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冀州易主
-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
- 幽湖.小筑.居
- 2054字
- 2024-06-05 21:10:13
劉星接過戰(zhàn)報草草看了一遍,笑道:
“這高順還真就沒讓我失望,這么看來咱們去葉縣增援也沒什么必要了。”
賈詡則是持反對意見。
“主公,不可大意,咱們屠了袁家滿門,那袁術必定盡起大軍為其子復仇,我以為朝葉縣派遣援軍還是很有必要的。”
田豐緩步走到地圖前,看著地圖沉思。
劉星把目光移到田豐身上問道:“元皓,可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目不轉睛的盯著地圖,田豐回道:“我在想袁術究竟會從何處進兵,按照討董之時袁術和孫堅的兵力來看,二人共五萬大軍,但并不能排除其隱藏實力的可能,看來不光要增援葉縣,其余地方也要考慮在內了。”
說完,手指點向潁川位置:“魯陽距離潁川也不遠,要是換做是我,肯定會派出一路兵馬援助孫堅,與孫堅合兵一處拖住我方大軍,同時遣一旅偏師奇襲潁川。”
賈詡也快步走了過來:“沒錯,我大軍被拖住的情況下還真有可能被袁術占了便宜,我就說嘛,葉縣雖是主公封地,也有煤,鐵等消息傳出,可是對于袁術來說與雞肋無異,這勞師動眾的打葉縣,還真有可能是偷襲潁川的鋪墊,不過他真有這么多兵馬嗎?”
田豐這時大膽的推測道:“宛城黃巾被擊破,羊續(xù)陸續(xù)剿滅南陽境內黃巾殘黨,收降不知凡幾,這些兵馬想來很有可能歸了袁術。咱們不妨假設一下,孫堅有長沙兵馬一萬,袁術隨意的就能增派兩萬兵馬交給孫堅調派,麾下剩余兵馬恐不下六萬之數(shù)。”
賈詡附和道:“此言有理,咱們不如再大膽一點,假設袁術有十萬大軍,派出兩萬增兵孫堅攻打葉縣,留下南陽必要守軍一到兩萬,剩余兵馬也有六七萬之多。再從袁術個人性格分析,就算他派兵攻打潁川,斷不會派出超過一半的部隊,這么看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文和說的不錯,依我看,就算咱們全部猜中,那袁術也真的派兵攻打潁川,那么兵力必定在兩萬到三萬之間,這樣的部隊僅需翼德本部兵馬就能應對自如了。”
賈詡反駁道:“元皓此言差矣,我認為當留徐晃駐守潁川,派翼德率本部兵馬增援葉縣。既然咱們剛才解決了糧草的問題,那么子龍將軍必定出兵陳國,可由徐晃接替守衛(wèi)潁川的任務,還能有余力支援陳國戰(zhàn)事。葉縣那邊孫堅新敗,無論袁術繼續(xù)進兵還是試圖拖住我大軍腳步都已經無所謂了,自然會有人給他分析我軍戰(zhàn)力,擾亂他的判斷。”
劉星點頭:“還是文和的安排比較穩(wěn)妥,不過這么一來也就沒我什么事情了,無論出征陳國還是守衛(wèi)各地,都交由高順,趙云二人處理吧。這樣,文和你隨徐晃坐鎮(zhèn)潁川,元皓陪子龍出兵陳國,屆時我會令張遼,許褚二人聽從你的調派,務必將管亥大軍阻擋在豫州之外。”
二人躬身行禮,領命而去。
......
冀州
袁紹秘密派人聯(lián)絡了鞠義,辛評,辛毗三人,并許以高官厚祿。
鞠義當即表示愿意率軍歸順袁紹。
辛評和辛毗二人則是詐稱黑山軍寇邊,鼓動韓馥調張郃,高覽率大軍前往抵御。
這么一來,冀州可調派的武將僅剩趙浮、程渙二人。
袁紹得到消息,故意延緩了行軍速度,抵達鄴城之時,張郃,高覽二人早就不知走了多遠了。
郭圖入城拜見韓馥。
“本初派公則來我鄴城有何貴干?”
“韓大人,我主回軍渤海借道冀州,現(xiàn)兵糧告急,特遣我來韓大人處借糧。”
“不知本初需要多少糧草?”
郭圖飛快的權衡了一下:“需五十萬石。”
辛毗出言道:“主公,袁紹乃關中討董聯(lián)軍盟主,下官以為可折半交付,一來可阻天下悠悠之口,二來也能結個善緣。”
沮授聞言當即出列:“主公不可,袁紹兵馬不過兩三萬人,半數(shù)糧草那也是二十五萬石,對于兩三萬人的部隊不嫌太多了嗎?下官以為撥付三萬石糧草足以令其返回渤海。”
郭圖冷笑一聲:“我主此來冀州可不是僅僅為了借糧,乃是來救韓大人性命。須知公孫瓚大破張舉,張純叛軍,早有圖謀冀州之意。且各州郡都有官吏響應,韓大人應當有所了解吧。”
沮授:“笑話!我冀州可帶甲上陣之人百萬,區(qū)區(qū)公孫瓚而已,何懼之有,袁紹雖為聯(lián)軍盟主,可麾下兵馬不過兩三萬,就連糧草都要仰仗我冀州鼻息,安敢口出狂言?”
韓馥見氣氛有些尷尬,遂起身說道:“此事容我考慮一下,一個時辰后再議。”
眾人散去后,辛評悄悄來見韓馥。
“主公,下官有一事想問。”
“仲治請說。”
“若公孫瓚攜大勝之勢來攻冀州,再加上袁紹在城下發(fā)難,主公可有應對之法?”
韓馥大驚,忙道:“若真如此,冀州危矣。仲治可有應對之法?”
辛評不答反問:“請問主公,在寬厚仁愛,容納各種賢才,使天下人歸附方面,比起袁紹如何?”
“我不如他。”
“面臨為難出奇制勝,智謀勇氣方面呢?”
韓馥嘆氣:“我不如他。”
“對于世家之中的名望呢?”
“我還是不如他。”
辛評這才說道:“袁紹治所渤海,雖是一郡之地,其實比起一個州來也不遑多讓,主公各方面都不如袁紹形勢之下,還長期居于袁紹之上他會怎么想?那袁紹也算是當世豪杰,必定不肯居于主公之下。再者說公孫瓚攜大勝之勢攻打冀州,您這邊又得罪袁紹,兩路兵馬會合在冀州城下,主公該如何抵御?”
韓馥焦急的在屋內來回走了幾圈:“還請仲治教我。”
“主公,您本為袁氏門生,又是袁紹故舊,還有聯(lián)軍同盟之宜,不如將整個冀州讓于袁紹,袁紹必定對您感恩戴德,公孫瓚也會看在袁家的面上罷兵,這樣既能有讓賢的名聲,也能保冀州百姓免受刀兵之苦。”
韓馥素來懦弱,耳根子也軟,經辛評這么一說,也就點頭應下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