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思路及戰略重點研究
- 王仲穎 白泉等
- 2399字
- 2024-05-21 14:53:01
前言
黨的十九大以來,能源領域工作的重點已經從主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轉變為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由過去數十年能源需求總量快速增長和供應能力不足的矛盾,轉變為發展不綠色、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能充分滿足的矛盾。
為了更好地謀劃“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回顧了21世紀以來國內外能源發展的基本態勢,分析和預判了未來世界能源發展和能源地緣政治格局演變的趨勢和特點,以及“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面臨的主要風險,提出了我國“十四五”能源規劃的新思路、新目標、新定位和新舉措。
課題研究的創新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研判了“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笆奈濉睍r期是世界能源格局劇烈變動和能源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的時期,也是我國全面融入全球能源發展潮流的初級階段,以綠色發展全面統領能源發展的重要階段,深化改革、真正實現以市場配置能源資源為主的攻堅階段。
第二,識別了“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主要風險。“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面臨各種風險,但主要面臨的是安全風險、經濟風險和綠色風險。盡管地緣政治格局變化可能不斷給我國的油氣供應帶來風險,但我國能源總體自給率大于80%,安全風險總體可控;“十四五”時期能源開發成本面臨上漲壓力,能源資源型地區轉型壓力加大,經濟風險不容忽視;煤炭消費量由減到增,“一煤獨大”局面短期難以顯著改善,新能源產業發展也會遭遇新舊制約和瓶頸。
第三,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思路。一是要把到2035年全面融入全球能源低碳化大潮作為能源發展的中長期目標,以此確定“十四五”時期能源轉型的目標和定位,即要把“綠色”擺在統領地位,統籌兼顧、協調促進“經濟”“安全”,堅持走“綠色統領、優化結構、改革開道、融入全球、防范風險”的能源轉型道路。二是“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必須要從過去采取的以“總量—結構—布局”為順序、以“保障供應”為主要目標,切換到把綠色發展擺在統領地位的新思路上來。
第四,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實施生態能源行動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將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4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消費量控制在39億噸以內;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3%以上,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提高到34%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8%,煤電機組的靈活性改造完成率達到40%以上;石油儲備能力提高到90天進口量,天然氣應急儲備量占消費量比例提高到1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左右;新能源全面擺脫補貼依賴,化石能源成本可控并力爭下降;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
第五,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實施生態能源行動的五大關鍵舉措。包括真正從嚴控制化石能源消費、以優化結構為核心進一步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中式與分布式發展并重、大幅降低能源領域非技術性成本、建立國家能源安全預警信息系統。
第六,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的八大戰略重點。包括建立能源綠色發展目標責任體系和制度體系;制定能源保供預案、補足能源安全短板;推動能源消費低碳化、電氣化、智能化升級;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和傳統能源轉型升級;著力推動重點區域能源生產消費革命;以能源技術變革推動創新發展;建立以市場配置能源資源為主的體制機制;以“一帶一路”為重點區域,營造“共同安全”的能源國際合作新環境。
本書是課題研究成果的結晶。王仲穎、白泉負責全書的謀劃、組織和指導。第一章總結了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升級的新形勢與新變化,分析了能源消費升級的驅動因素以及這些驅動因素的長期可持續性,提出了未來能源消費升級和能源結構變化的主要趨勢,由白泉執筆。第二章是“十四五”時期和中長期能源轉型情景分析。課題組利用模型工具系統分析了驅動能源發展轉型的主要因素和邊界條件,通過設定“既定政策情景”和“綠色低碳情景”,分析了“十四五”時期和中長期我國能源轉型情景和路徑,預測了能源和電力需求與供給的規模、增速、強度、結構等主要指標,由趙勇強、鄭雅楠、韓雪執筆。第三章系統梳理了全球能源格局的變化和綠色轉型的趨勢,重點剖析了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外在之虞和自身之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應對能源安全風險的一攬子對策建議,由朱躍中、劉建國、蔣欽云執筆。第四章剖析了“十四五”時期深化能源治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按照“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機社會”的“三有”要求,提出了能源治理改革的思路和重點,由高虎、蘇銘執筆。第五章是對“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思路和戰略重點的建議,由王仲穎、韓文科、白泉、高虎、朱躍中、蘇銘、趙勇強、肖新建、鄭雅楠執筆。附錄一是課題組對陜西榆林能源化工基地進行深入調查的研究成果,由王仲穎、姚明濤、熊小平執筆;附錄二是課題組赴廣東對廣東省車用氫能產業鏈進行調查的研究成果,由王仲穎、劉堅、鐘財富執筆。
需要說明的是,本課題研究是在2019年4—10月開展的,文中的定量分析以2019年之前的數據為基礎,對2020年、“十四五”時期和2030年的能源發展前景進行分析預判,因此,基礎數據與2020年的數據、有關部門調整完善后的數據、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實際發生的數據稍有差異,成書的過程中并未對此做過多修改。作為2019年前瞻性探索“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的課題研究,課題組對國內外能源形勢、“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戰略重點和主要問題的分析研判,以及提出的相關建議,其參考性和價值并未受到影響。
課題研究工作自始至終得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基礎設施發展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有關領導和專家的悉心指導與熱情幫助,課題調研也得到了廣東、陜西兩省發展改革和能源部門及有關單位許多同志的支持和幫助,課題組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的觀點僅代表課題組意見,不代表政府部門的意見,更不代表社會共識。請廣大讀者對本書的不足之處給予批評指正。
課題組
2021年5月
- 華為傳
- 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報告(2013)
- 中原經濟區發展指數研究報告(2014)(中原發展研究院智庫叢書)
- 消費升級:實踐·研究
- 城市戰爭: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國區域浮沉
- 生力軍的進擊:中國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 新型城鎮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互動研究:以長江經濟帶為例
- “十三五”時期國有企業改革重點思路
- 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叢書:中國交通建設與發展實踐
- 中國經濟史評論(2017年第2期 總第6期)
- 中國私募基金投資年度報告2015
- 陶冬看中國:崛起與挑戰
- 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
- 尋求突破的中國經濟:不確定性加大背景下的經濟金融形勢分析(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展望報告(2016年))
- 新冠肺炎疫情的行業影響及對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