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沉思錄
-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 3510字
- 2024-01-31 18:31:27
人生的過程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一個點,本質(zhì)是變動的,知覺是遲鈍的,整個身體的結(jié)構(gòu)是易朽的,靈魂是一個旋渦,命運之謎難解,名聲是不可靠的。
每天清晨就對自己說:我將遇見好管閑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狂妄無禮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傲的人。他們之所以有這些品性,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分辨善惡。但是,我(我知道善和惡的性質(zhì),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我也知道做了錯事的人其實本性與我相似,我們不僅擁有同樣的血液和皮膚,而且分享同樣的理智和神性)絕不可能被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傷害,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惡強加于我,我也不會遷怒于這些與我同類的人,或者憎恨他們。因為,我們天生是要合作的,猶如手足、唇齒和眼瞼。那么,彼此沖突就是違反自然的,就是自尋煩惱和自我排斥。
不管我是什么,都不過是肉身、呼吸和具有支配能力的理性。丟開你的書本吧,不要再被它們所吸引,那是不允許的;但仿佛你現(xiàn)在就要死去。輕視這肉身吧,那只是血液、骨骼和網(wǎng)狀組織,一種神經(jīng)、靜脈和動脈的結(jié)構(gòu)。再看看呼吸,它是什么?空氣,并且不是同樣的空氣,而是每時每刻都在排出和吸入的空氣。那第三就是支配理性了:這樣來想想,你已經(jīng)是一個老人;不要再讓他淪為奴隸,不要再像牽線木偶一樣被各種私欲牽扯,不要再怨恨現(xiàn)在的命運,或者恐懼未來的命運。
神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充滿神意。源自命運的東西并不脫離自然,并非與受神意管理的事物沒有關(guān)系。所有的事物都源于此;此外有一種必然,那是有利于整個宇宙的,你則是它的一部分。但凡整個自然所帶來的并且有助于維系自然的善,也有利于自然的所有部分。而現(xiàn)在宇宙是通過各種元素及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事物的變化保持其存在的。讓這些原則對你有足夠的力量,讓它們始終決定你的意見吧。拋開對書本的渴望,你就不會在抱怨中死去,而是快樂、真誠地滿懷對神靈的感激而離去。
記住,你已經(jīng)推遲了這么久了,神靈給你的機會已夠多了,但你沒有利用它。你現(xiàn)在終于必須領(lǐng)悟那個你不過是其中一部分的宇宙,領(lǐng)悟那種你的存在只是其中一段流逝的宇宙的管理;你的時間有限,如果你不用這段時間讓自己變清醒,機遇便會逝去,你也將逝去,而且一去不復(fù)返。
任何時候都要堅定地思考,就像一個羅馬人,像一個擁有完整而樸實的尊嚴(yán),懷著友愛、自由和正義之情感去完成需要做的事情的人那樣。你要擺脫一切其他思想。如果你把每一件事都當(dāng)作生活中的最后一件事去完成,消除對理性命令的各種冷漠態(tài)度和強烈厭惡,消除虛偽、自愛和對給你的那一份的不滿之情,你就將獲得解脫。你會看到,一個人只要把握很少的東西就能過一種寧靜的生活,像神一樣的生活;因為神靈不會向注意這些事情的人索求更多。
我的靈魂啊,你錯待了自己,而你將不再有機會榮耀自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珍愛自己,而是把你的幸福交給其他靈魂。
外部降臨的事物使你分心嗎?騰出時間來學(xué)習(xí)新的和好的東西而停止繞圈子吧。但你也必須避免陷入另一個誤區(qū)。因為那些在生活中被各種事情弄得筋疲力盡的人也是放浪者,他們沒有目標(biāo)來引導(dǎo)每一個行為。總之,他們的所有思想都漫無目的。
不要在意別人心里想什么,一個人就很難不獲得幸福,而那些不注意自己內(nèi)心的活動的人必定是不幸的。
你必須始終牢記:什么是整體的本性,什么是我的本性,兩者有什么關(guān)系,我的本性是一個什么性質(zhì)的整體的一部分;既然你是整體的一部分,就沒有人會阻止你說或者做符合本性的事情。
西奧菲拉斯圖斯在比較各種惡行時像一個真正的哲學(xué)家那樣說(就像一個人根據(jù)人類的共同概念所做的比較):因為欲望而引起的犯罪比因憤怒而引起的犯罪更應(yīng)該受譴責(zé)。因為,因憤怒而犯罪的人顯然是因某種痛苦和不自覺的患病而失去了理智,但因欲望而犯罪的人卻是被快樂所挾持,他的犯罪更加放縱和懦弱。然后,他又以哲學(xué)家的姿態(tài)說:因快樂而犯的罪比因痛苦而犯的罪更應(yīng)該受譴責(zé);總之,后者較像一個人首先受到不公正對待,由于痛苦而陷入憤怒;而前者則是受自身的沖動驅(qū)使而作惡,是受欲望的牽引。
