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吳總兵索命在劫難逃 張壁村偷生大夢一場
- 正德疑云之五宗罪
- 小張戈
- 6356字
- 2024-07-25 17:46:39
且說易昶二人從應州木塔尋到孝穆皇太后供養的東西,便一路向南快馬加鞭趕回了太原府。
易昶把馬兒牽回馬廄,看天色還沒黑,正準備去按察使司衙門找楊維聰幫助解決這棘手的難題。卻一轉身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吳寧?你怎么在這里?”
“易南山,你去哪了,我在這兒等你半天了。”
“等我?你不一直在大同鎮戍邊嗎?我還計劃忙完差事去看你呢。”正說著,鐵菊花也走了過來。
“喲喲喲,這不長安城水盆娘子嗎,看樣子你們倆這是?私奔,私奔到此對不對?”
鐵菊花臉一紅,但立馬轉頭一笑:“吳大人說的哪里話,我與易南山是拜過天地的夫妻,我這是隨夫出來公辦,南山沒出過遠門,一路也有個照顧。莫非吳大人自己奔習慣了,眼里看誰都像私奔的。”
吳寧不自在的看向易昶:“跟她開玩笑而已,她還當真了,你看?!?
易昶笑呵呵上前拍了拍吳寧肩膀:“走,進屋說話?!?
鐵菊花從驛館的廚房要了一壺熱水,給他們沏好茶,便安靜的坐在了旁邊。
“自從你調任大同鎮做副總兵,須臾三載了。我呢,也吃了你三年的胡麻油。總認為你是送我一個人的,沒想到整個三司府衙上上下下,一年竟然分發了兩次。你呀,做生意真是做到家了?!?
“哈哈,沒辦法,朝廷軍餉年年延遲,我大同鎮幾萬將士吃什么?所以我們自己開荒種植,賣給地方府衙換點銀子難道也觸犯律法不成?”
“做了總兵果然厲害,這種銀子拿在手里至少不那么燙手??煺f,你咋知道我來太原府了,尋我何事?”
“奉命保護易大人?!闭f完,吳寧抱起拳頭舉過頭頂。
“保護我?”易昶一看這姿勢一下子明白了。
“實不相瞞,我接到上頭的旨意,起初還真不知道是你。等我到了這里,跟館驛的人聊起來才知道是你們兩口子?!?
鐵菊花似乎聽明白了吳寧的意思,問道:“你是楊廷和大人派來的?”
“楊大人?你怎么能想到他?”吳寧驚訝的問道。
“我的鴿子難道不是。。。”鐵菊花急忙停住,看了一眼易昶。
“嫂子的話,我還真沒聽明白,快跟我講講,你咋還認識楊廷和大人?”
易昶似乎猜到此事背后肯定另有其人:“別聽她胡扯?這事因我而起,我曾有個結拜兄弟叫做楊維聰,現在山西按察使司任職,他與楊廷和大人的長子楊慎是多年好友。鐵菊花你也了解,這婦人嘴快心直,就想著是否可以托到楊大人那里說上話,讓陜西布政使司給我安排個闊氣一點的職位。這不是笑話嗎?所以,你剛才一說奉命保護我,她還以為是朝廷的楊大人有了什么安排呢?早就聽說,楊大人辭官故里了,誰還有心思管我這等芝麻閑事?”說完,瞪了一眼鐵菊花。
鐵菊花順勢端起茶壺給吳寧斟茶:“你們兄弟倆好好敘舊,我去館驛的廚房給你們做幾個下酒菜?!闭f完,推門而去。
吳寧見鐵菊花沒了腳步聲,急忙站起身問道:“易南山你實話告訴我,你到底得罪誰了?”
“你這一驚一乍的,嚇我一跳。你這話什么意思?”
“實話告訴你,朝廷來的密旨,讓我監督你速速查清西安府衙的差事,然后直接復命朝廷。至于你,就地。。。?!?
“就地把我易南山解決了是吧?”
“你到底查的什么案?怎么還關乎皇上頭上了?”
