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太子可欺乎?
- 大明:造反開局,老朱崩潰了
- 寫歷史的小白
- 2027字
- 2024-02-06 13:03:00
登聞鼓,歷史由來已久,每個朝代都會設有的一面大鼓。
為的是,讓有冤獄或者急案者,擊鼓上聞,從而成立訴訟。
最早是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
大明開創之時,當今皇上也將此法保留了下來。
特于午門之外,設立登聞鼓。
并且專門讓一名監察御史進行看管。
登聞鼓的案件一般都是由督查院負責。
朱標思索著,說不定這次就是插手督查院的好機會。
“你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查清楚。”
'我要清楚的知道每一個細節!'
毛驤領命。看來自己的猜測沒有錯。
當下立馬回去查探此事。
映著燭光,朱標坐在書房的椅子上一直在思考。
等回過神來,夜已經深了。
是夜,就寢!
第二日,早朝結束。
朱標坐于太子府中,毛驤站立于其身后。
“臣詹徽參見太子!”
原先的朱標很少私下接見大臣。
一是為了避嫌,二是他也沒有實際的權利。
所以六部的官員,也很少登門太子府。
可是如今的情形不一樣了。
太子現在主持朝政,如今的太子府儼然是一個小朝廷。
大明現在的所有命令都是從太子府中發出的。
由不得眾人不慎重。
“起來吧,詹大人!”
詹徽站了起來,弓著身子。
今日早朝之后,太子專門通知他,來一趟太子府。
雖然不知道緣由,可是卻不敢怠慢。
立馬趕了過來。
“詹大人,你如今執掌吏部,又是左都御史,是不是有點太辛苦了?”
朱標飲了口茶,每次上朝都要浪費許多口舌。
“回太子話,為國分憂,是臣子的本分,臣不敢言累!”
詹徽很是恭敬。
如今的他算是朝廷中話語權比較大的一個。
督查院可以掌管這監察天下的人物。
青田先生劉伯溫,也曾做過此職。
“詹大人為朝廷勞力,其心可表。”
“但是本太子怕詹大人太忙,以致于有所疏忽。”
朱標淡淡的說道。
聞聽此言,詹徽大腦飛速轉動。
看來今日,果然不是那么簡單。
只是到底是因為什么事,惹起了太子的不滿意,此刻的他一頭霧水。
“下官魯鈍,還請太子明示!”
朱標玩味的看了詹徽一眼。
“本太子聽聞,昨日有人擊登聞鼓,為何沒有見到督查院匯報此事?”
“督查院上來的折子中,也沒有絲毫的提及?”
要知道,擊登聞鼓,乃是不能拖延的大事,一般都會第一時間報與皇上知曉。
這是皇上為了百姓如有冤屈,還可以有地方申訴。
詹徽額頭上開始冒冷汗。
他沒想到太子的消息如此之快。
不顧此事他也不能怪他。
“回太子,還請下官容稟!”
“昨日是有人擊登聞鼓,擊鼓之人乃是外地一典史。名為青文勝。”
“本來擊登聞鼓,那就必須要立案偵查。”
“不過此名典史,并非是狀告他人。”
“也非是有冤屈。”
“而且皇上曾有規定,登聞鼓所說之事,乃是地方不受理才可。”
“因此,督查院才沒有受理此事。”
作為混跡朝堂那么久的老人,而且如今更是身居高位。
詹徽可不會如此愚蠢,給自己留下如此大的把柄。
擊登聞鼓的事情,他也沒有必要隱瞞。
所作出的決定,都是有條可依,有例可尋。
這件事,他自認為自己沒有做錯。
朱標看著下面義正嚴詞的詹徽,笑了笑。
毛驤今日上朝之前就已經把事情查了清楚,匯報過了。
事情究竟是怎么樣,他當然心里清楚。
其實詹徽也算說的沒錯。
但是他既然想插手督查院,自然會找出其中的漏洞。
“好一個有法可依!”
“那本太子問問你!”
“青文勝,所訴何事?”
朱標端起茶杯,面色和氣的看著詹徽。
這個原因,他自然知道。
“青文勝乃是龍陽典史,因龍陽臨近洞庭湖,數次遭受水患!”
“導致莊稼數次被淹。”
“其結果就是拖欠朝廷稅賦數十萬石!”
“由于上司一直催促的太急,不斷有人受鞭刑而死。”
“所以青文勝才會進京擊登聞鼓!”
擊登聞鼓這種事情,詹徽作為總負責人,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來龍去脈。
“看樣子,詹大人確實熟知情況,沒有糊弄。”
朱標手撫茶杯,緩緩的說道。
“臣萬死不敢欺瞞太子殿下!”
詹徽可是個聰明人,他早就決定緊緊抱住太子的大腿,又怎么會欺瞞。
“那詹大人是認為本太子可欺乎?”
朱標的眼神閃過一絲寒光,緊緊的盯著詹徽。
“噗通”一聲。
詹徽連忙跪倒在地,叩首道;
“太子,臣萬萬不敢,還請太子明鑒!”
朱標放下了手中茶杯,坐正了身子,嚴肅的問道;
“你既然知道具體情況,仍然沒有上報。”
“這不是欺瞞是什么?”
“還是因為現在主持朝政的是本太子而不是皇上?”
“或者說是因為本太子對你們太過于仁厚?”
朱標的聲音仿佛利器,嚇得詹徽魂不附身。
無論如何,他也不敢這樣。
這個事情上面,他確實有點私心。
因為現在朝廷上暗流涌動,不知道下一刻就會發生什么。
因此,這件事,他就想著大事化小,擱置一旁。
此時的他不想因為這件事,而給督查院招來麻煩。
沒想到太子消息如此靈通,第二天便找上了門來。
“太子,臣萬萬不敢有此想法。”
“還請太子明察啊!”
詹徽戰戰兢兢,跪在地上,四肢發軟。
這個事情,可大可小。
畢竟登聞鼓乃是皇上親自定下的政策。
如果太子非要追究的話,輕則官位不保,重則人頭落地。
他可不想成為太子上位的墊腳石。
朱標看著跪趴在地上的詹徽,思緒轉動。
他不是朱元璋,沒有那么大的殺意。
現在看樣子,初步的效果已經達到了。
接下來,他還要利用這件事,來撕破朝廷的一個大口子。
不會輕易如此就拉上一個人,尋常了事。
“詹大人,為何龍陽會欠下如此多的稅銀?”
詹徽一愣,剛才的理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他不明白太子為何還會如此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