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激化矛盾
書名: 大明:我崇禎只想作死作者名: 數沙人本章字數: 2054字更新時間: 2024-02-25 18:00:08
鴉雀無聲。
沒有一個人說話。
所有人都死死盯著崇禎,尤其是那些遼兵將領。
他們想不明白,崇禎的目的是什么?
難道是想整頓邊軍?像當年武宗皇帝那樣?
但是,就算如此,那也應該是深入淺出的整頓,或者是派遣一個能力出眾且威望夠高的官員前往遼東,而不是如同崇禎這般,當著全天下人的面,想一出是一出。
他難道真的不害怕嗎?
他難道不知道建奴還在關外虎視眈眈嗎?
他難道不知道這次建奴退兵,與他沒有多大關系,全都是因為運氣好嗎?
他真不怕大明滅亡,不怕身死道消,做一個亡國之君?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陛下,您這是想要干什么?!”
站在一旁,許久沒說話的孫承宗終于忍不住了,站了出來,對著崇禎躬身行禮,大聲詢問。
遼東軍餉靡費,這事他是知道的,而且,他還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年孫承宗主持遼東時,給朝廷的建議是修城,從寧遠城一直往遼陽、沈陽方向修城。
在他的計劃中,建奴不善攻城,只要能將城池修到沈陽城下,依靠著明軍強大的守城能力,肯定能將沈陽收復。
這種法子,不能說絕對有問題,但絕對不是最優解。
這個方法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修城的過程中,國內必須穩定,且不能出現動蕩。
要是在修城之時,國內又有人作亂,加之其他地方的軍隊幾乎沒有戰斗力,那就只能調遣遼兵鎮壓。
但遼兵一走,修好的這些城池,也就沒有什么作用,沒有人看守,只會被建奴毀掉。
很明顯,這并不適合明末。
而且,修城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對后勤的壓力也很大,光是運送修城材料就是一件靡費很大的事。
最關鍵的是,城池修好,作用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但是,修城是最符合遼東軍閥以及眾多遼東系官員的利益的。
修城修城,重點在這個修字。
只要修城就能獲得巨大利益。
崇禎看向孫承宗,臉色變得深沉。
孫承宗是個老臣,在朝中關系很深,威望很大,之前在城外時,就仗著自己是老臣的身份,對崇禎橫加阻攔。
甚至還用自己老臣的身份來壓崇禎,逼迫崇禎退讓。
當時崇禎也沒慣著他,直接讓張維賢接替了他的職務。
雖說有些離經叛道,但是在皇帝層面上,他現在并無官職,只是一個旅居在京的賦閑官員。
崇禎見孫承宗也為遼東說話,便決定繼續施壓。
“朕只是在做該做的事,朕深以為,能者上,庸者下,既然遼東兵馬不成氣候,那朕就撤了他!”崇禎冷冰冰的說道,語氣中盡是不容置疑。
“那陛下可曾想過,裁撤了遼兵之后,該由哪些兵馬填補?如今天下間,能征善戰的兵馬僅有遼東,建奴可不是普通的草原韃子?!睂O承宗目光深沉,毫不退讓。
事已至此,已經無關對錯。
這是皇權與臣權之間的激烈對抗,先前崇禎以袁崇煥造反為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凌遲處死,將東林黨中直接和軍權有關的人肉體上消滅,使得文官失去了一把鋒利的刀。
同時,又以袁崇煥造反為由開始擴大案情,雖然崇禎現在并沒做出這方面的動作,但孫承宗認為,這種事情只是早晚的事。
而在這之前,崇禎又走了狗屎運,獲得了不少功勞,有著威望加身,甚至獲得了滿桂等一眾武將的支持,拿到了軍權。
按照常理來看,除掉一支軍隊的頭領之后,最重要的應該是安撫這支軍隊。
可崇禎卻反其道而行之,揚言裁撤遼東,甚至還要斷其糧餉。
若是之前,孫承宗或許看不出崇禎此舉的深意。
但現在,他已經明白了。
崇禎這是想自己直接掌控軍權,編練一支只屬于他個人指揮的遼兵。
每年四百萬兩的白銀,足夠編練一支精兵了。
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又是第二個太祖臨朝。
若是此時后退,以后再想前進,就沒那么容易了。
想到此處,孫承宗不得不為了文官們光輝的未來,拼了。
“陛下,可曾想過江山社稷,可曾想過祖宗先輩。您這樣做,置大明的列祖列宗于何地?
難道,您要將遼東的百萬土地拱手送人嗎?難道,您要做一個亡國之君嗎?您就不怕背負罵名,不怕被世人千夫所指嗎?!”
孫承宗開始了道德綁架,再一次的要用祖宗、江山社稷來向崇禎施壓。
要是之前,這話肯定有用。
畢竟歷史上的崇禎是一個非??粗孛孀拥娜耍墒乾F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亡國之君,對于此時的崇禎而言已經算不上什么了,哪里有賠償金重要?
崇禎簡簡單單的回了一個:“不怕!”
這句猝不及防的話,讓孫承宗心里構思出來的那些說辭盡數消散,臉漲的通紅。
看著崇禎,心里忽然升起一股,“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感覺。
“陛下,陛下……”孫承宗被氣的結結巴巴,一時說不出話來。
崇禎也懶得聽他廢話,指著他,說道:“你現在都不是朝廷的官員了,你還說什么?你要是不服氣,可以啊,去造反啊,朕也沒攔著你,行了,朕累了,回宮睡覺了!”
說完話,崇禎丟下群臣,頭也不回的走了。
在場的這些人看著崇禎的背景,一個個的都傻了。
祖大壽等人連忙湊到孫承宗這個老上司跟前,問著辦法。
孫承宗的眼睛中閃爍著怒火,拳頭緊緊的捏著。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孫承宗低聲念叨著,心情壓抑到了極點。
他看著圍過來的這些遼兵將領,深吸一口氣,安慰道:“你們不用怕,老夫決意再勸一勸陛下……”
孫承宗打算獨自一人入宮,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說服崇禎,更有將矛盾往崇禎身上轉移的意味。
作出一副,我盡力了,但陛下執意如此的現象,從而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