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始皇喪葬
- 大秦:我扶蘇只想保命
- 西北老王
- 2139字
- 2024-01-19 08:00:00
他想了很久,欲成此事,還需丞相李斯的鼎力相助,他們雖然有過盟約,但其中的利益還未一致,有一法了成此事。
“什么?拜師?!?
扶蘇點了點頭,“丞相領政治國為大秦勞苦功高,扶蘇如果而立之年仍有不如,為大秦萬年計,扶蘇欲拜丞相為師,以學如何理政治事?!?
李斯還是很虛弱的,此事重大,他不得不強撐著爬了起來,“可蒙將軍不也是你的老師嗎?”
這一點扶蘇并不否認,“丞相,這并不沖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作為一個承擔著未來大秦強盛的重任,扶蘇必然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能力?!?
李斯也明白,始皇便有文師與武師,他想拒絕,如果應下此事那日后政見不和如何針鋒相對,但這個誘惑太大了,為皇子師與帝王師差別很大。
為皇子師便是甘茂之流,為帝王師便是周公。
成為周公,商君之人是他潛藏在心里的野望,這一點誰也不知道。
看著眼前的扶蘇他的內心太糾結了,最終還是抵擋不住這誘惑,千百年后史書記載,大秦始皇之重臣,二世皇帝之老師,這樣的青史留名孔子來了也擋不住。
李斯點了點頭,這不是一件小事,他意味著以后暫時的君臣攜手,利益相合。
這也是扶蘇的想法,前世偉人說過,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這句話讓他得以在這個時空得到一位盟友。
“制詔之事就交給扶蘇,此事定然要知會朝臣?!?
李斯坐于塌上,拱手而禮,“斯敢有不從?!?
此事傳于朝野,震動整個咸陽,丞相李斯本就位高權重,大權獨攬,如今更是二世之師,榮耀更上一層,凡大小官員都送禮觀望,一時間丞相府邸之前車水馬龍。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誰能想到這個丞相非但沒有下去,反而得到重任,真是鐵打的丞相流水的王侯。
對于此等傳言李斯很是惱怒,這明顯是挑撥離間之語,扶蘇若是聽聞心中定會有所芥蒂,之前種種妥協將會如夢幻泡影。
就在他整理好衣衫準備進宮解釋時,卻見到了扶蘇派來的人。
扶蘇雖為太子但還未繼位,李斯不怕撕破臉,見到來人直接問道,“太子有什么話要你說給老夫的?!?
來人也并未因為背后之人是太子就囂張跋扈,恭敬有禮的回到,“稟丞相,太子有言,市井之語皆是流言,胡說八道,為小人禍亂朝綱所為,望丞相不要輕信,因此使得朝野動蕩?!?
李斯聽了心里感受頗深,君臣不疑,攜手治政乃是一大幸事,如今扶蘇不過三十有一便有如此心胸,不禁唏噓。
“請回太子,李斯不信流言,唯信秦法。”
“諾”
待人退下,他令人傳信廷尉姚賈。
待人來到室內,他才將此前之事說了一遍。
姚賈聽聞也是感概,“昔日王翦六十萬伐楚,市井傳聞其要另立他國反叛大秦,以此行離間之計圖換將之算,王老將軍以貪財之謀打消陛下疑慮,丞相能說陛下不知其想法嗎?”
丞相想起當時之事,立時明白了扶蘇的真正意圖,拜師是真,拉攏也是真,唯有如此,才能讓秦國朝堂雙方勢力快速妥協,不再因此產生動蕩風波,此事是蒙恬所教還是他一人之謀。
姚賈見他不說話,有些擔心,“丞相,丞相?!?
李斯也被喚醒,擺手示意自己無事,雖然如此,但他內心也毫無波瀾,如今扶蘇大勢已成,縱然心有忌憚,卻也不能讓秦國短時間內換兩個君王。
數日以后李斯已經身好,扶蘇拜李斯為主葬大臣,全權處理始皇喪葬之事,各級官府皆聽其命。
扶蘇只知道李斯治喪的范本是他的老師荀子的禮論,這在后世發掘時也是符合的,不過他更關心的是陵墓之下地宮的格局,在始皇死后仍未完成。
整體喪葬之事突出兩個字隆重,地下為宮,地上做殿,日月星辰為天,江河湖海為地,萬年不滅的鮫人油陳列其中。
地面不是一座宮殿,而是整個一建筑群,這在后世不算什么,畢竟爛尾的更多,對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簡直就是浪費。
不過他沒有否定此事,目前在此事上反對丞相是很愚蠢的行為,始皇遠邁古今,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他的臣民愛戴他,他的敵人敬重他,所有關于喪葬之事的一切奢華重禮都是不能反對的。
此事扶蘇全當自己是旁觀者,看著朝臣悲傷哭泣,他也有些感同身受。
胡毋敬與鄭國也已經回到咸陽,也更加蒼老了,這也是扶蘇第一次看到鄭國,這個修建鄭國渠橫貫東西,使得無數良田得到灌溉,鹽堿地被沖刷為耕地的水工大師,難怪沒有隨駕,年紀確實大了。
雖然想的不摻和這件事,但當李斯提起征發七十萬刑徒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拒絕,對于如此聲勢浩大的建陵工程他覺得浪費。
直到蒙毅勸說他才醒悟過來,答應了李斯的提議,畢竟刑徒不是徭役。
不過妥協也是有回報的,作為交換,丞相沒有反對將蒙恬召回咸陽,命王離負責北方長城的防御事宜。
陵墓修建依然在繼續,鄭國親自坐鎮章邯幕府,作為陵墓修建的主事官,章邯很早就已經駐扎在工地了。
這件事也印證了扶蘇的一些猜測,章邯作為丞相一派的人,也是軍中之人,他們所缺的就是軍權,如今這七十萬刑徒可以是建造陵墓的人,在前世也能快速整合為七十萬大軍,咸陽離這里并不是很遠。
前世為何李斯身死也沒有動靜,只有可能是章邯的想法不同了,或者是趙高給了更大的利益,或者是他只忠于君王。
蒙恬回來的時候恰逢大雪之日,西北凜冽的寒意讓整個天地都白茫茫的,除了地宮還在修建,丞相還在主持這事,其他地方都陷入了沉寂的冬眠模式。
扶蘇親自設宴為蒙恬接風,一起的還有隴西侯李信,典客頓弱,郎中令蒙毅,御史大夫馮劫。
他們幾人都是在六國末期一起共事的,論資歷功勞都是大秦的元勛之臣。
蒙恬接過扶蘇遞過來的熱酒,趕緊行禮,“臣謝陛下”。
扶蘇敬酒之后就回到桌案,跪坐于地后才看著眾人。
“扶蘇準備于年后寬刑施仁之政,諸位要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