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武安新局面
- 大明,從紅巾軍開始驅除韃虜
- 清風五哥
- 3280字
- 2024-01-13 08:12:36
天亮了,韓林兒命毛貴負責武安的善后,自己在東門外召開公審大會。
他沒有察覺到身邊李二崇拜的眼神,他的注意力正放在這些衣衫襤褸、面有懼色的漢人老百姓身上。至于韃子地主,紅巾軍恨死他們了,除了留下開批斗的幾個大官,都被殺死。武安到處是血,毛貴帶著人正在清理街道。
待膽戰心驚的漢人站定,韓林兒上前一步,朗聲道:“大家不要害怕,常言道冤有頭,債有主!我等紅巾軍今日特為殺韃子而來!之所以請大家來,只為做個見證,好好看看這韃子的下場!”
漢人百姓聽如此說,緊張萬分的情緒這才有所緩解,不再似剛才那般提心吊膽。只是多數人的腿肚仍在瑟瑟發抖。
這時,紅巾軍押了韃子官吏過來,李二喝令他們和達文西跪在一起。
“識得我否?今日還有何話說?”韓林兒站到大元官吏面前,喝問道。
“大王,大王饒命啊,俺有萬貫家財,情愿都奉送與大王,只求大王能饒俺一家老小性命!”那韃子狗官驚恐中倒不失急智,企圖用財帛賄賂。
“我再問你一遍,可識得我?”韓林兒冷冷道。
“從前都是俺瞎了狗眼,得罪了大王!求大王就饒過俺們這一回吧!”韃子狗官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如今性命已在頃刻之間,只要能求得性命,失去些顏面又算得什么。
“得罪!?逼死俺娘在你狗嘴里輕輕成了得罪!可曾想過有今日?你們這些畜生可曾動過惻隱之心!?今日俺要是饒了你們,九泉之下都無顏去見俺那死的爹娘!”
韓林兒自己都不知道為啥,忽然火往上撞,怒吼道。只見他額頭上青筋爆出,那張臉在火光的照耀下漲得通紅,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迫人之威。
那韃子此時哪里還敢強辯,只是將頭鑿地,口稱饒命。這時風中一陣惡臭傳來,直叫眾人掩鼻躲閃。原來韃子縣尹和府尹,已被嚇的屎尿齊流。
韓林兒搖了搖頭,也不再多說什么,只是說道:“罪大惡極,全殺了!”
李二早就準備好了,陡然起身,拎著刀走到已經嚇軟身子的韃子面前。在驚呼聲中,一人一刀,刀刀飲血,直送這韃子狗官上了路。
紅巾軍馬屁之聲不絕于耳,韓林兒見此情形,搖著頭走到一邊。
韓林兒剛要離開,這時隊長一臉喜氣的奔來,還抱了一口木質小箱。隊長東張西望,終于瞧準韓林兒,急急忙忙奔了過來。
“指揮官,今番可發了大財!”隊長剛剛站定,氣都來不及喘,便稟報道。
“不急不急!歇歇再說!”韓林兒伸手拍了拍正大喘氣的隊長。隊長滿臉笑容,湊到韓林兒面前。
他朗聲道:“指揮官,咱們在武安發現大批糧草!另外抄韃子家的時候也大有收獲,牛羊布匹更是無數,現在還在點算中!”
還未聽隊長說完,李二神色就變得異常激動,那張臉直漲的通紅。終于耐不著性子,他猛拍了一下常遇春,喜不自禁道:“主公!這下咱們不愁了!”
韓林兒也是頗為意外,按之前自己的估算,這武安能有十萬石糧食就不錯了,沒想到竟有如此多的收獲!
韓林兒問道:“武安有多少田地?你可曾搜到地契?”
隊長興奮的點點頭,答道,“剛才拿了地契略翻了一下,大概有上田十五萬余畝,中田十萬畝,下田無數!箱子里裝的便是地契和高利貸的字據!”
“唔,倒是差不多!”韓林兒若有所思道。他記得大元北方田地的畝產,按土地優劣分大概在一石上下浮動,這武安上中下田,按平均一石的產量,一年大約能產糧三十萬石左右,可今夜一下抄出五十幾萬石糧食,不能不吃驚!這存放如此多的糧食,難道不怕放壞了白白損失掉嗎?
韓林兒正疑惑間,忽聽常遇春在一旁罵道:“這韃子,知曉現下糧價愈來愈貴,學著囤積糧食!若放到明年開春,就近一賣,還不得賺個盆滿缽滿!”
糧價上漲?無意中的一句話倒是提醒了陷入沉思中的韓林兒,不對!不對不對!!
韓林兒驟然發覺好像還遺漏了什么,低著頭在心里默默計算:原來如此!
韓林兒想到這里不再遲疑,拉過隊長對其吩咐道:“把狗官的家眷給我帶下去細細的問!我就不信韃子為惡,沒有其他寶貝!給我找,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來!”
“主公,挖什么?”
這時人未至聲先至的傅友德,隔著老遠便大叫道,直讓韓林兒不禁有些懷疑,此人是不是順風耳。聽見動靜,眾人都朝聲音來處望去,只見傅友德一個人。
不待傅友德走到身前,常遇春便招呼道:“傅老大,說了怕你不信,我等已經抄出五十萬擔糧食,就等你了!”
