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趙云請戰
書名: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作者名: 幽湖.小筑.居本章字數: 2042字更新時間: 2024-06-05 19:42:06
一路向北,孫堅逃竄進了伏牛山脈,這才稍松了一口氣。
看著身邊僅剩不足千人的部隊,一股無力感涌上心頭。
“公覆,難道我真的不如那劉星嗎?三萬大軍,這可是三萬大軍啊。”
黃蓋取下馬背上的水袋遞給孫堅:“主公,豫州兵馬自黃巾叛亂以來,參與大小戰事數百場,每戰皆勝,這種經歷不是咱們麾下兵馬能有的。”
喝了口水,孫堅看向左右:“派出人手收攏敗兵吧,順便接應下義公和德謀,接下來要面對袁術的責難了。”
“主公何不另謀他路?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容身呢?”
“何處容身?南有荊州劉表,前有豫州劉星,后有南陽的袁術,咱們糧草盡失還能有什么作為?”
“可先收攏敗軍,借修養之名回軍南陽,再做打算。”
“你可是想說讓我取了南陽郡?這不現實,南陽郡官吏皆心向袁家,憑借咱們剩下的兵馬壓根就難以掌控。”
“主公不妨換個思路,回軍南陽之后咱們可西進上庸,漢中之地,起碼也有一片安身立命之所,退可進西川,進可戰荊襄。”
孫堅聽了黃蓋的一番話,臉上頹然之色一掃而空。
“此舉大有可為,待義公,德謀安然歸來,咱們即刻動身。”
黃蓋提到的上庸,原是屬于漢中的一處邊陲小縣,在群雄起兵討董之際,其縣內申氏大族的申耽,申儀帶領數千族人起兵自立。
占據上庸,西城,房陵三縣各成一郡,號稱東三郡。
雖然三郡鄰近漢中,地處涼州,司隸,荊州,益州交界之地,戰略位置比較重要,但山林眾多,中原戰火并未波及此地。
若是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來說,申家兄弟還能在上庸平安劃水三十年。
可是如今黃蓋獻策,讓孫堅動了心思。
半日之后,韓當,程普率殘軍歸來,黃蓋也陸續收攏了數千敗兵,這才沿著伏牛山朝南陽方向退去。
......
管亥大軍一路燒殺劫掠直入陳國境內。
陳王劉寵無數次派人向劉星求援,均被婉拒,無奈只能收攏兵力,固守陳縣。
管亥也不率軍攻打,只是派兵圍住陳縣,令程遠志,鄧茂二人四處劫掠富戶,充作軍資。
在青州黃巾的洗劫之下,陳國境內百姓紛紛出逃。
在賈詡細作的刻意引導下,豫州成了陳國百姓的第一選擇,光是潁川一地,每日收攏的流民就不下數千。
駐守在潁川的趙云見陳國流民那些凄慘的模樣有些坐不住了,連夜伏案奮筆疾書。
“主公,黃巾余孽管亥攜百萬黃巾肆虐陳國,陳國百姓逃往潁川之人無數,為避免我豫州百姓直面管亥兵鋒,云懇請出兵陳國,將戰場開辟在我豫州境外,救陳國百姓于水火。”
寫到這里,趙云沉思良久,又提筆寫道。
“賊軍勢大,云恐獨木難支,還望主公派出張遼,許褚二位將軍共討賊寇。”
拿起寫好的信,吹干墨漬,心懷忐忑的裝入信封,封好了火漆。
趙云知道,連續的大戰和接納流民,豫州糧草已經難以支撐,甚至聽聞荀彧都有向荀家借糧的打算了,可是一味的防守的確不是上策,唯有打出去,才是解決青州黃巾的唯一手段。要是放那百萬黃巾入境,可就如同燎原之星火,一發不可收拾了。
......
劉星接到趙云書信之后也沒敢怠慢,當即召集賈詡和田豐商議。
“二位,我本以為管亥裹挾百姓過多,糧草不濟,可惜劉寵頂不住壓力啊。”
賈詡:“劉寵本就是守成之人,從其自號輔漢大將軍卻不派兵討董就可見一斑。不過其麾下駱俊頗有才學,把陳國治理的井井有條。”
田豐不屑說道:“酸儒罷了,亂世之中治理地方再好又有何用,無實力自保,只是為他人做嫁而已。”
“元皓,這么說可不像你啊,難道打了一趟鮮卑你就看不起這些治理地方的人才了?”
“主公,話可不能這么說,要是我坐在駱俊那個位置上,首先考慮的是自保,明顯隔壁的青州焦和不作為,任由黃巾肆虐,這駱俊不諫言陳王擴軍倒也罷了,這固守陳縣的餿主意也能想的出來,不是酸儒是什么?這么做不就是放任管亥大軍劫掠嗎?和資敵有什么區別?”
賈詡附和道:“說這些都沒用,當務之急是如何將管亥大軍拒之門外才對,子龍說的沒錯,據敵于外,避免戰火燃進豫州才是正理。”
劉星有些為難說道:“咱們連日征戰,屬實糧草捉襟見肘了,僅能滿足練兵消耗而已,這戰端一開,也許咱們連秋收都堅持不到了。”
賈詡思考了一會開口說道:“我軍日常糧草消耗能滿足,主公無非擔憂的是運輸糧草途中民夫的吃用問題。咱們豫州境內大多數道路已經修葺完畢,足以保證車馬的快速通行,其實路上消耗的糧草咱們是可以承擔的。再不濟咱們可以發動百姓捐出家中余糧,官府按照市價收購。”
劉星一拍大腿:“還得是你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雖然咱們存糧不多,可是錢多啊,袁家的家產就足以支撐咱們打上好幾場大仗了。不過也不能過于樂觀,畢竟百姓家中存糧咱們也沒有個具體的數字,可書信荀彧,讓其派人于各郡縣張貼榜文,收購糧草。”
田豐補充道:“徐州富庶,境內之敵僅泰山賊寇而已,可遣使往徐州買糧。另外也可從公達處借調一批糧草,用作討賊之用。”
賈詡眼珠子一轉:“從公達處借糧不光可以解決我軍糧草短缺的問題,一旦那劉繇借機發難,咱們順手將其滅了,也不是不行。”
劉星沒好氣的瞪了賈詡一眼:“我說文和,咱們雖然囤兵揚州附近,可是計劃不如變化快,要是劉繇真有歹念,現在咱們也是有心無力啊。還是好好琢磨琢磨派哪些部隊進兵陳國吧。”
話音剛落,帳外有軍士來報。
“稟主公,高順將軍夜襲孫堅,三路兵馬夾攻之下孫堅敗逃,斬首萬余,俘敵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