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面見皇帝
- 我朱雄英,開啟帝國大明
- 滄滄如瀾
- 2096字
- 2024-01-12 00:25:17
院子里,朱雄英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手中的長刀舞動得虎虎生風,他的動作卻是有條不紊。雖然已經(jīng)進入了熱武器的時代,朱雄英更是說服老朱,讓他在槍械的研究上,更加的深入,更加的有創(chuàng)意,三年之中,在槍械的研究上,花費了高達三百多萬兩。
但是,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卻不是槍械能夠做到的。
還是依靠冷兵器進行鍛煉。
徐妙錦拎著竹籃走了過去,“王爺,您在做什么?”
“哦,沒事,昨天晚上被四叔灌多了,我想練練手,醒一醒!”朱雄英笑著說道。
徐妙錦點頭:“那你為什么要光著身子?
“臥|槽,那你還不回頭!”朱雄英這時才想起,自己現(xiàn)在是光著膀子,畢竟有鎧甲之類的東西在身,練功并不自在。
徐妙錦來了,這是他沒有預(yù)料到的。
徐妙錦聞言,立刻轉(zhuǎn)身放下了手中的菜籃,“我姐讓我給您帶了醒酒湯,還有早餐,王爺,您快用著!”
朱雄英剛把衣服收拾好,回頭一看,徐妙錦就急匆匆的往外跑。
朱雄英走上前,將籃子撿了起來,看了一眼徐妙錦逃走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想,遲早有一天,你跑不掉的。
就在此時,一名侍衛(wèi)走了進來,低聲稟告道:“王爺,燕王昨夜一夜未睡,與一和尚在房中長談了半夜。”
“燕王府的侍衛(wèi)實在是太多了,我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么!”
朱雄英應(yīng)了一聲,沉聲道:“好,你們可以下去了。”
“諾!”眾人齊聲應(yīng)道。
錦衣衛(wèi)的人轉(zhuǎn)身就走,朱雄英一臉的郁悶,拎著竹籃走進屋里。
三個月后。
朱雄英、藍玉率兵渡過長江,凱旋歸朝,這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大事。
朱元璋坐在太和門外,親自接見了凱旋而歸的將士。
一通大禮下來,藍玉順利地由永昌侯改為梁國公,與涼國公一字之差,這其中的差別可就太大了。
一場盛大的封賞之后。
朱元璋站在眾人中間,對朱雄英道:“蒙武,剛剛你在軍情上不是說,要給皇上送一件寶物么?給我看看!”
“在滿朝文武面前,讓我瞧瞧,你從邊關(guān)給我?guī)淼暮脰|西!”
朱雄英接過小太監(jiān)手中的印璽,高舉過頭,在群臣面前,一步一步走了過來。
他緩步朝著眾人走去。
朱雄英立于石階之下,躬身道:“祝皇祖父,上承天命,既壽永昌,大明永存。”
朱元璋定睛一看,朱雄英手里的東西,還真與傳國玉璽有幾分相似之處。
他看了一眼朱標,后者心領(lǐng)神會,走上前來:“蒙武,你可知傳國玉璽早就不見了,你是如何得到的?”
“亂造祥瑞,只為討圣上歡心,這就是欺君罔上的大罪!”
老朱的疑惑,他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
據(jù)說宋帝將傳國玉璽帶走,沉入海中。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元廷藏在了這片沙漠之中。
百余年來,從未有人見過它的真容。
更有甚者,聲稱李唐時代的傳國玉璽就遺失了。
“這一戰(zhàn),我擒拿了元后,也在燕王府的水井中找到了傳國玉璽,絕對沒有欺騙您!”
朱雄英也不客氣,開門見山地說道。
朱元璋一怔,心頭一緊,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蒼天作證!你若不信,可以去找元帝皇后,還有燕王的下人,親自去查一查!”
朱雄英沒有把朱棣叫過來,是因為朱雄英對他并不信任,生怕他會對自己不利。
這要是隨便說一句,自己豈不是要跳進黃河里去了?
燕王府中安排的錦衣衛(wèi),所有人都知道,就連燕王也知道,只是不敢多說什么。
更是對錦衣衛(wèi)一動也不敢動。
朱元璋叫了一聲:“傳見,元帝皇后!”
“元帝皇后,求見!”
“元帝皇后,求見!”
“元帝皇后,求見!”
傳見元妃的聲音,從皇宮中傳了出來,足足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她才走到了所有人的面前,跪倒在地,道:“元帝皇后,見過大明皇上!”
朱元璋連看都沒看她一眼,就想看看,這枚玉璽,到底是真是假。
“如何分辨?zhèn)鲊癍t的真?zhèn)???
“歷史上的東西,誰都知道,想要仿造并不困難,然而,秦皇以和氏璧鑄造而成,這和氏璧,已經(jīng)是世間罕見了?!?
“當年,皇上出征北疆,皇上為了躲避追殺,將傳國玉璽扔到了宮中的水井之中!是現(xiàn)在的元帝妃子,取了出來,想要獻給大明皇上。”
“懇請陛下高抬貴手,放這些囚犯一條生路?!?
元妃拜服,朱雄英也是高舉著手中的印璽,朱元璋點頭道:“這么說,這枚印璽,應(yīng)該是真品?”
“絕對是真的!”
元妃十分肯定的說道。
朱元璋微微一笑,看了朱標一眼。
朱標往前走了兩步,很快就從皇帝的寶座上下來,拿著朱雄英手中的印璽,一步步的呈給朱元璋。
“父親,這東西和史書上的一模一樣,應(yīng)該不會有錯?!敝鞓宋⑿χf道。
朱元璋小聲說:“就算是假,也要裝的像真,再說了,這東西本來就是真的。”
朱標道:“父皇高見?!?
朱元璋輕輕頷首,將印璽往旁邊一放,然后說道:“父皇給你做個主意,你看這樣行不行?”
“冊封皇太孫?這不太好吧?”朱標頓了一下,轉(zhuǎn)頭看向朱雄英,這個小家伙,他還是很喜歡的。
但是朱雄英身上有一股軍人的味道,這一點從他出征北疆就能看得出來。
朱元璋呵呵一笑,說道:“皇上已經(jīng)決定了,蒙武是個人才,大明必能長盛不衰?!?
“等你治理國家二十多年,蒙武接手我們的江山,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再加上他的武藝,大明一定能重現(xiàn)輝煌!”
朱元璋翻開了傳國玉璽,他這個做父親的要下決定,什么時候輪到朱標這個做兒子的說話了。
其實,朱雄英還沒回京,確切地說,是朱雄英從燕王府的井里,把那枚印璽給撈了出來后。
很快,錦衣衛(wèi)就將這個消息傳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當時就想通了這一點,便立下了一道未加蓋印章的詔書。
現(xiàn)在,朱元璋拿到了“傳國玉璽”,就用“天命所歸,既壽永昌”四個字,印在了這道旨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