“你咋知道關乎皇上?”
“都察院御史孟大人直接給大同鎮下達的指令,他什么來頭朝野上下誰人不知。當今皇上拿不定的主意,還要問他,你說他的指令跟皇上的圣旨有什么區別?但凡今天換個人拿著指令來見你,恐怕你。。?!?
“吳寧你我多年兄弟,我就問你一句話,上頭有沒有告訴你,我查的什么案?”
“我哪知道你查的什么案?要知道我還問你?不會又跟當年的烏頭案一樣吧?你可別忘了,上次因為正德皇帝突然駕崩,咱們才躲過一劫?!?
易昶深知人心叵測,此時要想起死回生,吳寧肯定不是那根稻草,沒準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會在背后捅上一刀。以防萬一,此事絕對不能全盤托出。
“那我就把此案的來龍去脈告訴你,其實說是查案,根本不算什么案件。全是因為一幅畫而引來的麻煩。”于是,易昶把唐寅那幅畫全全本本復述了一遍。
“這不是死人把活人耍著玩兒嗎?這種事皇帝也信?”
“當今皇帝怎么上的位,天下皆知。朝廷的大禮議事件你不會不知道吧?皇上他就想借這個機會,挖出點先皇帝之前的隱私,從而把他的新政順利的推下去?!?
“那你出來這么久,畫里的玄機都解開沒有?”
“你呀,來的正是時候,實話告訴你,這近一個月的時間,我走訪了畫里描述的地點。我將四幅畫里的奧秘,全都解開了?!?
“全都解開了?那玄機到底有啥?”
“你想知道?”
“算了,你還是別跟我說了,知道多了,危險就多?!?
“哈哈,你也怕死。如果我把畫里的玄機全部告訴你了,你會不會按孟大人的意思把我就地解決掉?”
“胡說什么?為了升官發財,殺自己的兄弟,我吳寧還沒有無恥到這種地步?!?
“就知道你最夠意思,當年去三原縣偷牛的事,今天我易南山攬下了,哈哈?!?
“別提那件事了好不好,行行行,你攬下,攬你個臭婆娘。”
“好了好了,不跟你說笑了。你聽好,那幅畫原本畫的是四個故事,這四個故事都是關于弘治皇帝和孝穆皇太后的家事?!?
吳寧點點頭,好奇的聽著易昶一本正經的講述畫里的故事。
“孝穆皇太后原本是廣西瑤部土司府的郡主,當年錦衣衛同知朱嬴大人奉命查辦廣西流民謀逆一案,主犯李大勇歸案,牽扯到土司府,于是朱大人將土司府一干人等押解回京。可到了半路,臘月寒天風雪交加,土司府長司突然病故了,府內其他人見狀無力反抗,一氣之下幾十人投江自盡了。你說這陰差陽錯的,就在這時候朝廷的御旨也到了,土司府人等無罪釋放。”
“真是的,這瑤部土司府的人,氣性真大,死得也夠冤?!?
“后來朱大人救活了土司府的郡主,并帶進了紫禁城,成化帝寵幸了她,然后生了皇太子,再后來皇太子登基,也就是弘治皇帝?!?
“這個我也有所耳聞,后來聽說弘治皇帝的龍體從小一直不太好,所以做了皇帝后只娶了一個老婆,就是正德皇帝的母親張太后。”
“說得就是嘛,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后來孝穆皇太后為了給弘治皇帝祈福安康,先到五臺山縣的兩座唐代寺廟布施念佛,又到靈石縣的資壽寺吃齋修行。可最終沒保住弘治皇帝的命,哎!”
“畫里就畫了這些?你不是說里面還有什么玄機嗎?”
“玄機?當然有。作畫的人是江南大才子唐寅,他的畫中所指可不是一般人能看出來的?!?
“那你快說,你最終看出了什么?”
“唐寅給這幅畫取名《五宗罪》,可畫里只描述了四個故事。起初還真的把我難住了,后來我去了洪洞縣廣勝寺,也就是畫里的第四個故事,叫做水神西墻玄機藏。我在水神廟可是費勁了腦子,后來那里的和尚幫我指點了迷津。你猜怎么著,我聽完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頂啊!”
