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他還把朱由校的幾封詔書拿出來,論證先皇是‘羽化登仙’...
這可把他的同僚惡心壞了!
他們總不能說,皇帝的詔書是胡說吧...
還是顧秉謙的上司更熟悉禮法,找了個‘祝愿’‘祝福’的說法,把這事兒給圓了過去。
如此,大臣們才能繼續從其他方面噴顧秉謙!
看著這舌戰群儒的家伙,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有這么一個人,這次也值了!
而且,從后續反應,大臣們也會明白自己忽然堅持‘圣祖’的原因,不會落下什么不好的名聲。
就在朱由校打算‘收網’的時候。
突然,一群綠袍、青袍小官中也爆發了劇烈沖突:“崔呈秀,你說什么?你說我等勸諫陛下乃是忤逆?!”
崔呈秀,朱由校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五虎之首!魏忠賢的干兒子...
也是個不要臉的家伙!
他現在,好像在行人司當差吧...
這是注意到自己的神色,也賭了?
朱由校將目光投向那紛亂之處,就見一個青袍‘俊杰’被人揪起了衣領。
他在站不穩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著對朱由校這個方向的拱手禮:“陛下乃是天子!”
“陛下之斷,自有其由!”
“我們身為大臣,應該做的是幫助陛下完成他想要的。”
“而不是在這里一起反對陛下!”
“崔呈秀!我看錯你了!”說話的,明顯是一個和崔呈秀關系比較好的同門,他撕裂自己的袍子痛恨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今日,你我就割袍斷義!”
這一句割袍斷義,讓崔呈秀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但是,他想到皇帝的那個點頭,再次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萬奎兄,理不辨不明、法不言不清...”
“我崔呈秀自認為沒做錯什么!也不覺得忠君愛國是什么過錯!”
“即便你與我割袍斷義,我依然要勸你,陛下,才是這大明的天!唯有陛下,能呼風喚雨!”
那友人,被崔呈秀的態度氣到了。
他臉色鐵青,雙手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為用力過猛而發出咯吱聲...
似乎隨時想上去揍他一頓!
對這樣的場面,朱由校卻不在意。
他現在很開心,對顧秉謙和崔呈秀兩個人,他非常滿意!
兩人一個從‘神仙’這個角度出發,一個從‘忠心’這個角度開始,握著歪理就不松口。
對一眾大臣,也算是有來有回。
總之,不是那種一戳就破的草包!
好了,可以收網了!
有這么兩條魚就夠了,再多也用不上,還會繼續撕裂朝堂。
微微一抬手,凈鞭之聲響起。
朝臣入列,或帶著不忿、或帶著驚疑。
不忿的,是還沒搞清楚情況的,以為朱由校非‘圣祖’不可。
驚疑的,是那些時刻注意朱由校,并發現朱由校對顧秉謙、對崔呈秀態度的。
朱由校靠在御座上,一只手摩擦著上面的龍頭,思考該如何開口。
是厲斥一番,然后表現一下自己的‘悲憤’、‘不得不’...
還是裝一波兒高人,說一半兒留一半兒!
就告訴大臣們:“我是在考驗你們,你們都很忠直...”
至于找鷹犬什么的,就不必對親愛的大臣們說了。
很明顯,第二種處理方法更能維護名聲,體現君王威嚴。
故而,朱由校的猶豫結束!
他站起來,一手背后一手置于身前,學著曾經看過的那些大人物拖長了腔調:“朕心甚慰!”
“朝堂之中果然多肱股之臣!”
大臣們百分百疑惑了,皇帝這是要說什么?是在說反話,還是真的在夸獎?
情況不明,先不出頭,讓皇帝再往下說說!
朱由校也不在意沒人給自己搭話,沒人對自己呼‘圣明’、‘萬歲’。
他轉過身,面向六部九卿們繼續說道:“朕很高興,你們在朕的面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
“而不是明知朕是錯的,還不勸諫,繼續曲意逢迎...”
“朕能有你們,是國朝之幸!”
很明顯了,皇帝就是在夸獎!
皇帝的夸獎,讓很多人松了口氣,不過,有兩個人卻如墜冰窟...
顧秉謙、崔呈秀,他們已經開始在胡思亂想:“皇帝是不是在釣魚?就是為了找出小人,然后趕出朝堂...”
他們已經在后悔,自己為什么要賭!
而皇帝接下來的命令,更是在他們心頭狠狠敲了一擊,讓他們覺得自己前途無亮。
“朕意,皇考之廟號,便暫定光宗...”
“日后若無更好選擇,便不更改。”
毫無疑問,皇帝親手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堅持。
那為皇帝辯駁的顧秉謙、崔呈秀就顯得有些像小丑...
而其他大臣,有還在猶疑的,有松了口氣的,亦有熱淚盈眶的:“吾皇圣明!”
“陛下圣明!”“陛下萬歲!”“...”
各種各樣的歌頌,像不要錢一樣,被人掛到朱由校頭上。
而朱由校亦是哈哈一笑說道:“退朝!”
顧秉謙、崔呈秀想暈了!
皇帝走了,沒再看他們一眼的走了...
而身周,圍滿了虎視眈眈的同僚...
“打他!”
當朱由校的背影在乾清門消失后,沒了束縛的群臣,將自己的憤怒發泄了出來!
他們圍住顧秉謙、崔呈秀,或扯袖子、或拽帽子。
或拳打、或腳踢,有些狠的,甚至直接上牙咬!
方從哲看的直皺眉。
出出氣就行了,把人把死了打,不行!
方從哲喊過侍衛,叫他們趕緊把人解救出來。
韓爌在旁邊有點不忿:“首輔,用得著救他們嘛!這樣的人,死了不更好!”
方從哲瞄了他一眼,暗嘆一聲不成熟。
不過,該教還是得教,誰叫皇帝出過大價錢了呢!
“陛下還要用他們,死了,上哪兒找去?”
“陛下要用?!”韓爌的嗓音提高了,他想不明白,為什么方從哲會說陛下要用這樣的小人。
而且,陛下走的時候,明顯沒把這兩個趨炎附勢之輩放在眼里,哪里表現出要用他們的跡象了?
方從哲見著他聲音高了,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趕緊拉了拉他:“小點兒聲!”
“好了,你不要問了,具體的,回了內閣我再解釋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