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瓊昂首挺立,這位老嫗雖年邁脊骨卻是不彎絲毫!
雙指并攏凌空一指。
劍指所向,鄰近一峰。
朱素瓊淡淡說了一聲:“出劍。”
聲音淡漠無甚氣勢。
然而老嫗身上猛然爆發(fā)出來的氣勢讓蘇南心悸不已,劍意森然游動山間。
落梅劍林,落陽川之南。
四峰拔地斬向天,星斗氣,郁崢嶸,青山斷云流。
朱素瓊放聲一笑。
“劍匣開而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
天觀南邊江湖劍林,必以落梅劍林冠絕!
四峰外加演劍臺近千名弟子腰間背后的長劍齊齊出鞘,浩浩蕩蕩直入山巔之上,白云之中。
一座劍陣,千柄飛劍,遮籠摘雪閣上空。
密密麻麻的飛劍如同千百士卒,列陣在天,只待將軍點兵。
將軍何在?
一峰龍光華然,古巖鑄爐內(nèi),一恭敬供放的古樸劍匣先是滲出絲絲或紫或青的森森劍氣,隨后整個劍匣轟然大開!
六柄各自華光璀璨的飛劍破匣而出,化作流光飛逝,逐一落在劍陣之前。
匣中原先是五把名劍,除去已不在劍匣內(nèi)的溫檸的“流采”與崔文夬如今佩劍“無根浮木”,又后入匣“君不見”、“臥月”、“武載”三柄。
至于掛帥之將,自然便是……
朱素瓊沉喝道:“龍水!”
鄰近劍峰山巔,雪白剔透的龍水劍再出,較之對上蘇南之時還要光芒大盛,還要氣貫長虹。
劍陣之前,是六把無匹名劍。
一劍當仁不讓,立于六劍之前,是為劍陣之首。
青冥長空之下,蘇南身心震撼,呆呆抬頭仰望這世所罕見的一幕,無數(shù)落梅弟子與他如出一轍,神情呆滯。
摘雪閣內(nèi)的三名年輕人,包括一向處變不驚的徐守白,都是瞪大雙眼合不攏嘴。
同在落梅郡內(nèi),藏青山小劍宗。
李希明放下手中書籍,走出茅屋。
遙望天際一線,感受到落梅劍林所在方向攪動風云的惶惶劍意,李希明眸子一亮微微一笑。
“沒想到時至今日還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恭喜朱宗主。”
“蘇南這孩子,做得不錯,也算了卻了師叔我的一樁舊事。”
劍心明澈境界精進的朱素瓊,加上龍水劍,應(yīng)當進得了兩座江湖的天下前十了吧?
陽廬山上,劍陣在天,綿密白云被浩大劍意攪碎成虛無,萬里放晴。
朱素瓊揮手散去漫天劍意。
霎時間劍如雨落,白光下墜,凜冽寒光齊齊涌出白云,各自盤旋著回歸所屬劍鞘。
不時有飛劍從三人身邊穿襲而過,破空聲疊在一起響動不小,崔文夬閉目聽著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的清脆回鞘聲音,輕聲笑道:“好聽。”
蘇南還是頭一回親眼看到這么多把名劍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壯闊場面,饒是以他的見識定力,也不免為之心神震撼。
以往在一些規(guī)模或大或小的書肆中翻閱小說,也曾讀到過千劍萬劍一齊出鞘的生動場景,即使謝老肯定地告訴了蘇一川世間當真有人能夠做到,他在心底依舊認為只是寫書人的夸大幻想。
如今親眼得見,可遠比書上來得震撼不知多少倍。
年輕人內(nèi)心中情不自禁生出一個既疑慮又希冀的想法——自己以后也能做到如朱前輩這般?
那可真是仙人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