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金榜名
- 姬銀竹
- 顧青辭.
- 2378字
- 2024-03-15 03:11:23
徽州的大雪一夜未止,頑皮的孩童跑出學堂在積了厚雪的路上留下腳印,著急的馬夫驅車狂奔在街頭上,無奈的攤販用腿踢了踢開自個攤位的雪,抱著兜疾步的行人沒有了逛早市的閑情,春雪掛在冬枝上,白羽落在烏鴉頂。
女子一襲白衣坐在窗臺,手持竹笛吹奏著,悠悠笛聲喚醒了床榻上身著墨袍之人,墨袍之人抬起頭對上女子的目光,在半夢半醒之下,二人仿佛回到了在大相國寺初次相見那一日,相國霜鐘陣陣轟鳴,有情之人定下終身。
五年前,大慶殿。
素衣書生在紙上完成了最后一筆,無論功名與否,再無須苦讀詩詞歌賦,四書五經六義二史亦成往日云煙,姬銀竹放下手中之筆,心境已臻至清明,畢生所思所學所悟,全然在一紙之上。
大殿最上端有一人身著紅袍靜坐,無怒卻散發著威嚴,在他左右兩側又有數名侍衛,大殿之下有書生二百余,今日之景,正是科舉之制的最后一環殿試,大殿之上的紅袍中年男子為此次殿試的主考官,他也有另一個響亮的名號,徽宗趙佶。
大宋的科舉其實也沒有一定要到殿試這個環節的規定,太宗之時把科舉定為一年或者兩年一次,英宗開始又改成三年一次,大多的年份都不會舉行殿試,常常以省榜來作為一年科舉的尾聲。
可徽宗對科舉一事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同,又或者說是他手底下的文官集團太渴望得到一些新鮮血液了,徽宗即位以來,幾乎每個科舉年都會舉行殿試,也讓天下的讀書人有了更大的盼頭。
大慶殿中考生二百余人,南方考生占據了大多數,北方考生卻寥寥無幾,幸得是北方戰局穩定之年才出了這么幾個讀書人,在游牧民族不斷的入侵之下,北方苦,北方的學子更苦,連年戰火不說,饑荒也是常有的事,年輕人填不飽肚子哪還有讀書的心思,相比來說南方安定,多是豐饒之地,江南水鄉更是文人才子輩出。自李唐來就有“南方多狀元,北方多武將”這一說法,只是到了宋朝也不再大興武舉,北方之人就顯得更加落魄了。
時辰已到,徽宗下令讓所有考生離開大殿,待到卷上筆墨完全干枯時才命人收集起來送去評審。
姬銀竹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們在侍衛的帶領下離開了皇宮,跨過皇宮大門的那一刻,有不少人都回頭看了一眼,對于他們來說,這或許是一生當中唯一一次踏入皇城的機會。
姬銀竹大步走了出去,長舒了一口氣,這進宮和出宮的路都太長,走進去了,一輩子也就在里邊了。
考了一天試餓著肚子的考生們自然也有達官貴人宴請,宰相未必是狀元出身,可狀元以后又未必不是宰相,這一批從皇宮大殿里面出來最后又要回到皇宮大殿里面的人,必定是少不了人巴結的。
姬銀竹不愛湊熱鬧,從衣服里邊掏出來幾塊碎銀,是進京趕考的盤纏剩下來的,他留了一小塊在巴掌上,又把其他的放了回去,如果落了榜,還得靠這些個銀子灰溜溜地回到家鄉去。
汴京的街市是和徽州的不一樣,更熱鬧些,人也要多一些,不過憑一塊碎銀子,也能在這街上吃個飽。
吃飽喝足的姬銀竹回到了專門用來接待進京趕考學子的客棧,恰巧碰到幾名叮嚀大醉的其他考生,姬銀竹覺得酒味有些許刺鼻,就快步回了自己房間。
三日之后的早晨,卯時未到姬銀竹就聽到了有人叩響他的房門,可算是擾了他的一番清夢。
姬銀竹開門一看,是幾個官差模樣的人,這時他才知自己中了進士,這些人是來接自己到宮里金殿傳臚去的。
同行的還有數十人,個個神采飛揚有說有笑,讀書十余載也算是讀出了頭來,能中進士仕途先不說,運氣好點的能留在京中當個不小的官,最起碼也能當個地方官作威作福。
一行人被帶到一處偏殿之中,就在此換上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聽候傳呼。
辰時一到,眾人就被帶到了大慶殿前,有一宦官站在眾人之上,取出一張黃布開始唱名傳喚。
進士共九十八人,宦官一個接著一個名字念著,卻許久都沒有念到姬銀竹的名字,這讓他稍稍失了神。
被傳喚的進士一個個都進了大殿之中,很快,殿外就只剩姬銀竹在內的三人了。
姬銀竹的神色開始有點慌張,直到那宦官念完探花和榜眼的名字之后,姬銀竹的慌張才變成不知所措。
“第一甲第一名,姬銀竹?!?
直到這一刻,姬銀竹的名字才從那宦官口中念出。
姬銀竹的驚恐蓋過了他的喜悅,但是他的理智又讓他回到了現實。
此刻這位狀元郎要踏上他眼前的九十五層階梯直達那大殿之內受到萬人矚目。
姬銀竹很清楚他那天是踏了九十五塊石梯才上到大慶殿的,在他后來數次上朝堂的路上,他都沒有再仔細留意過腳下的石梯是多了還是少了,唯有今天,姬銀竹記下了這個數字。
九十五。
是他從素衣書生搖身一變成為紅袍狀元邁出的步子。
到了大慶殿,王公大臣早已等候多時,卻無一人敢輕視這狀元郎。
原來是姬銀竹在中這狀元之前,就已分別在鄉試和會試中奪得解元和會元。
百年才難得一遇能如此連中三元之大才。
徽宗賜其御前酒,娘娘為其插宮花。
金殿傳臚結束之后隨即又開始了新科夸官。
徽宗賜予姬銀竹半朝鑾駕,由御林軍一千名護其游街夸官。
姬銀竹身著紅袍,帽插宮花,騎著銀鞍白馬,正所謂是: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吏禮兩部官員捧著圣旨鳴鑼開道,排列鼓樂儀仗游街,從汴京東門起,繞城游行一圈,平民百姓達官貴人見了無一不行跪拜之禮。
不過路過天波楊府之時,姬銀竹還是下馬走了幾步,只因那楊府門前有一個下馬的牌坊,往遠處看,前邊近有個上馬牌坊。下馬牌坊旁邊立著一面碑,這叫立龍碑,碑上刻著楊門功績,牌坊上有一塊匾,叫臥龍匾,上面刻著當年宋太宗御筆親題的金字:“下馬步行,緬懷忠魂。”前面那牌坊隨上還有八個大字:“上馬回首,楷模前軀?!?
新科狀元郎騎著白馬游完了整個汴京城之時,天色卻暗了下來,徽宗早已在金明池旁設下瓊林宴。
金明池本是用作訓練軍隊水戰而建,大宋戰事不多,水戰更是甚少,所以水軍漸漸廢弛,金明池漸漸成了皇家園林。瓊林苑與金明池相鄰,規模宏大,且歷代不斷修繕。園林中飼養珍稀動物,在年節時向皇宮中進獻。新科進士也在此被賜下宴席。
身為狀元郎的姬銀竹自然少不了到處被人敬酒,可他作為一屆書生酒量又能好到哪里去,很快就大醉了起來。
于是乎趁著醉意他叫人取來紙筆,在宴上親自題了一句詩:
十七載詩書如夢,平生愿功名半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