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成器的后代
- 大秦:自爆穿越,嬴政奉我為神明
- 滄滄如瀾
- 2134字
- 2024-01-18 08:00:00
有過一次沖動地建議刺殺,結果被訓斥了一頓,閻樂再也不敢多說什么,將腦袋埋得更低了,戰戰兢兢地說道。
“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那夜寒有兩大致命缺點,第一,貪婪,第二,好色!”
趙高想了想,說道:“只要從這兩個方向入手,就能將夜寒拿下!”
“岳丈,你是說,我們要化干戈為玉帛?”
閻樂想了想,有些不解地問道。
“還沒交手,怎么會是仇人?”
“傳令下去,以我之名,在楚州附近,搜羅一些美貌女子,準備一筆巨款,獻給夜寒!”
趙高想了想道。
“可是岳父大人,這可是皇帝的車架啊。”
閻樂詫異的問道。
“我只是想要給夜寒一些美人和錢財,讓他能更好的為陛下煉制長生丹藥,并沒有傷害他。
就算陛下知道了,那又如何?”
趙高看著閻樂,又是一聲嘆息。
跟著他這么多年,竟然還是如此鼠目寸光,真是沒用!
幸好,他有胡亥這個殺手锏。
雖然胡亥比閻樂好不了多少,但因為他的幫助,胡亥在始皇面前,始終保持著一個孝子的形象,深得始皇的喜愛。
相較于明著擁護分封制度反對著父親的扶蘇,再加上二兒子將閭這樣的莽夫,胡亥做太子的機會還很大。
趙高的計謀,就是著眼于胡亥的人品太差,所以他很容易被人控制,也很容易被人利用。
...
左相府。
“夜寒到底是誰?”
“這條新法,看起來有些荒唐,但仔細一想,卻是大大彌補了秦法在某些方面,過于苛刻的缺陷!”
“最重要的,就是改革文官體系,將儒生招攬到大秦,讓他們在百姓中進行法制建設,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每個人都知道法律,并自愿遵守法律,那么推行起來,將會事半功倍!”
李斯看著那張寫滿了文字的帛書,也不禁露出了一絲詫異和敬佩。
李斯和蒙毅一般,都是大秦帝國的刑部尚書,對大秦的律法了如指掌,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一直在努力的完善。
只是因為政事繁雜,又學識有限,所以秦國法律的完善并沒有太大的進展,而現在,在這一小塊薄紙上,記載的律法卻是一大步地完善了。
“夜寒先生完全有資格做宰相,何必去做一個道士?”
“難道,他也是一個被儒門拋棄,自稱道家的人?”
李斯又把秦律修訂的內容仔細看了一遍,眼中的驚奇之色更濃。
出于保密同時又是保護夜寒安全的考慮,蒙毅沒說夜寒穿越而來,只是說了他的博學多才,學識淵博,連秦始皇都稱他為“先生”。
“父親,我更喜歡夜先生推行的新鹽政策!”
“只是幾塊不起眼的鹽,就能讓整個韓地,乃至全天下都為之瘋狂。
就連大秦皇帝,都對他贊不絕口,看來我們在新的鹽政上,并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反而是賺了不少!”
李斯的兒子,太倉令李由也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可惜我沒能與陛下一起游歷,沒能與夜先生說上幾句話!”
李斯笑道:“那這就要多謝夜先生了!”
“父親,您說什么!”
李由臉露驚訝之色。
“三川監察使,因在鹽政上的優異表現,已經被提升為上郡,皇上已經下令,將由兒調到三川郡,接替他的位置!”
“那就有勞陛下了!”
李由大喜,連忙對著瑤邑所在的方向拜了下去。
太倉令雖然主管天下府庫,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強,但比起負責一州官員的考評,又要直接對著蒙毅這個御史臺負責的監察御史來說,顯然是后者更有前途。
特別是三川郡郡守已經老了,再加上夜寒新鹽政策的鋪墊,李由只要再努力幾年,說不定就能晉升為一郡之主,成為一方掌權者!
“只可惜東巡的隊伍已經不在滎陽了,不然我真想親自向夜先生討教討教!”
李由一臉的期待。
廬江。
鄱陽。
大秦遠征軍的軍營之中。
“大帥,皇上有旨!”
一名校官匆匆走進大帳道。
“是!”
屠睢帶頭朝咸陽城那邊拜了拜,然后恭敬地從那名校尉手里接過那張帛書。
不過,當他將卷軸打開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
“屠雎將軍?”
趙佗看著屠睢那古怪的表情,心中一緊。
這一次大秦調集了五十萬大軍,將國庫中一半的財富都拿了出來,結果卻是毫無進展,屠睢和趙佗兩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沒事,這是個好消息!”
“陛下有恩旨,六國投降的士兵,只要殺一人,就可以參加軍功考核,成為公爵之后,你們可以選擇留在軍中,也可以回家!”
屠睢深深地吸了口氣。
“這...”
趙佗站在那里一動不動,他也不得不承認,這道圣旨就是如此讓人震驚,也有很大的可能會為軍伍中的人巨大的好處。
古往今來,一支軍隊能夠走上一千多里,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更不要說是行軍了。
按照往年的經驗,一支十萬人的隊伍,起碼要有三倍以上的后勤兵、偵察兵、修路架橋之類的輔助力量。
也就是說,這次南方遠征,看起來有五十萬人,但實際上,大秦帝國的軍隊,只有十萬左右。
但是南方的天氣炎熱,加上森林中的瘴氣太多,關中的老秦將領很不習慣,屠睢、趙佗等人也只能從楚軍中抽調一些投降的士兵。
不過,誰都知道,他們的士氣并不高,遇到敵人就退縮,所以行軍速度很慢,到現在為止,也只攻下了十多個縣城,與他們的付出完全不成比例。
即使不在咸陽,趙佗也可以想像,彈劾屠睢的奏章,還有他的奏折,都能填滿皇上的御書房了。
可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始皇帝非但沒有懲罰他們,反倒是將這么一道圣旨交給了他們,明確支持他們的戰斗。
“傳我命令,派出更多的騎兵,將陛下的旨意,盡快傳達到軍中!”
“就說,陛下對他們已經仁至義盡,如果他們不識抬舉,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屠睢好歹也是一軍之長,雖然被秦始皇的突然轉變嚇了一跳,但他還是迅速做出了決定。
“是!”眾人齊聲應道。
校尉躬身領命。
不多時,大營中便有數百名輕騎疾馳而出,向著各自的帳篷疾馳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