“俺的娘也!多少?”傅友德頓時各種表情齊集于臉,和剛才隊長的反應如出一轍。
韓林兒琢磨了一陣,又回到公審大會,讓大家靜靜,然后表情肅穆的開口。
“鄉親們,多有叨擾,叫大家受了這半夜驚嚇,我們紅巾軍甚是過意不去!為了表示歉意,每家每戶分發十石糧食,東西不多,算是聊表補償之意!”
李二等人聞言頓時愣住,便聽韓林兒又對常遇春吩咐道:“你且去發糧,莫忘了我剛才說的話!”
常遇春倒是反應很快,忙回道:“是!”
李二實在忍不住肉疼,直跌腳道:“哎喲,主公這糧食不能發!我的好主公呀!”
瞧見李二頗有些滑稽模樣,韓林兒忍禁不禁,他強忍著笑意,勸解道:“兄弟,你我也都是苦出身,須知糧食對于一個百姓來說意味著什么?想你也不是那小氣之人,怎么想不開?”
李二下意識的張了張嘴,習慣性準備附和幾句,但他一想到發這么多,哪里還說得出什么話來?
他肉疼得緊啊!復雜的情緒在腦海中激烈碰撞,李二的思路出現了暫時性的短路,僅剩下嘴:“啊!啊?”
見李二這個樣子,韓林兒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農民起義就是這點不好,須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這糧食一定得發,而且至少是十石!
有道是發一石糧食叫別人念你的好,發五石糧食心里念你的好,而發十石糧食,就有人愿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你干了!
這便是他今番發糧的由來,趁著自己此時在場,便將這個規矩,定作日后紅巾軍攻城略地的慣例!
韓林兒還是希望改變李二,接著撿些好話說:“替天行道,就講究個劫富濟貧,這般才是咱紅巾軍的擔當!這般作為傳到中原和江南,人人都會說我紅巾軍,仗義疏財,還不忘濟貧扶困,端的是響當當、有情有義的漢家兒郎!”
其他紅巾軍,大多數都是只劫富不濟貧。李二見說,面面相覷,憋了半晌說不出話來。過了好半天,才哭喪著個臉求道:“主公,莫說了,羞煞我了!我不是不愿意劫富濟貧,只是,只是太多了!”
韓林兒聽罷哈哈大笑,但這遠遠不夠!他略帶安撫的拍了拍李二肩膀,繼續勸解道:“兄弟,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十石糧食而已,活人無數還不是紅巾軍的功德?”
說到這里韓林兒長嘆一聲,道:“咱們紅巾軍殺戮太重,發糧這事,做得少了!”
李二見這番話句句說在理上,此刻就是想辯也辯不出花來。又想到這次乃是韓林兒的主意,他徒然相爭倒顯得自家小氣了。
韓林兒知道李二心里還是有些疙瘩,不想讓此事成為心結,便接著說道,“替天行道的大旗,不是掛著哄人的。難道說我的左膀右臂,你李二是掛羊頭賣狗肉之人?我看不像嘛!”
李二臉上是燥熱難耐,有些忍不住,“罷罷罷!主公既然如此說,自然有道理!做手下的,難道拆臺?我還是那般說,主公怎么交待,我便怎地去做!”
韓林兒夸張的伸出大拇指,笑著指著李二。一時間,都忍不住相視大笑起來。
見氣氛融洽,韓林兒趁熱打鐵,“那就這般說定了,以后再攻城略地,每次所得糧草起碼要散一半與本地百姓,爭取按每戶十石來算!如此也好那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增添些光彩!”
李二,傅友德和常遇春是直性的漢子,做事情要么不點頭,既然點了頭,就不會反悔,此時聽了,答道:“謹遵主公號令!”
韓林兒頗為欣慰的點點頭,不理解發十石很好理解,可他這個穿越者,卻是深知此舉的重大意義,以后好聚集漢家力量。而這也是他一意孤行,堅持做下去的原因。
也虧了紅巾軍義氣深重,雖然心里不甚理解,但好歹還是聽話捏著鼻子應了。
眾人又閑聊了一會,正說到殺韃子這件事上,便聽李二憤憤道:“我也學著主公,走訪一番。但凡武安的漢人,若誰身上有冤情,我飯也不吃,先為他報了那仇!”
常遇春聽了連聲附和道,“是是,漢人若心里有苦,俺們一定給他做主!”
韓林兒暗覺好笑,直打趣道:“那不如搞個訴苦大會吧,你李二兄弟就做個正會長,常軍師就做個副會長,包管武安人人幸福,再無冤情可訴!”
李二和常遇春聽了,煞有介事的,考慮著這個建議的可行性,弄得韓林兒有些哭笑不得。
李二還真的逢人便問,其有無冤情,久而久之,便又多了一個新外號,直比他原先的芝麻李綽號還要響亮。
武安百姓私下里提到李二,都是一樣的語氣,若說起芝麻李的,真不愧是“李青天”,甚么?你不信?不信且去問紅巾軍!