因為你可能此刻就會離世,那么相應(yīng)地調(diào)節(jié)你所有的行為和思想吧。如果有神靈存在,離開人世并沒有什么可怕,因為神不會使你陷入惡;如果他們確實不存在,或者不關(guān)心人類的事情,那生活在一個沒有神或神意管轄的宇宙中對你意味著什么呢?而實際上他們是存在的,他們確實關(guān)心人類的事情,他們賦予人所有的手段使人不能不陷入真正的惡。至于其他的惡,即使有的話,神靈也不會使人陷入其中的。不陷入惡完全是在人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那不能使人變壞的事物,怎么能使一個人的生活變壞呢?但宇宙的本性忽視這些事情是有可能的,但這不是因為無知,也不是因為有知,亦不是因為防止或糾正這些事情的力量,也不可能是因為它缺少力量或技能,以致犯了如此大的一個錯誤——使好事和壞事竟然不加區(qū)別地一起降臨于善人和惡人。不過死生、榮辱、苦樂,這些事情肯定都同樣發(fā)生于善人和惡人身上,它們并不使我們變好或變壞。所以,它們既不是善,也不是惡。
一切都在迅速地消失,無論是在宇宙中物體本身的消失,還是在時間里對它們的記憶的消失。這就是所有可感知物的性質(zhì),特別是那些伴有快樂誘惑或駭人痛苦的事物,或者是那些遠播海外的虛名的性質(zhì)。它們是多么無價值、可鄙、骯臟、腐爛和易朽啊!所有這些都是理智要注意的。理智也要注意那些以意見和言論博得名聲的人;注意何為死亡這一事實:如果一個人觀察死亡本身,通過反省的抽象力把一切有關(guān)死亡的想象分解為各個部分,他就將把死亡視為不過是自然的一種運行;如果有什么人害怕自然的運行,那他只是個稚氣未脫的孩童。無論如何,死亡不僅是自然的一種運行,也是一件有益于自然的事情。還要注意人是怎樣接觸神的,是通過他的哪一部分接觸神,以及在什么情況下,人的這一部分才能接觸神。
沒有比這更可憐的了:有的人竟然想把一切探究清楚,甚至像詩人說的那樣探究地下的事物,還要猜測鄰人心里的想法,殊不知只須專注于他心中的神并真誠地供奉就足夠了。心中的神的供奉在于使心靈免于激情和無價值的思想而保持純潔,不要不滿于來自神靈和人的東西。因為,來自神靈的東西,因其優(yōu)越性而值得我們尊敬;而來自人的東西,因我們與其是親族的緣故而應(yīng)當(dāng)珍重。有時候,他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因為不辨善惡而引起我們的同情,這種不辨善惡的缺陷與不辨黑白并無二致。
即使你能活三千年,活數(shù)萬年,但仍然要記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正擁有的生活;任何人所擁有的也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正在失去的生活。最長和最短的生命其實是一樣的。雖然那已逝去的并不相同,但現(xiàn)在對于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所以那喪失的看來就只是單純的片刻。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失去過去或未來——一個人沒有的東西,又怎么能被奪走呢?因此,你必須牢記兩點:一是所有來自永恒的事物猶如形式,不斷循環(huán)往復(fù),一個人是在一百年、兩千年還是無限的時間里看的事物沒有區(qū)別;二是長壽者和瀕死者失去的是同樣的東西。因為,一個人能被奪走的只有現(xiàn)在。如果一個人只擁有現(xiàn)在,那么他就不可能失去他并不擁有的東西。
“記住,一切都是看法。”犬儒派摩尼穆斯所說的這句話意思是很明顯的,這些話的用途也是很明顯的,只要一個人能領(lǐng)會它的真實含義。
人的靈魂會摧殘自身,特別是當(dāng)它變成宇宙的腫塊,或者說,由其自身變成一個贅生物的時候。因為,第一,為發(fā)生的事情煩惱是違背自然的——所有別的事物的本性都包含于它的某個部分。
第二,靈魂摧殘自身是在它被他人排斥或者懷著惡意攻擊的時候,那些憤怒之人的靈魂就是這樣。
第三,靈魂摧殘自身是在它被快樂或痛苦壓倒的時候。
第四,靈魂摧殘自身是在它掩飾自己,言行不真誠的時候。
第五,靈魂摧殘自身是在它讓自己的行動漫無目標(biāo),不假思索和不辨真相地做事的時候,因為哪怕最小的事情也是應(yīng)該考慮結(jié)果的,有理性的人的目標(biāo)就是要遵循最古老的城邦和政府的理性和法律。
人生的過程是轉(zhuǎn)瞬即逝的一個點,本質(zhì)是變動的,知覺是遲鈍的,整個身體的結(jié)構(gòu)是易朽的,靈魂是一個旋渦,命運之謎難解,名聲是不可靠的。
總之,屬于身體的一切只是激流,屬于靈魂的只是夢幻,生命是一場戰(zhàn)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后的名聲也很快會被遺忘。那么,人應(yīng)當(dāng)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學(xué)。而這就在于使人內(nèi)心的神不受摧殘,不受傷害,免于痛苦和快樂,不做無目的的事情,而且毫不虛偽和欺騙,并不感到需要別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此外,接受一切對他發(fā)生的事情,一切分配給他的份額,不管它們是什么,就好像它們是從他自己所來的地方來的;最后,以愉快的心情等待死亡,不把死亡看作別的,只是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如果在一個事物持續(xù)變化的過程中無損于元素本身,那么又何必在意這些元素的變化和分解呢?因為死是符合自然的,而合乎自然的東西都不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