“你就直接說玄機是什么吧?!?
“別著急聽我慢慢說,水神廟不光西墻,四面墻都是壁畫。對了對了,蘇溪姑娘當時也在?!?
“蘇溪跑那里干什么去了?”
“說來話長,你先聽我說完。這四面墻畫的呀,有百姓對水神祈雨的故事,還有官宦人家日常生活的場景,還畫著老百姓為了賣一條魚而討價還價,還有一個大戲班子穿著花里胡哨的龍套正在唱戲?!?
“這么亂七八糟,能看出什么?”
“你外行了吧,這個時候就要亂中取靜,你要思考畫這幅畫的人,他想表達什么?!?
“他想表達什么?”
“其實就是一句話,我總結了二十四個字:萬物生靈,草芥螻蟻,敬畏鬼神,善待自己,帝王百姓,大夢而已?!?
“這就是玄機?”
“難道還不夠玄?你沒看過唱蒲劇的,穿上黃袍你就是帝王將相,脫下戲服,你就是布衣百姓。所以說,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哪有那么多玄機,哪有那么多真相。畫的名字叫做《五宗罪》,其實說的就是我們的心魔。當然,說的也是孝穆皇太后救子心切的執著,從而勞師動眾消耗國庫的銀子。徒勞無功不是罪過是什么?”
“說的有道理,我就說嘛,一幅畫能畫出刀光劍影?簡直胡扯。對了,那幅畫也讓我瞧瞧唄?”
“還瞧瞧?一把火讓我燒了。”
“啊?給燒了?”
“一大群活人,被一個死人糊弄,不該燒嗎?難道!”
“罷了,燒就燒了。省得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拿著出去畫蛇添足惹事生非。西安府陳大人那里,你怎么交代?”
“老陳一把年紀,稀里糊涂,早到了告老的年紀。此刻呀,正值年關,估計正在家里數銀子呢?!?
“哈哈,老陳呀老陳,晚節不保?!?
“你想錯了,他應該是數銀子上貢。他那個鼠膽還敢貪墨?西安府二十年呀,他就圖個安穩,早就沒了升官發財的野心?!?
“你倒是了解你干爹,好了好了,你們家鐵娘子這酒飯,燒到哪里去了,快餓死我了?!?
易昶突然抓起吳寧的手,說道:“孟大人那里,你打算怎么回復?”
“還能怎么回復?實話實說唄。起初我以為牽扯到了什么皇室內部的事,看來不止我想多了,孟大人那里也多慮了。這件事我會幫你開脫。哎?還有一件事,你剛才說起蘇溪蘇姑娘,你在哪里見到了她?”
“她今日早起回平陽了,你還是別惦記她了,她心有所屬了?!?
“你想哪去了?我惦記她干嘛。你說啥,蘇溪剛離開這里?”
“對呀,她與她師哥柳二郎一起回去的。”
“終究還是晚來一步呀?!?
“你找蘇溪妹妹何事?”
“也沒什么,她曾托我幫她打聽個事兒。說來也巧,此事也跟孝穆皇太后有關?!?
“嗯?快說來聽聽。”
“蘇溪姑娘想要打聽一個人,弘治十五年,后宮一位侍女,名字叫做翠盈。”
正說著,鐵菊花端著酒菜進屋了:“老娘快一個月不進廚房了,好家伙,這太原府的館驛,要啥沒啥,看來官府是窮到家了。湊合吃吧,但是這酒,我可是跑到晉泉鋪子,親自給你倆打來的。來來,你們兄弟倆邊吃邊聊?!闭f著,偷偷瞄了一眼易昶,擦了擦額頭的汗,退出房間關上了門。
吳寧一看好酒好飯,顧不得抄筷子,伸手抓起一塊兒牛肉就往嘴里塞。
“等等再吃?!币钻仆蝗缓暗?。
“咋了?飯都不讓吃。”
易昶心想,鐵菊花這娘們兒不會給吳寧菜里下毒吧?這女人狠起來,啥事也干的出來??捎忠幌?,這一桌菜倆人一塊吃,總不能連自己一起毒死吧?;蛟S是自己想多了,于是笑笑回道:“擦擦你的臟手再吃,餓死鬼投胎不成?”
