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太子坐于堂,一言斷之
- 大明:造反開局,老朱崩潰了
- 寫歷史的小白
- 2010字
- 2024-02-13 17:36:00
朝堂之上,太子正襟危坐。
太子還是以前那個太子,不過現在的眾人,都對太子有了新的認知。
這些驕兵悍將們都能在一夜之間被降服,更何況這些手無寸鐵的文官之流?
眾人的心中再也沒有了輕視之心。
眼看諸位侯爺的事情,太子已經有了決定,眾人不在議論。
詹徽此時不慌不忙的又拿出了一份折子。
這份折子是之前和太子商量過的,今日才整理好。
“太子,臣還有本要奏!”
眾人向著詹徽望了過去。
最近幾日幾乎都沒有什么事要上奏,詹徽怎么轉了性子。
詹徽沒有理會這些眼光,得到朱標的示意之后,才開始朗聲說道;
“臣身為督查院御史,近日督查院發生一件擊登聞鼓事件!”
諸位大臣張大了耳朵,登聞鼓可不是小事。
這是皇上欽定的,有人擊鼓,詳查之后必須匯報。
只是不知道此次所為何事。
只見詹徽接著說道;
“經過督查院詳細查探,擊登聞鼓之人乃是龍陽典史青文勝。”
當下詹徽把所有查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重點講述了龍陽拖欠朝廷稅收之事。
“太子殿下,這就是擊登聞鼓事件的有關信息,還請太子定決!”
詹徽說完,就站在了一邊,不再言語。
朱標做思考狀,看著殿下的諸位大臣。
“楊靖楊大人,此事牽扯到朝廷稅收,你如何看待?”
戶部尚書聞聲出列,這拖欠銀款巨多,可不是一件小事。
“太子殿下,臣以為,此事還需派精明干吏去往龍陽詳細查之。”
“其中事件是否有所隱瞞,是否有所偏薄,不可聽一人之言!”
朱標點點頭,這話說到了點子上。
“楊大人,本太子問你,上次所說,清查各地的倉庫,進展如何了?”
楊靖聞言,支支吾吾。
“太子……這……這……”
半天沒有說出來一句完整的話。
確實,戶部倉庫的帳,他是一清二楚。
但是各地的倉庫,賬目復雜,項目繁多,一時很難清理出來。
而且其中千頭萬緒,戶部如今還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
朱標也是明白其中的情況。
畢竟所有的事情,不是說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楊大人,你身為戶部尚書,清查各地倉庫之事刻不容緩。”
“本太子認為,千頭萬緒,不如快刀斬之。”
“抓起一地,樹立典范,其他可按照此地行事,豈不是容易很多?”
楊靖眼睛一亮,他也想過如此,只是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究竟該從哪里開始。
聯想到剛才龍陽的情況。
楊靖抬頭望向太子,明白了他的意思。
“臣愿意親自帶人前往龍陽,詳細查清此事!”
朱標點了點頭,不過僅憑他一人估計還不夠。
如今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朱標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件事情做好。
“楊大人,你的建議本太子同意。”
“但是僅憑戶部還是勢單力薄,本太子希望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效果。”
“涼國公藍玉不是請辭嗎?剛好這件事派他陪同你一起。”
“如若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可以找藍玉!”
說著,朱標又望向了詹徽。
“詹大人,此事乃是督查院的職責所在,還請督查院派一名御史隨同前往。”
詹徽和楊靖躬身領命。
朱標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私下里他已經安排毛驤派錦衣衛盯緊此事。
雖然擊登聞鼓的事件看著是一件小事,不用如此勞師動眾。
但是朱標要的可不是這些。
此次關系到查清地方倉庫,樹立典型,朱標不希望有任何差池。
而且幾方互相監督之下,誰也不敢徇私舞弊。
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群臣不敢有其他異議,如今太子的權威已經正式的建立起來了。
決定了這兩件事之后,早朝便沒有了其他重要的事情,很快就散朝了。
下了朝之后的朱標,興沖沖的向著御書房走去。
這皇宮之中,最近冷清了許多。
侍衛巡邏的時間,也比平常多了幾次,但是一般人很難發現。
很快,朱標便來到了御書房。
推開門進去,朱元璋正坐在椅子上看書。
雖然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但是也讀過幾年私塾。
還是認得幾個字的,主要的還是他很熱愛學習。
畢竟一個文盲是治理不好諾大的一個國家的。
“爹!兒臣給你請安了!”
朱標進門后恭敬的行禮,這是為人子之道。
既然來到了這里,就要遵守這個亙古不變的規矩。
朱元璋把眼睛從書上挪開,瞥了一眼朱標。
眼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他那內心按捺不住的興奮。
朱元璋輕輕的皺了皺眉頭。
“怎么,這是來你爹我這里請功來了?”
“不對,現在的國政大權都在你的手里,那你這就是來炫耀來了!”
“爹,你還不了解兒子我嗎?我怎么會做出這種事。”
行完禮之后,朱標也不客氣,徑自的找了把椅子坐了下來。
“說實話,我發現我還真不了解你。”
“有時候咱都懷疑你還是那個咱認識的標兒嗎?”
朱元璋盯著朱標,毫不客氣的說著。
因為朱標的改變確實太大了。
他印象中的朱標絕對做不出來這許多事。
那些侯爺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
這還要多虧了朱標從不隱瞞他,做了什么都會正大光明的告訴他。
這是朱標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當皇上,肯定要比他做的要好。
“爹,如假包換!不信的話,你再仔細看看?”
朱標此時心情愉快,也是忍不住逗笑了幾句。
“哎!”
朱元璋長嘆一聲,站起了身子。
“咱以為一直都認為自己年富力壯,不肯服老,更是時刻想著解決各種隱患!”
“咱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所以,咱對付那些不聽話的人,向來是一刀殺之。”
“一直殺到他們害怕,殺到他們聽話為之。”
“最后就是只要是咱的決定,就沒有人敢反駁咱!”
“如今,咱才發現,這也是一種局限!”
“人啊,只有跳出那個圈子之中,才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