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的軍功制度
- 大秦:自爆穿越,嬴政奉我為神明
- 滄滄如瀾
- 2098字
- 2024-01-18 20:00:00
越南東部,
南征時。
“啥,我是不是眼花了?”
“只要斬下一顆蠻人的腦袋,我就可以離開這個該死的俘虜營!”
“湊齊五名蠻人,甚至是一名蠻人首領,就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并且獲得像秦軍那樣的爵位和賞賜?”
“我沒看錯吧?”
接到游騎兵的匯報,所有降卒都傻眼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大秦的軍功和爵位,可是讓所有人都眼紅不已。
哪怕是最低級的二十級軍功貴族,也有一畝田地,一座宅院,一名仆役。
就算是貧瘠的旱地,那也是一大筆錢。
并且這份賞賜是可以世襲的,意味著即使在戰爭中不幸陣亡,他們的家眷也能得到相應的賞賜,生活也會好過許多。
這也是為什么投降的士兵士氣低落的原因。
秦軍斬下人頭,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而他們這些人,不管斬殺多少,都只是一群見不到陽光的俘虜,哪里還有半點力氣?
但是現在,他們卻得到了秦軍同樣的待遇,這讓很多人絕望的心中,都燃起了一絲希望。
“八九不離十!”
“你們看,那些殺得最多的人,都被軍紀官記錄下來了!”
“小六那個混|蛋,現在已經是百夫長了,他直接升官了!”
“就這么辦吧,百越蠻子雖然不是那么好殺的,我就賭一把,看看能不能從這暗無天日的生活中解脫出來!”
“不錯,有了五個腦袋,就可以領一個貴族的頭銜,我要是不這么做,那就是白|癡了!”
一群人交頭接耳,看著自己的戰友們,在軍紀官的鑒定下,都得到了提拔,心中激動又興奮,握緊了兵器。
......
上郡……
“大將軍,這一次,皇上派我去上郡開疆擴土!”
新上任的上郡太守王闌恭謹行禮,向蒙恬道:
“陛下英明!”
蒙恬眼前一亮。
蒙恬在邊關駐守多年,也曾找機會與匈奴打過幾場仗,雖然也有收獲,但因為補給不足,只能向邊境挺進百里。
自從朝廷決定先征百越之后,蒙恬就開始調整前線,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以逸待勞。
畢竟大秦的財政并不寬裕,根本不足以供養百越的五十萬軍隊,更別說支持上郡的北伐了。
而且,如果在行軍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食物,那么后果將會非常嚴重。
即便是經歷過無數次戰斗的蒙恬,也不敢這么做。
但現在,如果上郡屯田順利,那么來年秋天,國庫里便會有充足的錢糧,足以支撐蒙恬打幾場小型的戰爭。
尤其是位于大秦和匈奴之間的河套平原,這里是一片富饒之地,是一塊從未被開發過的寶地!
“還有,這次出發前,皇上交給我一個包袱,一定要你親手拆開!”
王闌小心地從懷里拿出一包東西,向蒙恬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任何問題,這才告辭而去。
“該不會是皇上的密令吧?”
蒙恬將信將疑地收起了手信,仔細的看了一眼,然后,他的眼睛就瞪大了。
只見上面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地圖。
這是一個簡單的大秦地圖!
“大九州,果然不假!”
“不過,陛下,您是如何知道其他國家的情況的?”
“莫非這次東海之行,真的遇上神仙了?”
碭郡,
大梁城遺址。
“昔吳起之時,魏武卒縱橫天下,與諸公共戰七十六場,百戰六十四場,未嘗一敗,更將我大秦的函谷關,盡數攻下!”
“但現在,不過二百年,魏都大梁,就變成了一片廢墟,當真是可悲可嘆!”
嬴政望著這座曾經輝煌的城池,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后世有一種說法,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魏國之所以能興盛,與魏文侯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其后幾任國君,都沒有能力保住自己的江山,特別是魏王假,一心只想著養一條狗,放棄了朝政。
夜寒無奈的攤了攤手道。
別說是秦朝了,就算是再過兩千年,富有的家庭也不可能超過三代人,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父親的艱辛。
“所以,回到咸陽后,還請夜先生多多教導幾位皇子!”
嬴政嘆息一聲。
雖然夜寒說的很含糊,但他也能猜到,大秦并不是很強盛,這一點,嬴政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猜測。
如果大秦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六國的那些老鼠一樣的家伙,永遠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夜寒沒有詳細說明,這一點,始皇自然能夠明白。
天家儲位之爭,本就是一件危險而又危險的事情,每一任皇帝繼位,都會引起一場腥風血雨,更何況是現在的大秦,擁有曾經七個國家的遺民。
夜寒并沒有把話說完,一方面是為了自保,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自己過得舒服一些,畢竟他對政治并不感興趣。
在始皇看來,這樣的人,才是最難得和最可靠的。
不求名利,不求權力,說話和看法都會更客觀,更容易與始皇交好。
是的,經過這幾天的相處,始皇已經將夜寒當做了一個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的朋友。
這對一向獨來獨往的秦始皇來說,是一種新鮮的經歷,也是一種讓人回味的經歷。
“可以換人嗎?”
“我這種性格,很容易帶壞孩子!”
夜寒微微皺眉,開口說道。
皇子的老師,聽起來很牛逼,但貌似也挺麻煩的。
而且,從秦始皇的話里,他也能看出,秦始皇是要把所有不成器的兒子都交給他,到時候,他還能不能像以前那樣,悠閑地陪著漂亮的女人玩耍?
夜寒對趙月齊倩的實力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測試,對兩人的進步非常滿意。
至于錢財,且不說始皇特許給他的十分之一的鹽與酒收益,單單是那些堆積如山的黃金和寶石,就足夠夜寒揮霍很長一段時間。
而在夜寒的講解下,這些秦國的工匠們也漸漸明白了其中的奧妙,一項又一項新的“發明”正在被開發出來,每一項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王翦、蒙毅這些大秦重臣,都要拜夜先生門下,我大秦上下,也找不出比你更合適的人了!”
始皇微笑道:“先生不必擔心,一旦拜入您門下,便是您的徒兒,您想怎么教導,我都不會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