“哎!軍營的日子你是沒體會過,哪來的筷子不筷子?!?
易昶拿起酒壺斟滿酒:“你慢點吃,然后繼續跟我說那個后宮什么翠盈的,跟蘇溪妹妹啥關系?”
“我跟你說,你可不許在蘇姑娘前提這事兒。蘇姑娘的生母很有可能就是這位宮女翠盈。”
“什么?宮女若是在后宮懷了孕,還能活著?除非這腹中是皇上的種?!?
“關鍵問題她不是皇上的種,弘治皇帝你還不知道,后宮只有張皇后一人?!?
“那是誰干的?”
“孝穆皇太后知道后,并沒有下旨處死她,而是將翠盈逐出了宮。至于是誰把翠盈肚子搞大的,有一個人嫌疑最大。”
“誰?”
“太醫胡楊”
“???是他?”
“你認識胡太醫?”
“不不不,我只是聽說過這個人?!?
“歸根到底,孝穆皇太后仁慈呀,為了避免后宮的流言蜚語,沒多久胡楊也被逐出了宮。”
“那豈不是好事?兩個人在一起不就得了?”
“說的輕巧,這位胡太醫在老家已經有兩個兒子了,并且聽說呀,他那個婆娘是孫二娘再世?!?
“那后來呢?”
“后來翠盈去京郊潭柘寺,本想墮胎后出家念佛,卻遇到了畫師柳南橋,便將她帶回了平陽府。再后來,許配給了柳南橋的落魄好友蘇安社?!?
“可憐蘇妹妹,原來身世這么可憐,那她自己怎么知道的?”
“翠盈去世前,蘇姑娘已經五歲了。臨終前或許跟她含沙射影的交代了什么,只是沒敢說她親生父親的事?!?
“那你真的會將真相,如實告訴蘇妹妹?”
“怎么可能?蘇姑娘那么單純善良的一個人,這件事要是讓她知道了,她定然接受不了的。我已經想好了,就說翠盈因打碎了太后的翡翠瓶,太后寬宏大度,只是懲罰她逐出了后宮。”
“這樣也好。來來,你我好久不見,滿飲一杯?!?
“易昶我跟你說,你的事,孟大人那里我有辦法周旋。可還有一個問題,剛才你家鐵娘子在,我沒捅破。她無意中說起了楊廷和,你也不要為了她蒙騙我。其實讓孟大人動殺機的,是因為楊廷和?!?
“我們與楊大人素不相識呀?”
“易昶,你還替她隱瞞。她一直飛鴿傳書與楊廷和有聯系,你不知道?你們出來山西,每天做過什么,見過何人,她都會密報給楊廷和。這期間,不知道累死了多少只鴿子??伤恢?,楊廷和父子已經被皇上貶回老家了。”
“這個,這個我也是前幾日才發現,里面的緣由說來話長,鐵菊花有她的苦衷?!?
“我不管她什么苦衷,你是我兄弟,傻乎乎被人騙的團團轉,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我再告訴你一個秘密,當年寧王叛亂,楊廷和脫不了干系。正德皇帝離奇駕崩,他嫌疑更大。只不過這些事不關乎當今皇上的利益,但要他的命也是朝夕之間的事,你們怎么還敢與他有瓜葛?”
“啊?此事這么嚴重,那可如何是好?”
“你們倆,我只能保你一個,至于她,那是她的命?!?
易昶急忙站起身:“就給楊廷和放了幾次鴿子,再說楊廷和也已不再朝野,難道放個鴿子還犯了死罪不成?這件事因我而起,你要真的公事公辦,把我這條命,一起拿走吧?!?
