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元標拱手行禮:“陛下若是昏君,那歷朝歷代就沒有明君了!”
“哈哈!”朱由校笑了兩聲說道:“閣老等下就別走了,留下來陪朕用膳吧。”
“朕前些日子在御花園里找了個好東西,保管閣老一定喜歡!”
聽朱由校這么說,鄒元標起了好奇心,當然,他不至于當場問。
“臣,謝陛下賜宴!”
待朱由校準備的午膳端上來,鄒元標這才發(fā)現,十個菜里面,最少有五個自己不認識!
“陛下?”
朱由校笑著給這位閣老介紹:“這是酸辣土豆絲,這是土豆燉牛肉。”
“酸辣的,閣老嘗一嘗味道就行,多吃點牛肉里的土豆,又軟又香!”
“那盤蒸番薯閣老也可以多吃點,又軟又甜!”
“排骨玉米,油炸花生...”
“這是朕的菜!”
“閣老的牙口,就只能看看了。”
鄒元標看著皇帝介紹的這幾樣菜,不光是菜式他沒見過,做菜的原材料,他也沒見過!
不過,出于對皇帝的信任,他夾起皇帝一直說的土豆,嘗了嘗。
味道不錯!
“軟、糯、香,宮中御廚,果然名不虛傳!”
朱由校笑了笑:“御廚的手藝,自然是好的。”
“不過,這土豆本身,就是門好糧食!”
糧食!
鄒元標領會到了皇帝要說什么。
皇帝想他嘗一嘗這些新東西,然后,在后續(xù)的施政過程中推廣它們。
可是,千年以來都是五谷在養(yǎng)育著華夏大地,貿然推行新糧食,先不說百姓接不接受。
這其中的風險,就不是現在應該冒的。
鄒元標放下筷子,斟酌詞匯:“陛下,臣知道陛下素有大志。”
“但事情,得一件一件做。”
“考成、清丈田畝、遼東之戰(zhàn)、工坊規(guī)模化,再加上開海...”
“朝中已經有數個方向需要人手。”
“朕沒想一下子全鋪開!”朱由校也放下筷子向鄒元標解釋道:“朕想的是,就像開海那樣。”
“先在順天府、直隸這些地方找些田畝進行試驗。”
“如此甚好!”鄒元標大大的松了口氣,他很怕自己的皇帝是隋煬帝那樣好大喜功的。
若是那樣,天下也會不堪重負!
皇帝不折騰不好,皇帝總折騰也不好!
這其中的度,需要皇帝自己把握,也需要大臣們來規(guī)勸。
朱由校看著桌上的這幾種熟悉的新糧食:“閣老,你知道嘛,其實我一開始沒想示范的...”
“就想用圣旨強令攤開!”
“陛下?!”鄒元標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放心,朕這不是考慮后改變方法了嘛。”朱由校忽然嘆了口氣:“只是朕還有些不甘心!”
“這些糧食啊,太高產了!”
“若是能提早一年推廣,不知我大明會少餓死多少人...”
皇帝很少說謊,更很少夸大事實!
鄒元標也能聽得出,皇帝這是真的遺憾。
“陛下,不知...不知這土豆的產量是多少?”
朱由校想了想后世的產量,又想了想有關馬鈴薯的歷史。
他回道:“培育的好,幾十石吧。培育不好,也有十幾石...”
幾十石?十幾石?
鄒元標有些眩暈!
他扶著桌子在心里算了一下,小麥的產量在一兩石,水稻的產量在兩三石...
也就是說,這土豆,一畝就是小麥、水稻的十幾倍、幾十倍!
放之天下,那相當于憑空多出來十幾倍的糧食!
這,還會有人餓死嗎?
鄒元標的手抖了...
這時候,就算他再相信皇帝,也覺得皇帝在開玩笑:“陛下,君無戲言啊!”
朱由校看了看土豆燉牛肉,看了看紅薯,又看了看玉米:“君無戲言。”
伴隨著朱由校的回答,鄒元標一口氣松下來。
他摸摸土豆絲和土豆燉牛肉的盤子,嘴唇蠕動幾下,最后還是無奈長嘆:“唉~,還是不能強令,要先示范,以利誘之...”
朱由校給鄒元標夾了一筷子菜:“這是最合適的辦法了。”
“不過,朕已經命皇莊明年全部種這三樣作物。”
“朕相信,有朕拋的這塊兒珠玉在前,愿意跟風的人一定不少!”
“陛下,這番薯、玉米,也有土豆一樣的產量?”鄒元標又驚了,能有一個土豆,他都已經覺得是天佑大明了。
現在皇帝將番薯、玉米和土豆擺在一個地位,這讓鄒元標心里又期盼,又不敢相信。
“番薯差不多。”朱由校介紹的很詳細:“玉米少一點。”
“不過,玉米是能和小麥那樣,磨成面粉食用的!”
“可以一直當主食。”
“而土豆、番薯,災荒之年一直吃沒問題。”
“平常的話,還是做菜比較好。”
“宜菜宜糧,好!好!好!”鄒元標摸著土豆、番薯連續(xù)說了三個好字。
接著,他用筷子夾起一塊兒玉米。
“單看這果實,與五谷相差不大,皆是粒狀。”
“要是它真能有十幾石,陛下,五谷就要變成六谷了!”
朱由校拍拍手,早有準備的邵心秋端上來幾個玉米饅頭:“能不能變成六谷,那是禮部該討論的事。”
“朕,就是發(fā)現它的作用,然后推廣到整個天下!”
“讓這天下啊,先解決吃飽的問題。”
鄒元標拿起一個玉米饅頭,黃橙橙的,真與小麥蒸出來的不差什么。
咬一口,比小麥饅頭要糙,不過卻帶著一絲甜味!
“好糧食!”
鄒元標忍不住開口贊嘆。
“好糧食,閣老就多吃一點。”朱由校笑著說道:“閣老吃了,下面的官員才敢信,官員心里,那百姓就更容易信!”
鄒元標頷首,確實如此。
不過,皇帝自己來做這件事,明顯影響更大。
皇帝這次宴請,看來不止是讓自己知道這幾樣糧食,也是想通過自己的口傳出去。
哪怕是不確定的風聲,哪怕是將信將疑...
只要有人嘗試了!
那皇帝就不虧,皇帝還會因此多很多擁躉!
“陛下,不知此三物,宮中的種子多不多?”
鄒元標既然知道了皇帝的打算,那就要堅定支持!
另外,也算是為自己家謀一點福利,來年賣種子,都是一筆收入。
更別說內閣大學士以身作則,以身試法帶來的聲望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