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之一直對林翰不服氣。
事實上,他對衙門里的衙役都很不服氣。
當然,除了林鐵。
兩年前李家出事,他和自己的爺爺喬裝打扮,本欲在歙縣找到門路,然后沿著新安江坐船逃到南方去,當時有人正在抓他們,所以行事極為隱蔽。
就在即將上傳遠離之際,林鐵卻帶著人找到了他們爺孫二人,雙方展開了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
林鐵帶著十幾名衙役,單是被李木之打傷的就有一半之多,最后還是林鐵親自上陣,經過幾番爭斗,將他一舉拿下。
所以他一直以為,縣衙里的衙役們都是飯桶,林鐵既然已經死了,那么縣衙就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
即便看起來很強硬的林翰,他也是這么認為。
直到剛才林翰一招將丁老三給擊暈沒,他這才知道,眼前的這位和自己差不多年歲的年輕人,居然是一位深藏不漏的技擊高手。
丁老三是縣衙的了牢頭,他對待犯人時很嚴酷,李木之見識過他的手段,不能說他是武藝超凡,但也絕不是泛泛之輩,李木之自己估算過,如實他一對一面對丁老三,勝負無可辯駁,他一定會勝,但總要在十招之后,這也是未可知的事。
如今林翰卻能一招制敵,可見其本身的武藝絕對不凡。
他甚至能看出來林翰剛才那一招的來由。
“這家伙,居然會柔術。”李木之從小對習武很癡迷,除了中華武術,西洋和東瀛的武術他也有涉獵,不過都只是一些皮毛,精通更是談不上,見林翰的柔術造詣頗高,顯然在心底對林翰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這家伙不能躺在這里,他把弄到街角,這樣到天明之前不會有人發現他。”林翰指著李木之,示意他和自己將昏迷的丁老三抬到一邊的街角。
完事后,林翰還找來一些雜物將丁老三的身體遮住,這樣可以盡量拖延他被發現的時間,有利于他們逃跑。
“行了,走吧,不要耽擱時間。”
李木之和李老現在儼然已經默默地將林翰當成了自己的精神領袖。
不論是從大牢里取得鑰匙,還是有人幫忙幫助其越獄,他們知道,這都是因為林翰的關系,如果沒有他,自己現在還被關在那間陰暗到暗無天日的牢房里。
如今更是在電光火石之間解決了突發的狀況,這份果敢,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他真的是丁老三口里的廢物‘懶翰子’?”這是李老的疑問。
三人很快穿過了幾條街巷,一路暢通無阻,如三只野貓一般,悄無聲息。
來到新安江,這里有一座不久前才竣工的渡口,取名新渡口。
因徽州府地區徽商巨賈眾多,貨物往來頻繁,原有的渡口無法承載日益激增的船只停靠需求,故而新建了一個更大的渡口碼頭。
此時的渡口船只停得滿滿當當,有烏篷快船,游江的雙層雕花樓船,貨船則較大,能卸完貨物的,能當天離開便不在渡口碼頭停留,若日影斜幕,夜間行船危險成倍增加,這才會停靠在渡口碼頭歇息一晚,第二天清晨鳥鳴蟲歇時才會離開。
林翰很謹慎,他在離渡口十余丈時,就停下,將身形藏在了一處碼頭邊上的倉庫陰影之中,李木之二人也跟在他身后停了下來。
“怎么,有危險?”現在李木之已經對林翰十分信服,如這一號人,不喜歡舞文弄墨,更不喜歡那些說教先生,平生只想當一個俠客,自然對身懷本事的林翰十分佩服了。
林翰搖頭,說:“那倒沒有發現,只是小心駛得萬年船,新渡口船多,人也多,渡口上沒什么地方遮擋,被人發現可能會暴露行蹤,反而多生事端,這倒不是主要的。”
“那什么是主要的?”李木之問。
“現下的關口,是要找到我朋友安排的船。”
“你朋友也不是十分靠譜,這么多船,要找到哪里去,找到了估計天也亮了。”李木之埋怨道。
“你們看。”林翰手指渡口一排排停泊的船只說,“貨船輕易不會離開渡口,況且貨船都是臨時過來卸貨,頂多停靠一晚,目標大、速度慢且不說,行蹤也不定,我朋友斷然不會找貨船給我們當逃生的法寶。”
李木之二人點頭,覺得林翰說的在理。
“你們再看,那幾艘雕花樓船都是尋常時用作吃花酒和游玩所用,如今夜深人靜,雖然點著紅燈籠,沒有任何動靜發出,但我斷言,里面正在行茍且之事,自然也不是我等的救命所在,而漁船速度慢,也不會是一個好的選擇,所以……”
林翰沉吟了片刻,隨即說,“所以,我朋友安排的床應該是烏篷快舟,輕巧快捷,關鍵是目標小,不易被人發現。”
“林小哥分析的不錯,烏篷船我曾經乘過,當真是快捷,不過,老朽剛才大致看了一眼,這里的烏篷船少說也有七八艘,難道要一艘艘的去問?”
“那倒不必,如果是事先安排好的,那么撐船的人肯定知道今夜有事,必然會在船前張望,這是臨逢大事前必然的反應,恰好現在子夜時分,也不會有船家全副身甲等客,只要看有人站在船頭眺望,便是我們要坐的那條烏篷快舟了。”
林翰這一段分析鞭辟入里,且暗合人性,聽得李木之二人連連點頭。
“那么,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誰去渡口找到船家?“
這是個小問題,但在林翰看來,卻十分微妙。
從周懷恩此前的反應來看,他并不知道李木之和李老的存在,這其中的環節必定是缺失的,也就是說,船家很可能也不知道李木之二人的存在。
若讓李木之二人其中一人前去接頭,船家必定不認,此乃關乎身家性命的大事,林翰可以斷定不見他本人,船家只會裝傻。
所以,萬萬不能讓李木之二人任何一人前去。
而他前去最為合適,但是林翰知道,李木之人是決然不會同意他如此做。
原因用四個字就概括——過河拆橋。
他們定然會擔心林翰獨自一人乘船離去,不管他們。
嘻細一想,只有冒險三人一起行動,才是最佳選擇。
縱然三人目標大一些,總也好過雙方互相不信任耽誤時間要好得多。
所以,林翰簡單對二人說了擔憂和計劃。
李老說:“林小哥實在是看扁了我爺孫二人,你現在就自行前去接頭,完事后招呼我們一聲便可,我和木之絕無二話。”
林翰知道,這是違心的客氣話,他自然不會當真。
所以他還是拉著二人,悄然走出了陰影,朝著渡口快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