“你先坐下,聽我說完。你們按我說的去做,或許我吳寧再回到長安城還能吃到鐵娘子的水盆。如果你們一意孤行,也別怪你我兄弟多年的情分了。”說完,吳寧又低頭小聲的在易昶耳邊說了幾句。
“真的要走這一步?”
“沒得選擇,你我這么多年,雖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可昧良心的事,也不是沒做過。欠下的債,終究要還。像你所說,這世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真相?”
易昶一臉苦笑:“來,喝了這杯酒,下輩子你我繼續做兄弟!”
說完,二人仰起頭一飲而盡。
三日后,臘月二十七,汾州府介休縣張壁村。
綿山腳下,一座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據說北魏孝靜帝時期始建,遷朔州軍備外患,筑土為垣?!段簳さ匦沃尽酚钟涊d:西河郡介休有介休城,是北魏介休不復治漢故城,其所治者在今東南二十五里。
(文保小常識:位于山西介休的張壁古堡,建造時間年代約十六國時期。張壁古堡遵循中國傳統星相和堪輿理念建造,地上陰陽五行,地下六壬奇門。張壁古堡村名的來由也源于二十八星宿之張宿、壁宿。2005年,張壁村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6年,張壁古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3月,張璧村入選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示范名單。)
如此一說,張壁古村落不但有著山青水秀之美,神秘的是村里下面還有一條地道,據說事隋唐時期劉武周為躲避秦王李世民而建。但不管來歷傳說如何的神秘離奇,今日的張壁村,已然成了一座渾然天成的世外桃源。
隱居于此的不光有世世代代的張壁村民,還有一對劫后余生的落難夫妻。
“南山,吳寧真的能幫我們度過此劫?”
“我們沒得選擇,聽天由命吧!”
“此事都怪我,我要是早將實情告訴你,就不會有今天的麻煩了。”
“不說這些了,還有三天就是除夕了,看來,這大年夜要在古堡里度過了?!?
“此處離資壽寺不足五十里,要不咱們去胡大姐家里?”
“你還閑麻煩不夠嗎?還想連累多少人你才心甘?”
“看你看你,嘴上不說可心里還是怪我。我們假死又不是真死,再說了,誰又認得咱們。那孟御史遠在千里之外,你以為他有多在意咱們是嗎?以前我還把自己當個棋子,其實在他們眼里,我們連一根草,一粒沙都不算?!?
“說的也是,你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吳寧回去把差事一交,誰會記得咱們?可是,西安府咱們怎么回去?回不去嘍。”
“回不回長安,以后再想辦法,這大過年的,就算是個乞丐,也不愿意躲在這地洞里面。”
“那好,今夜咱們就去資壽寺,正好找那個恕虣和尚,我還有很多事想要問他?!?
“南山,你真的把《五宗罪》里所有實情都告訴吳寧了?”
“怎么可能?讓他們得逞了,不知要傷及多少無辜,更不知那小皇帝能干出什么荒唐事來。那我可就真的成了罪人了。”
“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種人,我還真怕胡大姐受到牽連呢,那可是我走出長安城結識的第一個好姐姐。”
易昶瞬間想起蘇溪的身世,苦笑了一下:“胡大姐一點都不糊涂,跟我一樣,命太硬?!?
“為啥這么說?”
“胡大姐年輕就守寡,兩個孩子如今又不在身邊,鰥寡孤獨她占了三個字。我呢,親生父母不知道是誰,養父又不在了,大散關那次唯獨我自己活了下來,三天前我又親手把自己燒死了。哈哈,老天真會捉弄人吶!躲都躲不過?!?
“你還有我鐵菊花呀,我不光姓鐵,命也是鐵打的,這輩子我就跟你粘在一塊兒,永遠不分開?!?
易昶聽完,眼圈一熱,緊緊將鐵菊花摟在懷里。
不遠處的小巷子內,孩子們提著燈籠嬉笑追逐,家家戶戶燈火闌珊,五彩斑斕的煙花奔上夜空,照亮了整座小山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