了,這個時候的鎮北王府里仍然有鬧鬼的傳聞。
按理說這種府邸,朝廷收回去后很快又會賜給新立功的大臣。
結果朝廷寧可讓鎮北王府荒著,也沒有找道門和佛門的修士超度那些亡魂。
這就很奇怪了。
哪怕慘死在鎮北王府的那些無辜之人,全都化作了厲鬼又怎么樣?
這里是乾京。
哪怕皇權再怎么旁落,找個佛門高僧或者道門高人,不還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退一萬步講,即便是不在乎這處府邸的價值,但終究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
出現這樣一處鬧鬼的府邸,不是在赤裸裸把皇權按在地上踩嗎?
除非…
這一切,都是皇帝想要看到的。
按照這個思路,鎮北王殺伐過重,第一次帶兵平叛就斬殺了八萬叛軍…
所以究竟是白長君要殺八萬人,還是玄始帝要殺這八萬人?
想想看,長平之戰,武安君白起坑殺了四十余萬降卒。
如果不是秦昭襄王示意的,武安君敢擅做主張,坑殺四十萬降卒嗎?
白祁瞇著眸子道:“前輩,再問您個事兒,從修士的角度來講大量屠殺無辜人族,有什么用嗎?”
“你指的是,對修煉有什么幫助?”
“對,例如吞噬血氣之類的?或者煉魂只做招魂幡?”白祁記得類似邪門的功法,從武俠小說里面就出現了。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元禛卻十分篤定的搖頭道:“殺伐過重是要沾染因果業力的,無論哪個體系晉升三品及以上的過程中,都必然會遭到孽力的反噬。
輕則晉升失敗,重則元神俱滅。
如果是為了修煉,沒有誰會蠢到靠這種手段來提升自身修為。
想想看,為什么煉魂之術幾乎銷聲匿跡?
因為它是禁忌邪術嗎?
怎么可能。
但凡煉魂之術真有那么好用,哪怕它再邪惡十倍,百倍,都會有大批修士趨之若鶩。
你要明白在修士們的眼里,平民百姓還能不能算人,始終是一件值得拿出來討論的事情。
不過…”
白祁道:“不過什么?”
元禛皺著眉頭道:“不過這個鎮北王老道還真有點印象。
他好像順利晉升到了三品武者。
當時老道怎么都想不通,以他屠殺的百姓數量而言,憑什么能活著晉升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