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2017年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半p積分”政策作為政府退坡補貼政策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導政策,改變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經營目標與政策環境,給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對于獲得正積分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來說,積分交易成為新的商業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2020年修訂的“雙積分”政策提高了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獲得積分的門檻,除續航里程外,計算方法增加了對能量密度、電耗等技術標準的要求。因此,在“雙積分”政策下,提高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技術水平成為新能源汽車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單個企業內部研發投入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已經難以滿足技術創新日益增長的成本和復雜性要求,向外尋求外部資源整合并進行合作創新已經成為一種必然。

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創新越來越引起業界和學術界關注。以電池為例,電池能量密度、容量與控制等技術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和電耗等,從而直接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總體技術水平,同時電池也是導致新能源汽車價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一輛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占整車成本的40%~50%(Wang et al.,2020)。當前,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除特斯拉等少數企業外大多由傳統汽車制造商轉變而來,除比亞迪等少數企業能自己生產電池外,均由如松下、寧德時代等第三方零部件供應商提供。2018年寶馬與寧德時代簽署了價值1.17億美元的協議用于聯合開發新一代電池技術,共同分擔技術創新成本(Ma,2018)。Yu等(2021)認為擁有低成本電池系統和較高性能的電池技術的汽車制造商能夠獲取市場競爭優勢,探討了收益共享契約和兩部費用契約對企業合作創新決策的影響。Chen等(2020)認為電池供應商創新能夠降低消費者對電池續航里程和安全性的焦慮,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從而制造商也能獲取相應的收益?!半p積分”政策旨在通過市場機制引導企業創新,雖然電池供應商創新的收益可以預期,然而迫于生產和成本的壓力,短期內很難實現扭虧為盈,從而技術創新水平受到影響?!半p積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如何提高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創新意愿,選擇何種合作創新模式以及如何設計激勵契約實現雙贏目的,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實踐活動中,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縱向合作技術創新水平面臨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環境的考驗,這種環境的復雜性很多時候表現為競爭。寧德時代是國內最大的電池生產企業,吉利、北汽、廣汽、上汽都與寧德時代簽訂了合同,用于開發新能源汽車電池組管理系統和電機交換系統。雖然與強電池供應商合作能夠使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獲取更多的技術專利和知識,但易導致制造商在談判時處于劣勢地位、由技術溢出效應引發的產品無差異等現象,從而使合作雙方利益沖突增加,合作創新穩定性面臨挑戰。如吉利與寧德時代在合作談判過程中,寧德時代“敲竹杠”,而吉利則以尋求日韓第二合作伙伴做脅迫,為此吉利將付出更大的轉換成本,寧德時代也將承受不良合作伙伴的聲譽損失。面對競爭對供應鏈縱向合作創新帶來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應采取何種措施提高自身在供應鏈結構中的地位,以及引入供應商競爭能否提高合作創新效率是本項目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政府對企業創新的支持是推動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縱向合作創新的重要驅動力(Gass et al.,2014)。“雙積分”政策實施過程中,積分標準欠合理且交易價格較低,無法保障合作創新后產品銷售和積分交易帶來的市場收益,不足以平衡成本壓力,“雙積分”政策引導的市場機制難以實現其初衷,需要與政府創新補貼政策組合使用共同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然而,高補貼不但會增加財政負擔,還會誘發企業的“合謀”行為,使創新效率降低。2016年的“騙補”事件說明,供應鏈成員為獲取更多的補貼,“合謀”向政府機構隱瞞產品真實信息。面對企業創新投入不足和“合謀”行為,政府應采取何種創新補貼策略及如何設計監督機制防范“合謀”風險,與“雙積分”政策一起共同牽引新能源汽車企業形成持續良好的縱向合作創新機制,成為當前亟待研究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消費者購買行為是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縱向合作創新的關鍵驅動力,《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白皮書2020》顯示,里程憂慮、價格、安全性和殘值仍然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Lim等(2015)發現里程憂慮和轉售焦慮將會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進而損害企業利益。馬亮等(2018)發現消費者續航能力需求對推廣新能源汽車、提高企業利益有積極作用。因此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縱向合作創新過程中需對消費者行為加以考察,消費者里程憂慮、策略性、風險感知和價格敏感等心理因素影響下新能源汽車企業如何制定最優決策也是研究關注的重點。綜上所述,本書重點分析了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技術創新的激勵問題,分析從市場驅動和政府政策角度,綜合考慮供應鏈成員的主觀行為,探究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技術創新的激勵問題。具體對以下問題做出回答:

(1)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理性的消費者更易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那么在考慮消費者行為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如何激勵供應商創新?制造商和供應商的消費者的收益關切系數又是如何影響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成員決策的?

(2)供應鏈中的權利結構直接影響到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成員的決策,那么在制造商占主導或者供應商占主導的情形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如何進行創新決策?考慮到供應商的公平偏好,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如何設計激勵契約?

(3)在單一的供應鏈結構中,一方面,電池供應商創新能力直接影響電池供應商技術創新水平,那么在考慮電池供應商創新能力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是否激勵電池供應商創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營銷努力擴大了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那么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營銷努力又是如何影響供應商創新決策的?以利潤最大化為原則,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如何在營銷努力與激勵電池供應商創新投入間尋求平衡?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應選用何種契約才能達到有效激勵電池供應商創新的目的?

(4)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擁有相同技術,激勵共享電池供應商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是否應該合作?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競爭與合作行為是如何影響電池供應商創新決策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競合行為下,制造商激勵電池供應商創新的成本分擔契約的范圍是什么?

(5)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擁有不同技術時,制造商是否對競爭對手進行技術許可?不同的技術許可契約、技術溢出效應是如何影響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成員決策的?在制造商不用的技術許可行為下,電池供應商進行創新投資的范圍是什么?在不同的情形下,創新成本及不用技術許可契約是如何影響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成員決策的?

(6)供應商競爭對電池供應商創新影響是什么?供應商合謀行為又是如何影響電池供應商技術創新決策的?在供應商競爭與合謀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應采用何種契約才能有效激勵電池供應商創新?批發價格契約與成本分擔契約能否有效激勵電池供應商創新?

(7)在政府不同的政策機制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是如何進行決策的?而“雙積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應如何激勵供應商進行技術創新?收益共享契約和成本分擔契約在激勵供應商創新決策中的作用又是怎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芜湖县| 中阳县| 新丰县| 左贡县| 玉溪市| 年辖:市辖区| 绥中县| 多伦县| 黑龙江省| 杭锦后旗| 巴青县| 璧山县| 仙游县| 称多县| 万宁市| 墨竹工卡县| 牟定县| 安义县| 巴马| 新龙县| 宁国市| 谷城县| 西宁市| 全南县| 鄯善县| 朝阳市| 纳雍县| 香港 | 长寿区| 固原市| 吉首市| 土默特左旗| 武宣县| 邯郸县| 祁东县| 乌什县| 慈溪市| 大安市| 连城县|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