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勤奮而進步,這或許是人們所能接受的真理,我方并不反對這個觀點,但人因懶惰而進步更值得深究。
為什么勤奮,因為希望在想懶惰的時候可以釋懷。勤奮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懶惰的一個借口。進步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更好的做到懶惰。懶惰是目的,進步是結(jié)果,而勤奮只是過程,換言之,勤奮是直接原因,懶惰是根本原因,人因什么而進步,不應(yīng)該看它的根本原因嗎。懶惰可以使人更好的進步,人在閑時會進行更多的思考,更著眼與遠方,從而更有創(chuàng)造力。而在忙時只顧眼前,何來大的進步呢?可以勤奮的追求創(chuàng)造,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懶惰會使人意識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進而創(chuàng)造出什么。勤奮會讓人有一種什么都不缺的感覺,有何談進步呢?那只不過是日復(fù)一日的循環(huán)而增加熟練程度罷了。
懶惰是指拋去無意義的勤奮,而不是投機取巧,無所事事。什么也不想干,整天無厘頭地游蕩,那不是懶惰,那是懈怠,是躺平擺爛,是無處安放的靈魂隨風飄散。
如果你想要進步,你是選擇勤奮還是懶惰?那這要回到為什么想要進步了,進步是想懶惰的一種表達方式,勤奮不過是想進步的一種表達方式,那勤奮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省略的,但懶惰不可以,至于選擇哪一種?這本就是兩者皆需的,懶惰先行,加上一定的勤奮,達到進步。
當你遇上復(fù)雜的數(shù)學計算,你是會去勤奮地一步一步地算完,還是懶惰地借助計算機的力量而跳過?正因想跳過不必要的勤奮,才有了懶惰的出現(xiàn),然后你會去學習更為簡單的公式或者方法,這樣就是一種進步,這里面會夾雜著勤奮,但懶惰才是原動力,才是進步的初始原因。
我方從不否認勤奮的意義,但我方更強調(diào),更重視懶惰帶來的能量。大愚若智,大懶若勤。懶,只是肉體的不行動,而靈魂與思維在進行著充分的利用,同一個目的,勤奮自然可以按部就班的達到,懶惰可以突破性的達到,前者得到一個目的,后者得到一種方法而能得到更多目的,哪種進步很大,自見分曉。
我們不想在眾生蕓蕓的洪流中被湮沒,于是我們努力地攀登,我們很想要去進步,想要逃出這命運的角落。于是便有千千萬萬的人在勤奮,他們擠在了半山腰上,最終還是成為被埋沒的一員,這遠不是我們想要的進步。我們要到達頂峰,另辟蹊徑是懶惰獨有的魅力與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